“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重构探赜

2024-04-03 21:57苏捷
成才之路 2024年6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重构

苏捷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大单元作业设计重构指明了方向。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要紧跟时代发展,立足当下教学实际,积极优化“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双减”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重构,可采取以下策略:立足单元整体,创新作业思路;优化作业重构路径,丰富单元作业设计;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完善单元作业服务。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重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6-0104-04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政策性文件,目的在于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当下的作业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对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挑战。大单元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作业设计形式,不仅要严控数量,还要确保质量,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一、“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的要求

“双减”理念指导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要突出目标的核心地位,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夯实学习基础,升华道德与法治精神。有效的大单元作业设计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对单元知识的融合,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展现,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大单元作业设计还要以时代需求为准则,通过设计富有创意且充满时代性的作业,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个性思维的发展。具体来说,首先,要吃透“双减”精神。“双减”是我国教育改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聚焦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课堂、课下负担过重的问题,对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以“双减”理念为指导的作业设计,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大单元作业设计,将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1]。其次,要把握“双减”内涵,领悟作业设计取向。“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要深入把握“双减”内涵,领悟“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提出的要求。一是提升质量。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学习情况,通过分层、梯度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提升效率。“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要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好诊断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作用,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做好辅导。虽然作业数量减少了,但必须突出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有效辅导,通过优化和改进作业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并积极改进[2]。

二、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作业数量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以往的作业布置往往只重数量,缺少探究性和实践性。这些作业一般以课时为主,缺少针对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繁重的作业还会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所以调控好作业数量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

2.作业设计忽视实践,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的学科,但以往的作业设计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抑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作业设计重知识,忽视情感教育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价值判断力和情感认同的学科,但以往的作业设计往往片面地强调知识,忽视与社会生活和情感教育的结合,导致知识难以走进学生心中。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违背教学规律,而且难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4.作业设计缺少层次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但以往的作业设计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种作业设计不能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会加剧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价值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

立足“双减”要求,将趣味性和知识性作业融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教师要在把握单元内容的基础上优化作业形式,增加体验类、实践类作业,让作业与真实情境融合,使学生沉浸其中,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2.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双减”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作业,以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通过丰富作业内容、优化作业形式,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3]。

3.整合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

大单元作业设计打破以往作业设计中知识割裂的状态,将单元知识整合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多样化单元作业设计促进了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比如,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实践类、调查类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运用,实现知识向行为的转化。

四、“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的重构策略

1.立足单元整体,创新作业思路

(1)把握单元作业内涵,为单元作业重构提供支撑。单元作业是以单元为基础,从整体目标、课时目标、作业内容与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的作业形式。和以往的以课时为主的作业设计不同,单元作业设计立足单元主题,注重知识点的关联,同时关注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学科素养培育,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

(2)平衡好新课标、教材和学情,确立单元作业目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具有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在确立单元作业目标时,教师要全面解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同时要关注教材内容,把握单元主题,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如此才能确保单元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情况,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勇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明确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勇担社会责任”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这条主线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师可将本单元作业目标确定为:明确承担责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明确不是自愿担负的责任,也要尽力承担好;培养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4]。

(3)以单元作业为目标,做好课时作业设计。课时作业目标要以单元目标为基础,同时要紧扣单元主题,确保作业设计的衔接性。比如“勇担社会责任”单元包括四个框架,每个框架用1课时完成。“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课时目标为:明确责任的含义与来源,懂得人因身份不同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懂得自己对自己负责,了解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做负责任的人”的课时目标为:理解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对承担责任的代价进行正确评估,对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和回报的人心怀感恩之情。“关爱他人”的课时目标为:明确关爱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在关爱中传递关爱。“服务社会”的课时目标为:懂得服务社会的意义,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

2.优化作业重构路径,丰富单元作业设计

(1)设计探究性作业,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收获快乐。从这一角度来看,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要体现探究性。与以往只关注知识不同,“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提升综合素养。针对“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以下探究性作业:责任是一座大船,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一张大帆,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视频展示“安徽六安二年级男孩主动承担责任”的例子和网友们对其赞扬的帖子,新冠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坚守一线的情形,让学生说一说视频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得到网友们的一致赞扬。这告诉我们首先应对谁负责?哪些人为我们承担责任?我们应该为他人做些什么?

(2)突出作业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品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跳出书面作业的藩篱,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以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平衡好作业内容、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布置作业,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做负责任的人”的实践作业设计要让学生认识到履行责任的代价,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做到知行合一。作业一,寻找身边敢于担当的英雄人物,并在了解他们事迹的同时,总结他们的优秀品质。作业二,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哪些责任是可以自愿选择承担的?哪些责任是必须承担的?作业三,自愿选择,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在小组内模拟班委竞选这一活动,说一说担当班委“我”需要付出什么,会收获什么,担负这个角色对我有什么帮助。

(3)突出作业设计的情感性,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道德与法治作业布置要体现人文属性,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双减”背景下的知识学习更有温度。首先,教师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以问题为抓手设计作业,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知识学习更生动、具体,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其次,教师要把握住情感教育这一关键点,在作业设计中充分整合教材中、生活中的情感因素,使其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素材。最后,教师要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情感作业,通过知识性、趣味性的融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在“关爱他人”的情感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主动关心弱小和有困难的人。作业内容如下: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我们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内容,说一说下面情境中的自我体验与感知。作业一,为学生展示小哲对捐5块钱的同学的态度视频,提问:你认同小哲的做法吗?为什么?作业二,请回忆自己受人关爱的故事,并讲给大家听。作业三,你是否有过关爱他人的经历?当时你是什么感受?作业四,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付出努力和行动,拟定一份关爱宣言,让关爱的春风吹进每个人的心田。

(4)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助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根本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非统一减少作业量、降低难度,而是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完成符合自身认知能力的作业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提升。因此,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助力学生发展。如在“服务社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A、B、C三个层次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作业中得到提升与发展。作业内容如下。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有很多,如参加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对青少年学生来讲,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公益活动,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效果。作业一,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有怎样的感受?作业二,以小组为单位,以“服务社会,我们可以做什么”为主题,展开8分钟的讨论。作业三,在班级微信群中观看白方礼老人的故事,用自己的话为白方礼老人写一段颁奖词。作业四,以“社区微公益,传递正能量”为主题,制定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完善单元作业服务

(1)多元主体开展互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单一的作业评价不仅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会弱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双减”理念指导下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发挥单元作业的服务功能。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教师可将學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融合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评价的主体,自评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互相评价能让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对其进行引导。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能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6]。

(2)多维度拓宽评价内容,分析作业成果。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多维度拓宽评价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3)评价方式要多元,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以往的教学评价以测验为主,重点是看学生的分数,师生缺少互动,学生难以获得教师评价的喜悦感,学习热情逐渐消退[7]。在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通过正向评价,关注学生并充分发挥其优势。要通过运用激励语言评价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助力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五、結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理念指导下的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中,教师只有树立整体理念,重新审视当下的作业并积极进行优化改革,才能与教育发展形势相适应,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单元知识的关联点,从整体视角入手优化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并做好教学评价。具体而言,要立足单元整体,创新作业思路;优化作业重构路径,丰富单元作业设计;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完善单元作业服务。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单元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雪峰,张立坤.何以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5):78-80.

[2]朱智伟.以“减”弘道以“增”驭术———“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例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2):64-66.

[3]吴万强.融合: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风向标[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8):64-65.

[4]李丽丹.“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3(02):85-87.

[5]魏丽娟.“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2022(12):154-156.

[6]全敏,王玲,陈朝晖.主题性作业设计———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听身边人讲述‘我与党的故事”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24): 9-14.

[7]薛莉.单元教学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229-232.

Explora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Unit Homework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Su Jie

(Tianru Junior Middle School, Minq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8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has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large-scale unit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s. As a fundamental subject in junior high schoo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reality, actively optimize the moral and legal home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and reform of homework, it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re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and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double reduct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omework design for the moral and legal unit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overall unit, innovate the homework ideas; optimize homework reconstruction paths and enrich unit homework design; build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unit work services.

Key wor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design of large unitassignments; refactoring;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