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粤方言研究概述

2024-04-07 16:58陈静陈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粤方言粤语白话

陈静,陈洁

(1.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广西北海 536000;2.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0)

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粤语,长期以来一直是粤语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这一地区的粤语研究比较完善,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珠江三角洲以外地区的粤语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研究者的重视,20 世纪80 年代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随着全国汉语方言研究工作的开展,粤方言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突破,随着粤方言调查研究的深入,粤方言调查研究的涵盖面也在扩大,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研究者们逐渐跳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粵语调查,转而向珠三角以西的粤语方言区投注视线,以往备受冷落的广西粤语,如北海、贵港、防城港地区的粤语,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北海是广西境内粤方言比较集中的地方,使用人口约有100 万。在北海市内又大致形成5 种各具特色的粤方言点,即以市区白话为代表的北海白话;以合浦县廉州镇为代表的廉州话;以合浦县沙田镇为代表的海边话;以北海铁山港区营盘镇为代表的佤话;以北海铁山港区南康镇为代表的南康话。新时期以来,学界对北海粤方言的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研究成果近90 篇。本文主要回顾并总结北海粤方言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粤方言的研究提供借鉴。

1 综合研究

全面分析研究北海粤方言,揭示其基本语言面貌。

首先,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汉语方言调查工作的开展,出现了一批以广西粤方言、北海粤方言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成果。例如,杨焕典、梁振仕、李谱英、刘村汉等共同完成《 广西汉语方言(稿)》,文章将广西粤方言分为广府、邕浔、勾漏和钦廉4 片,其中钦廉片就包括北海合浦和廉州[1]。余蔼芹在《粤语方言分区问题初探》中把粤方言分成了2片5 区,其中广西粤语划分到南三角洲片中[2]。侯精一等在《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中把粤方言划分为6片:广府片、四片、香山片、芜宝片、高阳片、桂南片,将广西粤语都划分到桂南片。谢建猷的《广西汉语方言研究》 则将广西的粤方言划入广东粤方言的各个片:勾漏片、吴化片、高阳片、广府片[3]。余谨等《广西平话研究》将广西粤方言分成3 片:勾漏片、钦廉片、沿江片(合原广府片和邕浔片)。林亦的《广西的粤方言》将广西的粤方言大致划分为4 片:沿江白话片、勾漏片、钦廉片、桂南平话片。陈晓锦和陈滔编著的《广西北海市粤方言调查研究》选取了北海市5 个方言点,即北海市市区、铁山港区南康镇、合浦县廉州镇、铁山港区营盘镇、合浦县沙田镇,系统阐述了其语音、词汇、语法现象,并深入分析比较了这5 个点具有的特点[4]。

其次,区志、市志的方言志部分。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广西通志·汉语地方志》将广西粤语分成4 片,其中钦廉片的代表点是廉州白话;北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北海市志》在第三章对北海市区白话(含南康话)和廉州话(含佤话、海边话)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描写、概述,并列举了北海市区白话(含南康话)和廉州话(含佤话、海边话)的常用词。

最后,还有一些文章研究北海粤方言的形成历史。例如,黄南津和廖集玲的《北海白话形成时间小考》及刘显钊的《北海白话源流考》(《丝路百科》,2022年) 和《“麻佬” 话得名考》(《贺州学院学报》,2022年)。麻佬话一般被认为是廉州话中的一种,《“麻佬”话得名考》指出,主要有5 种说法提及了 “麻佬” 一词的来源:第一种说法是 “麻佬” 一词因误读 “马留” 而得名。“马留” 指东汉将领马援在当地留下属下的历史事件;第二种说法是当地古代居民喜穿麻衣,外来移民便以此称呼;第三种说法是,“密低”(意为 “什么东西”)在廉州话中的读音与 “麻佬” 相近,所以在外地的居民称呼此词时也多用该词;第四种说法是,“麻佬” 指的是粤语中 “马骝” 的谐音,是指客家人贬称说廉州话的人;第五种说法是,1949 年以前曾在当地种植过大麻。笔者逐一辨析了这几种说法,认为麻佬话的得名更有可能是因麻类植物种植而得名[5]。

这些成果中,专著的研究比较系统深入,如陈晓锦、陈滔的《广西北海市粤方言调查研究》等著作,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众多学者对粤语语言区进行的分区划分,也对广西的粤语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但有些文章对广西粤语的研究不够深入,多停留在简略的描述,缺乏深入分析。

2 专项研究

2.1 语音

蔡权的《广西廉州方言音系》(《方言》,1987年)、王宗孟的《廉州话的声韵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0 年)、黄鸿宇的《广西北海话的音系特点》(《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 年)等对北海粤方言的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和研究,揭示出北海粤方言的语音特点。李永玲的《北海白话语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年)和《北海白话跟普通话字音比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则研究了北海市区白话语音系统。李金阳的《广西北海市区白话音系》(《梧州学院学报》,2012 年)和《广西北海市区白话同音字汇》(《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归纳了北海市区白话的声韵调,分析了其语音特点,并列出声韵配合关系表和同音字汇4 000 余个。刘显钊的《合浦县石康镇麻佬话的音韵特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 年)对合浦县石康镇麻佬话(属于廉州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黄羽的《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语音系统的异同探析》通过北海市区白话和广州语音系统的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的异同[6]。

2.1.1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语音特点

吴宇晴、唐七元的《廉州白话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广西合浦廉州白话的单字调,用Lz-score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根据RD(relative degree)值进行五度值转化,进而比较实验结果和传统方言学的研究结果[7]。《钦州白话与北海廉州话单元音u[u]的实验语音学对比研究》(《教育现代化》,2020 年)一文中,林舫聿、陈慧玲、田早慧利用实验语音学软件praat,对两地语音样本的共振峰数据进行分析,对二者在单元音u[u]上的异同进行比较,以对其语音声部的研究进行佐证。《广西北海市区白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实验研究》一文中,孙祥愉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方法调查研究北海市区白话方言单、双字调的面貌[8]。《广西合浦县廉州方言语音研究》一文中,张丽江将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廉州方言语音研究中,该文旨在对合浦县廉州话的音系特征进行调查,并对5 个调查点(常乐镇、石康镇、廉州镇、乌家镇、西场镇)的异同之处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合浦廉州话的语音特点[9]。

2.1.2 采用计量的方法研究语音

梁小玲的《廉州话与周边粤语客话语音分析计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年),选取了合浦公馆镇的廉州话、北海市中心城区的白话、客家话三种方言作为调研对象,从语音上对周边粤语客话的接触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合浦地区廉州话与周边粤语客语语音的定性分析,利用王士元、学者沈钟伟等人的有关系数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各方言点语音特征库,对彼此的言语语音以计量形式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在统计了大量异同音特征的基础上,测算出与周边粤语客语语音的相关系数。

还有一些论文研究语音的演变及其规律。例如,陈建隆的《廉州话鼻音韵尾演变研究》(《贺州学院学报》,2020 年)和《中古日母字在廉州话中的演变研究》(《贺州学院学报》,2021 年)。《廉州话鼻音韵尾演变研究》 从中古鼻韵尾字在廉州话中的新旧读音对比入手,对两种读音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旨在对语音的演变及相关规律进行探讨。初步结论认为,主要是由于言语音变、主音影响及语言接触等因素造成了廉州话鼻音韵尾的变化。《中古日母字在廉州话中的演变研究》探讨廉州话中日母字的读音类型,以及读音的演变路径、演变规律和原因[10]。

2.1.3 北海粤方言音系研究

陆波的《广西钦州廉钦片方言音韵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6 年),选取钦廉片4 个点进行比较研究,其中包括合浦党江廉州话音系,指出合浦党江受广府话方言影响,古溪母字的语言演变与广府话相近。陈滔的《广西北海市五个粤方言点语音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 年)选取了北海市5 个粤语方言点,即北海市市区白话、南康话、廉州话、佤话、海边话,运用描写方言学的方法反映它们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共时表现。陈滔将其与广州话语音相比较,认为二者的语音特点在本质上同大于异。黄倩的《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语音比较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年)对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的语音系统进行了系统描写,归纳二者的声韵调系统,梳理出它们的声韵调配合关系表。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语音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将钦州市钦州市区白话与北海廉州话的声韵调分别与中古音的声韵调系统对比,揭示钦州市区白话和北海廉州话的语音特征。

北海粤方言的语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中就单个粤方言点的音系和语音特点做研究的论文较多,以廉州话语音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运用了一些较新的研究方法对语音现象进行研究,例如采用实验语音学、计量的方法来研究语音。

2.2 词汇

2.2.1 研究北海粤方言词汇的特点

北海粤方言词汇特点的研究成果较多。例如,陈朝珠在《北海白话词汇特点分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年)中指出,北海白话词汇有以下特点:一批古汉语词汇得到了继承和保留;出现了较多的单音字;典型的广东方言词汇相当多;出现了一批有声无字的字词;自创词汇若干,极具北海特色;有部分和客家话、闽语一样的字词;外来语音译较少。刘显钊在《合浦县石康镇麻佬话亲属称谓研究》(《后学衡》,2022) 中分析了合浦县石康镇麻佬话词汇中的亲属称谓,指出麻佬话的亲属称谓有6 个重要特点,即 “祖” 在无性别标记时只能用于女性、“老” 并未完全虚化、“爹” 具有实在意义、重视女性长辈的排行、强调宗亲和外亲的差别、侄子与孙子称谓不分等。

2.2.2 从文化角度探讨词汇背后的意涵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方言词汇中可一窥地方文化。如陈朝珠的《北海白话词汇的文化阐释例说》(《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年)分析了北海白话词汇的独特文化内涵,对词汇中隐含的信息如当地社会发展历程、地理状况、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信仰系统、人口迁移状况等进行了挖掘探讨。王英远在《廉州话性别范畴的表达方式及其文化内涵》(《贺州学院学报》,2015 年)中指出,廉州话性别范畴的表达主要采用词汇的方式,分为阴性和阳性性别范畴。在廉州话中,性别的区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不仅涉及阴性与阳性的对立,还包括非人类范畴的对应,如人与动物、植物等。这一现象既与廉州方言的特点有关,又与其社会文化底蕴、人文风情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2.3 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

邹才河的《廉北方言中 “个” 字的唐宋遗踪》(《社会科学探索》,1990 年)探讨了古汉语 “个” 字用法的演变。该文指出,在唐宋时期 “个” 字除作为量词使用外,用法渐趋复杂,出现了用作指示代词和助词的情况。陈朝珠《北海白话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关系的计量分析比较》(《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年)通过北海白话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关系的计量分析比较,阐述北海白话词汇的起源和发展。陈朝珠认为,北海白话源于广府话,在演变过程中也受到廉州话、客家话、闽南语等多种语言的影响。

2.2.4 硕士论文中的北海粤方言词汇研究

陈朝珠的《北海白话词汇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2 年)将北海市区白话与廉州话、广州话、闽南话、客家话词汇进行比较,阐释北海与上述各方言的亲疏关系,分析北海白话词汇的特点。吴伟琴的《北海粤方言词汇比较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一文中,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个方面探讨了北海粤方言的词汇。横向比较是指内部比较北海粤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纵向比较则是比较北海粤语词汇和古代汉语词汇。该文还通过数量统计法、溯源法揭示北海粤方言词汇特点[11]。徐雨娴的《广西北海侨港镇吉婆岛粤方言词汇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 年)以广西北海侨港镇吉婆岛粤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古汉语词、方言词、特色词和外族语借词4 个方面的阐述来展现吉婆岛粵方言的词汇概貌及其传承性、发展性和回归性的特点[12]。

2.3 语法

语法研究涉及词类和句法两方面,北海粤方言语法研究基本集中于词类研究。

2.3.1 形容词研究

蔡权在《廉州方言形容词的特殊形式及其用法》(《方言》,1990 年)一文中,对形容词在廉州方言中的特有形式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些特殊的形式主要有附加式合成词的形式、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二叠式带 “儿” 尾。蔡权还在《廉州话的形容词谓语句》(《山西师大学报》,1987 年)中指出,廉州话的形容词谓语句,其谓语结构形式变化多样,且多与普通话不同,因此廉州话的形容词谓语句与其所隶属的粤语(代表广州话)相比,在语言结构形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蔡权在文中论述了廉州话中形容词充当谓语的一些基本的结构形式。张春玲的《廉州话中的重叠式形容词研究》(《语文建设》,2014 年)以廉州话重叠词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研究对象,对照普通话结构形式,揭示廉州话重叠词的基本面貌。

2.3.2 动词研究

容艺菁在《廉州话与普通话动词的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之比较》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 年)中指出,由于地域方言、风俗习惯、社会心理及对古汉语的保留和传承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使用动词的过程中,廉州话与普通话有着明显的区别。容艺菁对廉州话和普通话的动词进行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比较分析,并探讨造成其差别的原因。

2.3.3 助词研究

郑小倩在《北海白话的动态助词 “到”》(《今古文创》,2022 年)中指出,北海白话动态助词中,“到” 这个动态助词非常重要,其常常缀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进行或者某种状态的延续。她还论述了北海白话中极具特色的动态助词 “到” 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化过程,并将其与普通话的 “着” 进行比较。

2.3.4 代词研究

刘显钊在《廉州方言代词的内部差异及其词源初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 年)中指出,廉州方言的代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差异。就词汇来说,相同类别的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选择;就字音来说,即使是同一个字的选择,也会存在发音不一样的情况。就差异性来说,人称代词的差异性远大于指示代词的差异性,疑问性代词的差异性最小。他认为,廉州方言代词内部存在如此悬殊差异的原因仍需学界进一步研究。王英远在《浅谈壮语和廉州话指示代词的异同》(《大众科技》,2019 年)一文中,运用共时比较的方式,从分类、构词特点、语法功能等方面,详细对比了壮语与廉州话指示代词。

2.3.5 否定词研究

李永玲在《北海白话的否定词 “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年)认为,北海白话的否定词跟广州和北京的否定词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副词 “没有” 在北海粤方言中要分别使用 “冇” 和 “未” 来表达,北海白话的 “冇” “未” 语义是存在区别的。陈颖在《北海白话否定词 “冇” 的语法特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年)和《广西北海白话否定词 “冇” 的三个平面分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年)中,从句法结构组合、语义特征及句式、能修饰什么样的 “体” 范畴等方面,探讨 “冇” 的语法特点。

北海粤方言语法研究还比较薄弱,学者们主要将精力放在北海粤方言语音研究上,语法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还有待加强。此外,语法研究多是针对某个具体的语法现象,系统性不足。

3 结束语

总体而言,北海粤方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研究深度上还有待加强,有些文章停留在语言现象的描写上,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分析,需要进一步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深度。

猜你喜欢
粤方言粤语白话
粤语学堂
粤方言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粤方言里的“番鬼”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普通话影响下粤方言词汇的演变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