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启智,勤于“思辨”

2024-04-11 14:45王意明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辨思辨性桃子

王意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强调阅读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以文启智”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站在“思辨”的角度,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由此循序培养学生勤学好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本文以《落花生》一课为例,对如何推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展开探究。

一、梳理基本观点与事实

学生勤于“思辨”,主要表现为对阅读文本基本观点与事实的梳理与掌握。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阅读与推断的机会,使学生有效获取文本内容。

(一)阅读比较,了解基本观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并引领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比较,了解课文基本观点。《落花生》的阅读中,教师可给学生安排合适的任务,驱动学生去了解和梳理观点,使学生初步获取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落花生》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了学习任务群,用于学生初期阶段的阅读比较,如下:

1.探索课文的发展顺序。

2.分析课文采用的写作手法。

3.讨论“父亲”对“我们”抱有的期待。

围绕以上思辨性任务,学生既关注课文表面的内容,又关注其基本观点。在巡视中,我被两位学生的讨论所吸引。其中一位学生提到课文借物喻人的手法,在讨论“父亲”的话时,一位学生表示:“‘父亲说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说明是想让我们做很有用的人。”另一位学生就此附和道:“桃子、石榴、苹果虽然很好看,但是不像花生一样有用。”听着听着,我也参与其中,反问道:“那你们想做花生,还是想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时候,一位很聪明的学生说:“我愿意做花生,做对大家有用的人,但我也很喜欢吃桃子、石榴,所以也不讨厌做它们。”我点点头,询问一直跟他互动的学生是否同意他说的话,这位学生则表示:“比起其他水果,我更愿意做花生,课文里‘父亲就是想让我们向花生学习。”面对学生得出的不同结论,我都表达了认可,肯定了他们的想法。显然,当大家在思考时,站的角度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所以,肯定学生的个性化思考,也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同时,通过这样一个互动讨论与思辨的过程,学生也经历了勇敢表达自己看法的过程,知道了课文的基本观点就是让我们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而是要做像花生一样对别人有好处,又有用的人。

(二)推断质疑,讨论事实本质

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更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观点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辨,展开合理推断与质疑。《落花生》中大家所说的话并不止于浅层次,所以需要学生去推断,去质疑和讨论,获悉事实本质。

在了解课文基本观点后,教师可进一步安排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深度思考,引领学生在推断质疑中展开对课文事实本质的讨论。可安排如下学习任务:

1.探索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分角色阅读“议花生”的环节,讨论大家所说的话都是什么意思?

3.父亲赞美了花生的什么优点,又让孩子们学习花生的什么优点?

学习任务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讨论情境,我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各小组讨论中。其中,一个小组围绕第2个学习任务展开讨论。大家首先聚焦这一阶段所出现的角色,进行了分角色的阅读,然后分别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场去总结花生的特点。比如,姐姐认为“花生的味道很美”,哥哥认为“花生可以榨油”,我认为“花生的价钱便宜”。在扮演“孩子”的学生表达出以上观点后,我参与其中,问道:“除了文中的角色提到的优点外,大家还知道花生的哪些优点吗?”使学生开始将注意力聚焦现实生活中的花生。于是,便有人提到:“花生可以做成各种吃的。”接着,有小学生争先补充道:“可以炒着吃,可以用来打豆浆喝,还可以放进凉菜里,还可以磨成花生碎……”听完大家的话后,我对此进行总结:“看来,花生真的用处多多,并且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之后,扮演父亲的学生则点明了父亲眼中花生的样子,即“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在此基础上,我便要求学生推断和讨论“孩子”的话是什么意思,“父亲”的话又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意识到“孩子”的话是站在表面去阐述花生的好处,而“父亲”则从花生的内在出发,让“孩子们”去学习花生的品质和精神,这也是“父亲”借物喻人的目标所在。

二、辨析文本态度与立场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要有一个辨析的过程,教师可在此引领学生展开对文本态度与立场的讨论,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关键道理。

(一)立足内容,辨析文本态度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文本内容,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辨析文本,形成对文本态度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落花生》中,教师便可安排学生思考作者不同的安排所達成的不同效果,由此深化学生的认知和感悟。

在对文本展开辨析的阶段,我安排了以下学习任务:

1.思考课文为什么要写“议花生”的过程,而不是安排父亲直接讲述自己对花生的看法。

2.思考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期望。

第一项任务的探索中,学生可进一步聚焦“议花生”的部分展开辨析,明晰文本进行这一安排的缘由和所持的态度。比如,有学生认为:“直接讲道理,大家不一定愿意听。”也有学生表示:“这说明父亲很尊重孩子的看法,所以才跟他们一边聊天,一边讲道理。”对此,我表达了认可,并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父亲和孩子看到的是一样的花生,但想法却不一样呢?”于是,有人说:“这就是作者的安排。”也有人说:“这是因为花生本来就具备这样的品质。”还有人认为:“父亲看事情很全面,不仅看表面,还看内在。”总的来讲,文本是在借助“议花生”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父亲对孩子的期望。“从之前的任务探索中,我们得出:父亲期望我们做有用的人,不能只讲体面,而没有用。那么,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这种期望呢?”学生再次投身文本中,找出相对应的语言,并阅读了“父亲”所说的话。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探索,学生意识到文本故事的发展与文本中人物间的讨论,都是为了借花生来达到喻人的目的,使学生也能够在阅读中认识到花生的好处和花生的品质,自觉做如花生一般对他人有用的人。

(二)互动探究,明晰自身立场

在思辨性阅读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互动探究的机会,促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与融合中形成个性化的认知和感悟,明晰自身立场。在《落花生》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在互动中表达自身观点,或对他人观点进行补充和质疑,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不一样,得出的观点和看法也会不同。所以,在小组探究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提出思辨性话题:

作者将桃子、石榴、苹果与花生进行对比,那是不是说明它们都不如花生有用?

由于该话题具有思辨性,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的过程,可彰显自身个性化认知和感悟。在巡视中,我发現有小组学生在讨论中产生矛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桃子、石榴、苹果也很有用,所以不能说他们就一定比花生差,只是有用的表现不一样。”一部分学生认为:“花生好就好在它默默无闻,不跟桃子、石榴、苹果一样花枝招展。”于是,双方就此展开辩论。我在了解到小组学生讨论的情况后,分别提出了两个问题:

1.桃子、石榴、苹果有用的地方体现在哪里?

2.你以前是如何看待花生的?

两个问题分别指向两部分学生,其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更全面、深入的思考。面对第一个问题,有学生相继提到:桃子开的花非常漂亮,还可以用来做桃花饼,桃子也非常好吃;石榴好吃,还可以用来做饮料;苹果也非常好吃,并且多吃苹果还可以让身体更健康。当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的时候,学生便看到这几种水果的好处和特点。在谈及大家以前对花生的认识时,有很多学生都不清楚花生的生长环境,也有人表示自己虽然喜欢吃花生,但没有想过花生身上所体现出的品质。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大家也逐渐明晰了自身的立场,认为自己既要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思维品质都起到了积极影响。

三、培养理性思维和精神

思辨性阅读重在让学生在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养成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表达的习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一)理性思考,精准表达看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固有思想以及他人思想的影响,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理性思考,精准把握课程内容。《落花生》中,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的最后阶段,为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掌握,我十分重视学生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并关注学生对自己看法的表达。这一阶段,我安排如下学习任务:

1.阅读文本,制作表格,从位置、外表、印象方面对比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

2.结合现实,讨论注重外表好不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3.怎样理解“有用的人”的意思?

围绕以上任务展开探索的阶段,学生制作出表格,在对比中明晰:从位置来看,双方分别是“埋在地里”“高高挂在枝头”;从外表上看,分别是“矮矮地长”“鲜红嫩绿”;从印象上看,分别是“挖出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些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也体现出了花生的品质——对他人有用。在讨论“注重外表好不好”的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引导学生将其按照好坏去区分,而是鼓励学生理性思考,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看法。显然,该话题本就具有辩论性,学生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对此,我没有否认大家的看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认为没有对错之分,但无论是哪一种偏向,我们都应该去做有用的人,大家认为对不对?”由此,进一步引领学生对“有用的人”的含义展开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也为学生精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供了机会。

(二)讲究逻辑,培养理性精神

一切观点与结果的输出都要讲究逻辑,尤其在表达中,学生更应该注意逻辑性,要使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合乎其理,这也是培养学生理性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落花生》中,教师便可引领学生理性思考问题,有逻辑、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我在教学最后阶段,通过课文“借物喻人”的手法,安排了如下学习任务:

写作任务:

选择生活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物,描述它们的故事,展现它们身上的品质。

写作前的讨论:

话题:你印象深刻的事物有哪些?你为什么喜欢它们?你觉得它们身上有没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

围绕以上话题所展开的讨论中,学生一方面衔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聚焦现实生活和自身知识储备,展开讨论。此阶段,有学生提到了同样埋在地下的土豆和红薯,认为它们同样默默无闻,但是却很有用。也有学生提到了白杨,虽然不会开花结果,但是笔直向上,是栋梁之材。还有学生提到了冬青,认为它们不惧严寒,给冬天带来了绿色,也非常可贵。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理性思考不同事物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了它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经过这样互动讨论的过程,学生的写作也有了诸多参考的素材。基于写作过程,学生培养了理性精神,也锻炼了对“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要勤于思辨,只有辩证地思考问题,才能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本质认识,从而有效内化知识。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辨意识的培养,以文启智,促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

编辑:张俐丽

猜你喜欢
思辨思辨性桃子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桃子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桃子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