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士

  • 取士视角下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古今省思*
    评价“指挥棒”的取士制度,对经典诵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两者之间的联系密切且悠久。早在汉初尉律中便已有“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的记载[11]126。故此,从取士视角出发,对我国经典诵读教育的初衷与流变进行宏观脉络梳理,可为当今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决策落实提供有益参考。一、“成于乐”:经典诵读教育的初心谈经典诵读教育需先明确何为“诵”“读”。许慎《说文解字》云:“诵,讽也。”[12]69又云:“读,诵书也。”[12]69其中“讽”是背书的意思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4-05

  • 八股取士
    举考试称为“八股取士”。 明清八股取士,使科举考试有了一个固定的考试项目,为士子们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寒窗苦读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完成阶层跃升。但是,八股取士也存在很多缺点,其过多讲求格式、思想统一,不重视文章的实际内容,有的人平日里下笔如有神,却始终得不到考官的眷顾,所谓“文章虽好,难入试官眼”,说的就是这些才智出众却名落孙山的士子。 随着八股文的弊端逐渐暴露,在近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废除八股的提议。清乾隆年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提出取消八股文

    小品文选刊 2023年2期2023-03-17

  • 论宋高宗朝科举制度之演变
    三舍法,取消诗赋取士。其一,三舍法废除和复用。三舍法弊端,徽宗朝已经清楚彰显,遂有“罢三舍法”之举。高宗即位初,朝野不断反思徽宗朝的重大失误,科举制度方面三舍法首当其冲。建炎元年(1127)九月,东京留守宗泽上表列举徽宗朝弊政,其一云:伏睹国家,当变更三舍之法以取士。意谓皋、夔、稷、卨皆自此途出,卒之迫于月试,剽窃时文,罔有稽古者。是三舍果不足以取士也。(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第1册,第226页。然而,徽宗朝累积的三舍考生需要逐步予以消化。南宋初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2-31

  • 戊戌变法运动与八股文的近代命运
    了众矢之的。八股取士之弊乃至闭卷笔试之弊,是与明清科举制度同时产生的,也几乎是在制度推行之初就被“有识之士”认识到并提出警惕,明末顾炎武已对之进行猛烈抨击。道光年间甚至有人认为,朱元璋所设立的科举制度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束缚、收编、扼杀天下之英才,是一种更为阴毒的蒙昧主义。19世纪洋务运动的重要思想家冯桂芬早年侍饮林则徐公署,座客有饶廷襄者,夙有狂名,即恃酒而发狂言:明祖以枭雄阴鸷猜忌驭天下,惧天下瑰玮绝特之士起而与为难,以为经义诗赋,皆将借径于读书

    文艺理论研究 2022年4期2022-11-05

  • 吴敬梓与蒲松龄对八股取士态度之差异
    定毒害甚深的八股取士制度,但两者态度却存在差异。一、吴敬梓与蒲松龄的人生道路蒲松龄,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为生活所迫,他主要以塾师为业。吴敬梓,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出生在安徽全椒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官僚家庭。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从《儒林外史》的第一章看士人在科举制度面前的主动性
    中提到“礼部议定取士之法”,这个取士之法就是所谓的八股取士制度,文中的王冕评价说:“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1]13。”此句下的黄评也指出这是“作书本旨”[1]13。许多学者正是依据这个“大义”,并结合正文中作者对八股取士制度的揭露和讽刺将“八股取士”等同于“荣身之路”,并且把这条“荣身之路”的存在视为是读书人丢掉“文行出处”的原因。但是仔细分析王冕的这段话,可以发现八股取士、荣身之路、文行出处三者之间的关系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20期2022-04-24

  • 从“以名取士”到“莫取有名”:论汉末魏初士人“名声”的浮沉*
    有三累”而“以名取士”[5]108便是其一的观点,可见,其时“以名取士”现象已经多有发生甚至成为君主的主要牵累之一。后代取士又有不同标准,秦代多以军功取士,西汉重视血缘权力家族,而“后汉取士,必经明行修”[6]827。至东汉后期,士人的名声复又成为朝廷察举人才的重要尺度,“以名取士”之风愈演愈烈。曹魏时期,统治者不再倚重士人的名声,明帝曹叡甚至下诏要求“选举莫取有名”[7]651。那么,这一时段,从“以名取士”到“莫取有名”,其间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士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3-23

  • 吴敬梓与蒲松龄对八股取士态度之差异
    定毒害甚深的八股取士制度,但两者态度却存在差异。一、吴敬梓与蒲松龄的人生道路蒲松龄,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为生活所迫,他主要以塾师为业。 吴敬梓,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出生在安徽全椒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官僚家庭。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托病

    语文天地 2022年10期2022-03-17

  • 白衣御史何群
    建言,称科举以赋取士,是造成上述学风、官风的主要根源,请求废除以赋取士的制度。石介对何群的建言十分赞同。当时正是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主持“庆历新政”时期,各方建言献策虽多,仁宗皇帝都能认真对待。他将何群这位来自僻远地方的普通士子的上书交朝臣讨论。《宋史·隐逸列传上》说,当讨论到何群的建言时,许多谏官、御史都大力反对,理由是进士科以赋取士,自隋唐来已实行300余年,“将相多出此”,“且祖宗行之已久,不可废也。”何群听到自己的建言被否决,痛哭失声,“取平生所

    文史杂志 2022年1期2022-01-06

  • 北宋熙丰科举制度与元祐科举制度的比较研究
    通道,体现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原则,受到广大下层民众的广泛欢迎。宋太宗即位之初,就对大臣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也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政治之具矣。”[1](卷一百一五,P659)充分显示了宋太宗赵光义希望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的真实意图。但当时的科举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科举取士类别主要有进士、诸科(包括九经、五经、明法等)。进士考试科目主要试诗赋,兼试论、策,及帖经、墨义;诸科主要试帖经、墨义。王安石等变法派官员认为通过这些方式选拔出来的官员“但知诵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12-31

  • 功利化教育的研究 ——以唐时教育为例
    、唐以前的教育及取士制度最初的教育起源于部落中,是长者对幼者的指导,包括各种技能的掌握:架栅栏;获得充足的食物;躲避可能到来的危险。此时的教育与生活基本一致,部族长者教育幼者以达到基本生活保障以及部族延续,是出于生物欲目的,也并未形成完善的制度。虞夏商三代的学校均分为大学和小学两个层次,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被教育者明人伦、知礼义。“学而三代共之,其所以明人伦也”[4],其时学校注重伦理教化,重秩序的建设。此时的学校除了教育外主要精力集中在养老,“有虞氏养国老于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12-29

  • 论蒲松龄对八股取士的矛盾态度
    作者蒲松龄对八股取士制度表现出十分矛盾的态度。从情节以及各方评价当中可以看出,蒲松龄对于八股取士的矛盾态度大体上有三点表现得最为明显,首先,他对于八股取士这种考察方式,是持支持态度的,他还曾规劝士子通过修行积德来换取功名。其次,对于八股取士主考官的考核态度,他表现得异常不满,抨击其“目不识丁”,导致真正具有才华的人才无法入其门。最后,他对于在科举考试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系列徇私舞弊之事感到十分愤怒,因为科举考试的整个过程黑暗无比,许多贫穷人家的士子往往科举无门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9期2021-11-19

  • 感于民情怆恻欲泣
    的发迹还反映了“取士”的漏洞。古代选拔官员采用“科举取士”。但,当年成名“操童子业,久不售”时就被“猾胥报充里正”,身份不合格即进入仕途,这就是选官的漏洞。“科举取士”和“考课用官”,一选一用,是封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当阶层流动掌握在贪官污吏的手中,就会出现各种“偶然”。正常的阶层流动之路就会被堵塞。而任何打破“法度”的“偶然”都可能成为压倒所有人奋进的最后一根稻草。久而久之,对于下层百姓而言,阶层流动无望矣!其实,这种因“流动无望”而生的人生“失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6期2021-08-09

  • 感于民情,怆恻欲泣
    的发迹还反映了“取士”的漏洞。古代选拔官员采用“科举取士”。但当年成名“操童子业,久不售”时就被“猾胥报充里正役”,身份不合格即进入仕途,这就是选官的漏洞。“科举取士”和“考课用官”,一选一用,是封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当阶层流动掌握在贪官污吏的手中,就会出现各种“偶然”,正常的阶层流动之路就会被堵塞。而任何打破“法度”的“偶然”都可能成為压倒所有人奋进的最后一根稻草。久而久之,对于下层百姓而言,阶层流动无望矣!其实,这种因“流动无望”而生的人生“失望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1年8期2021-07-06

  • 以应试为辅,以视野为要
    政策的产物“八股取士”,由单一毫无创新的考试内容筛选出专门为国家忠心服务的提线木偶。可在当今社会,创新与发展是国家乃至世界的主题,视野和资源可以辅助国家的发展。因此,视野就显得尤为重要。?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对视野和资源的缺失,我们该如何应对?就个人而言,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打好应试的基础,然后再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出去,拓宽视野,获取丰富的资源,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就国家而言,应积极出台优化教育资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2期2021-05-11

  • 论宋代哲宗朝科举制度之演变
    见是反对省试经义取士制度,要求恢复诗赋取士。不过,许多旧党大臣仍然支持经义取士,唯独对王安石以一家之说为准的科场录取标准提出批评。朝廷最终采取折中立场,经义和诗赋两存之,然偏向诗赋取士。宋哲宗亲政,再废诗赋取士,而设“宏词科”弥补之。同时,司马光从乡举里选的立场出发,新设经明行修科。此举在专制体制下不可行,所以在元祐年间并无多大作为。部分旧党大臣还对殿试用策、三舍取士等熙丰新法提出批评意见,要求恢复殿试诗赋论三题,废除上舍取士。旧党人士对这两点依然争论很大

    江苏社会科学 2021年5期2021-04-15

  • “倒霉”居然是考试专用词
    朝后期。明朝科举取士竞争激烈,为求吉利,在考试前,有考生的家庭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当揭榜之时,谁家的学子榜上有名,自家门前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不幸失利,该考生的家人就会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作“倒楣”。此后,这个词被愈来愈多地用于口语和书面表達中,用法也更多样。因“霉”与“楣”是谐音,本身就有不吉利的意思,“倒霉”渐渐成为更常规的写法。兰花草摘自微信公众号“儿童文学”

    意林·少年版 2021年1期2021-02-22

  • 宋代『寒门出贵子』为何成为普遍现象
    考试真正实现了“取士不问世家”,以至于有“寒门出贵子”的佳话。那么,宋代到底有什么样的环境和制度,以至于如此呢?一是以儒立国,整个社会崇尚知识,尊重读书人;二是科举面前人人平等,上至官宦子弟,下至乞丐,任何人皆可应试;三是废除推荐制度,以成绩定去留;四是完善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严防营私舞弊;五是试题灵活多样,重视考生的个人见解及致用能力;六是扩大录取名额,其中北宋平均每年大约录取360人,取士人数远超各代;七是登第后即可授予官职,而且升迁途径较

    文史博览 2020年7期2020-09-17

  • 宋代“寒门出贵子”为何成为普遍现象
    考试真正实现了“取士不问世家”,以至于有“寒门出贵子”的佳话。那么,宋代到底有什么样的环境和制度,以至于如此呢?一是以儒立国,整个社会崇尚知识,尊.重读书人;二是科举面前人人平等,上至官宦子弟,下至乞丐,任何人皆可应试;三是废除推薦制度,以成绩定去留;;四是完善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严防营私舞弊;五是试题灵活多样,重视考生的个人见解及致用能力;六是扩大录取名额,其中北宋平均每年大约录取360人,取士人数远超各代;七是登第后即可授予官职,而且升迁途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7期2020-08-07

  • 吃出来的名相
    基后,扩大科举的取士人数,他在位的第一次科举的取士人数,就比宋太祖时期猛增了两倍多,这使得不少有才华之人都有机会入仕。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进士及第,先后担任通判、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还曾为相前后二十一年。看来人们说张齐贤是“吃出来的名相”,还是有几分道理的。(选自《北京晚报》)【谈古论今】与其说张齐贤是“吃出来的名相”,不如说他是以“吃”为契机从而展露了自身的才华。有时候,抓住时机不是最重要的,抓住时机后的作为才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条件。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27期2020-07-23

  • 唐代国家取士制度系统表释(下)
    234)一、初级取士制度系统上篇[注]详见陈飞:《唐代国家取士制度系统表释(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按:原拟分上、中、下三篇,现将中、下并为一篇。谈了唐代国家的高级取士制度和中级取士制度,本篇谈谈初级取士制度和其他取士制度。初级取士是国家最低层级的取士,也是最具基础性的取士层级,其对象主要是尚未入仕为官的“白身人”。通常情况下,士子要想入仕为官必须先有“出身”是,因而初级取士的对象数量最多,竞争也最为激烈。唐代初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13

  • 文章,透射的是人之智慧(上)
    聂闻在我国,科举取士之前,实行的是举孝廉制,被举荐者皆为文人雅士,能提笔立言是这一群体之共性。从隋朝开始,统治者开始科举取士,开启了借助文章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时代。科举制度,也被誉为人类封建史上最科学、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便是科举制度最后沦为八股取士,仍然能为统治阶级选出需要的、优秀的人才。无论是举孝廉制,还是科举取士,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人才来自能写文章的人,能写文章的人即为人才。由此,我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或“人才”,与“文章”之间,究竟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0年5期2020-06-08

  • “魁首”为何排第五
    ”指科举时代五经取士每经的第一名。既然都是第一,怎么会用来代指五了呢?大多数人认为,“五魁首”是“五经魁首”的简称,又作“五魁”。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大多要读《诗》《书》《礼》《易》《春秋》五种经籍著作,尤其是到了明代,科举考试以五经取士,最后综合五经的名次获得总排名。每科的第一名,都叫“经魁”,五科加一起,就有五名“经魁”,是为“五魁”。或许,“五魁”的说法与民间信仰有关。我国古代将天上的星星分为二十八宿,其中白虎七宿里有“奎”(即“魁”),主文运,能保佑

    快乐语文 2020年7期2020-05-09

  • 唐代国家取士制度系统表释(上)
    4)本文题目的“取士”主要是指“以文取士”;以文取士,简明地说,就是将“文”作为重要准则和试项来选任所需之士的制度。这个“文”,相对狭义地说,是指考试所用的各种文章(体),也可延伸至相关学识和技能。以文取士的精神(包括意识、理念、原则等)及活动,古已有之;其有史可据的制度性施行,最晚也可溯至汉初文帝的诏举贤良文学。相沿至于唐代,国家全面实行以文取士制度,形成庞大而严密的制度系统,并著为典章,载入文献,成为一代盛事,亦为后世所取法。唐人云:“夏之政尚忠,殷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1-16

  • 宋代何以『寒门多出贵子』
    李贵两宋时取士人数超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0倍多,其中,北宋取士总数约61000人,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数均不及宋代。南宋郑樵在《通志》中说本朝“取士不问家世”,即选拔官员不问家庭出身、门第高低和社会关系,只问考试成绩。那么,宋朝的科举制度如何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寒门出贵子”又是如何得以实现的?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当时尚未由考试成绩决定一切。不仅考生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个人名声、外貌口才等很重要,而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和“公荐”。

    党员生活·中 2020年11期2020-01-11

  •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
    元祐年间关于经义取士与诗赋取士的制度争议。王安石在熙宁年间(1068-1077)主持了科举制度改革,将诗赋取士改为经义取士。而这次改革,在元祐更化时并没有被完全废除,它的存废之争,在元祐更化之初变得异常复杂而激烈。我们先说科举改革的来龙去脉。在宋初,科举考试的办法是延续唐制,以诗赋取士。“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8]3604看似有诗赋、策论、帖经、墨义等内容,但实际上还是以诗赋为主。一方面,当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1-07

  • 谈殿试的专制特征
    度的形成也将科举取士的权力牢牢把握在君主手里。但仔细推敲,这样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是历史的必然,推动科举变革将科举取士的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一个过程是君主加强统治的必经途径。一、殿试的制度安排宋太祖开宝六年(973),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这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了宋准等十一人,但经过宋太祖考核,“进士武济川、《三传》刘睿材质最陋,对问失次,上黜之。济川,昉乡人也。 ”[1](2415)显然,在十一名录取的进士中,武济川没有通过太祖考核,而他又刚巧是李昉同

    文教资料 2019年35期2019-12-27

  • 宋朝何以“寒门多出贵子”
    通志》中说本朝“取士不问家世”。那么,宋朝的科举制度如何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寒门出贵子”又是如何得以实现的?“唯有糊名公道在”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和“公荐”。“行卷”指考生为求推荐录取而在考试前投送给达官贵人的个人诗文;“公荐”指公卿大臣向主考官推荐人才。这种考试制度对世家子弟有利,对贫寒子弟则有点不公平。两宋之交则流传开一个说法:“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说的是,糊名制度保证了考试的公道,孤寒子弟应当努力在科

    中外文摘 2019年19期2019-10-15

  • 闲话“考试”
    录》中说:“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等等。这些都是经常性的科考,也叫常举。有时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专发诏令而科考日制举。武则天时又增添武举。故史称科举有“常举、制举和武举”三类。宋时分科较少,但重视以经取士,所以宋时理学兴盛。明清两朝以《四书》 《五经》的文句为题,以八股文取士。历代诸科中,进士科为常设也最为重要,有“虽未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之说。通过考试大量有才智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使其为封建王朝服务。1905年,清光绪帝推行

    文史春秋 2018年7期2018-12-04

  • 浅析苏轼与科举制度
    学,加之认为诗赋取士使西北人才选出过少,遂下诏令众大臣议论科举改制一事,此提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苏轼便在其中,反对兴学及罢诗赋改经义。王安石力主改制,熙宁三年,王安石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启了科举改革的步伐。熙宁变法的成果随着神宗去世、哲宗即位而大都废除。哲宗年幼,高太后听政,一直反对新法,召反对变法派的大臣回朝,但是科举改革的相关制度却被保留了下来,科举科目、内容不变。《放榜后论贡举合行事件》这篇公文是作者在当年科举放榜之后所写,针对当时礼部奏名进士

    文学教育 2018年26期2018-11-28

  • 从科举制的学习内容看部编教材的变化及教学应对
    求学生“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及其重大转变——“八股取士”。新旧两版课标对此表述不同,体现了制度史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型。实验稿要求学生掌握科举制的主要内容,既是内容,当然免不了条条框框,而2011年版将着眼点放在“创建”上,强调的是科举制创立与建设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要求教授和学习动态的制度史,从制度的“变”与“不变”中理解创新与传承,感悟古人的政治智慧,得到一些规律性认识。去掉“隋唐”这个时间限定以及新增“八股取士”的学习要点,是为了延伸科举制在隋唐之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6期2018-09-10

  • 北宋进士科诗赋经义取士之争与儒学复兴
    有停止过,相应的取士政策承转反复,大致经历了宋初以诗赋取士为主到王安石“熙宁变法”专门以经义取士,再到北宋后期并立诗赋经义两科取士的过程。争议带来考试重心由诗赋转向经义的变化,使经义占据主导地位,客观上又推动了儒学复兴。1 争议之始:“诗赋取士”受质疑“宋初承唐旧制,仍以诗赋取士。”[1]北宋初期,省试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和取舍标准主要以文词诗赋为主,虽然传统科考中的帖经、墨义仍然存在,但终因其所占份额较低,未曾受重视。司马光曾指出:“所有帖经、墨义一场,从来

    中国考试 2018年12期2018-04-10

  • 唐诗与仕途的关系
    多人说,唐代以诗取士。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完全正确,正确地说,唐代是以科举取士。中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至唐朝而大备。科举考试的项目很多,唐初大概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八科,但此后至终唐,科举项目时有增减。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多以时务与经书的策论为主,唐初没有考诗的规定。科举考诗是从高宗时开始的,这可能与武后(则天)喜欢诗有关。武后时常出题命群臣赋诗,一次游龙门(在今河南洛阳城南),武后以锦袍为奖品,命群臣赋诗比赛,先成诗者赐以锦袍。

    闽南风 2017年8期2017-08-29

  • 古代偏科和就业
    理学为标准的经义取士制度,更加剧了科举考试中的“偏科”现象。明清两代,科举制的“偏科”取士达到了顶峰。明代的科目,“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而清代的“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其命题、考试、录取“悉仍明旧称也”。虽然仍叫作“科”举,但在诸科中,唯以进士为独尊,尤其在明代后期及整个清代,进士垄断了几乎所有高级官职。而从元代既已取消的明法科等,明清时期并未恢复,可以说,明清时期已不是“偏科

    方圆 2017年15期2017-08-25

  • 明代应天府乡试考官新探
    天乡试考官给乡试取士造成的影响,则是积极远大于消极的一面。明代;应天府;乡试考官乡试是明代科举中关键的一级考试,中举之人便获得做官和参加会试的资格,故能否在乡试中甄拔英贤,显然是为国抡才的重要一环。而乡试中,考官掌握着取士大权,故乡试考官的选任十分关键,其对乡试取士成败亦产生重要影响。综观以往对明代乡试考官的研究,多集中在考官选任制度的变迁及其职责①以上成果分见: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张连银:《明代乡、会试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29

  • 论宋代八行取士*
    00)论宋代八行取士*王晓晖(长江师范学院白鹤梁石刻文化研究中心,重庆408100)北宋末期,朝廷以“孝、友、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其来源于《周礼》的“六行、六德”,崇尚伦理与德行。宋廷以此选才,也是“熙宁兴学”的一部分,州县、乡里、个人对此或有褒贬,或以进退。大观八行八刑之碑的刻立,既是一种宣示,也有垂远的目的。透视八行取士,实际上和宋廷的新旧党争、学术之争密切相关。北宋,八行,德行,党争熙宁年间,北宋朝廷颁布贡举新制,罢诗赋而以经义取士,这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7年10期2017-03-11

  • 对中国考试制度的反思
    举制至唐朝的科举取士,每一步均是朝着这一客观标准的迈进。考察我国考试制度史可以发现,以考试为核心的取士制度,可追溯至汉朝的“察举”制度,而后真正萌芽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历经宋朝之发展,至明清而衰落,直至走向消亡。[2]其中,唐之科举制度,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亦有着深刻的影响。下文以唐之“科举制度”中“公卷制”与“通榜制”为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今天考试标准之完善有所启迪。考察“考试”的原始意义,“考”指考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03-09

  • 什么是一流人才
    与全。从过去科举取士的八股,到现在招考的标准答案,都有许多弊端,但仔细想来,对于选择人才,却并非完全无效。所谓高分考生,历来有不同情况,即使状元,也多有只会背书的庸才。但必须承认的是,状元肯定不是最愚蠢的,而且其中确有天才。众所周知,科举的八股取士是足以使天才变成庸才的。因为它本来就并非只为取士而设,试想,天下人才如果太多,朝廷用不了怎么办?人才藏于民间,皇帝岂能安睡?这就需要一种教育和选拔的机制,使被选择者好用,使被淘汰者无用。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曾经

    杂文月刊 2017年24期2017-03-03

  • 比较蒲松龄与吴敬梓对八股取士态度的差异 ——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为代表
    龄与吴敬梓对八股取士态度的差异 ——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为代表张正博(广西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都有很多讨论八股取士制度的章节。在对待八股取士态度上,两者在共同批判八股取士制度的一些弊端的基础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可以分三个方面概括:一是分析八股取士的视角不同,蒲松龄着眼于士人而吴敬梓着眼于社会;二是对待八股取士的心态不同,蒲松龄悲愤深沉,吴敬梓冷眼旁观;三是对于八股取士弊端的归因不同,蒲松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2-23

  • 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
    刘存斌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刘存斌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其他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但诗歌为什么单在唐代得以蓬勃发展趋于成熟?有学者认为这和当时的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有很大关系,但也有另外一些学者表示反对,甚至认为以诗赋取士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唐诗的发展,莫衷一是。本文从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缘由,以诗赋取士是否促进唐诗繁荣的争论,唐代社会推崇诗歌的良好风气,以及列数唐代和科举有关的佳作等四个方面。再次论证唐代以诗

    文学教育 2017年35期2017-02-08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解析
    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常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绍圣立局编元祐章奏,以为检讨,不就,戾执政意,通判广信军。有道士说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氓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奸,杖而出诸境。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2017-02-04

  • 制度视域下的唐代律赋
    权的怀抱成为科举取士的工具,成为一种制度化的产物,影响着文学的兴衰和得失。律赋在唐代产生和繁荣,又逐渐成为唐宋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试体赋,“诗赋取士”的说法意味着唐代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代文学繁荣有着一定的联系。律赋重格律和对偶的特点将文学的形式主义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其中也充分体现出赋这种文体的历史变迁。唐代 科举制度 律赋 诗赋取士 演变律赋是唐赋的代表体式,它从六朝骈赋中蜕变而出,因为被纳入科举考试制度而形成创作高峰,活跃于唐、宋、金、清四朝。唐代律赋作品

    名作欣赏 2017年27期2017-01-28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解析
    A.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B.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C.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D.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5.对下列加点字词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句子当中,“进士”指中国古代科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2017-01-23

  • 科举制背景下明清文学的生态
    科举实质上是八股取士,八股取士这种做法的流弊在明清时代已经为人所深刻认识并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八股文无论其作为一种知识形态还是作为一种文学形态而言,其对知识和文学的作用不但没有起到弘扬和光耀之外,相反其整体上扮演了一种反知识、反文学的备受批判的不光彩的角色,对此明清时代的学人对八股文的深刻批判可以佐证。王阳明、黄宗羲等载气著作著述中都表达了科举制对“圣人之学”的危害,顾炎武揭示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对文人士人知识和器量的消磨和侵蚀,指出科举制对真正的圣人之学的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5期2016-12-29

  • 曹丕的人才观
    德茂才,特颁布《取士勿限年诏》,明确指出:“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命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曹丕认为:“人才”之异于常人者“才”也,不在年之老幼;关键是能通达“经术”“文法”,二者具一,即可“试用”。这不仅说明曹丕在人才问题上有独到见解,而且也表明他同其父曹操一样,也是思贤若渴的。曹丕曾说过:“岂有贤智之士,处于下位乎!”(《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他说到做到,比如对“忠而且智”的高才陈群(原属刘备阵营

    文史杂志 2016年6期2016-12-03

  • 浅析明代的八股取士
    航浅析明代的八股取士周 航明代的科举制度,以八股文取士为主。八股文是明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特殊的考试文体,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放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来具体分析八股取士,同时了解八股文的结构、出题方式、发展脉络以及怎样正确评价这种制度,对我们了解明代的取士制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通典·选举二》中记载“炀帝始建进士科”。在之后的一千多年中,科举制度对社会、政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制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的科

    唐山文学 2016年8期2016-11-26

  • 赵匡胤与官二代
    过不录取。在科举取士过程中,对官宦子弟严格设限,贯穿了整个宋代,有时甚至显得不近人情。1038年的殿试,六个高干子弟榜上有名。宋仁宗认为这很丢人,连夜通知这几家家长:赶紧做孩子们的工作,给穷人让让道!朝廷每回圈定殿试名次时,都尽量把干部子弟往后排,以至于形成了礼让平民子弟的良好风尚。宰相范质的侄子范杲就说,我们家庭条件好,不该与平民争利。于是主动放弃了殿试,经商办企业去也。宋代有这样一句俗语:“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表明社会普遍承认科举的公正性

    乡音 2016年2期2016-04-06

  • 曹丕、曹植兄弟文学掾属考论
    为兼取文章之士,取士任官的标准正在发生悄然的历史变化。关键词:曹丕;曹植;文学掾属;经学;文章;取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演进的关键时期,尽管鲁迅先生“文学自觉时代”的论述被学术界不断地检讨和反思,该时期文学的新变及其历史地位却无法否定。建安文学又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第一座高峰,涌现出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家,并以曹氏父子兄弟为核心,形成了具有集团性的群体。其中,曹丕、曹植兄弟文学掾的设立,是这一团体得以构成的制度性条件之一。从政治、文化两方面考察,曹氏兄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4-03

  • 进士浮薄与亡唐政治研究
    001)晚唐科举取士以诗赋为主,标准不一,选用分离,与社会需要脱节。士子钻研诗赋,渐趋浮薄,无心国计民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唐亡进程。晚唐;进士;浮薄;研究文人在社会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文人为学何为?“横渠四句教”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P664)。因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同和自身的主观倾向不同,文人在其置身于社会的表现也不同。隋唐,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踏入仕途的主要途径。科举制度伴随政治更迭也在发生重大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2016-03-07

  • 八股取士下的科第心态和文学程式
    ○贾芳媛八股取士下的科第心态和文学程式○贾芳媛有明一代,八股取士制度化,具有了功名富贵和治平理想的双重号召力,而八股时文勾连社会的学校教育、朝廷的选拔体系,也被赋予了撷英和禁锢的双重深意。明人的文学关注置于时文,历来作为文学正宗的诗歌沦为八股之余,因之形成了“余事”视之的诗歌态度,而士人心志也为“八股”所束缚。八股套路的模式禁锢,换字和选本所渗透的制艺技法的心理及科名失落的意绪排遣,无一不体现着八股程式下的科第心态。八股 程式 科第心态八股制度起于明代,延

    现代语文 2016年19期2016-03-02

  • 析探宋代“恩科”之弊
    径。可是随着后期取士人数的不断增加,宋代“恩科”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并引起了当时诸多有识之士的反对,他们希望能够改良甚至废除“恩科”制度,可是终宋一代,尽管对“恩科”有过一定的限制,但是其始终存在,并深刻地影响着宋代的政治生活,成为了宋朝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工具。一、宋代“恩科”制度宋代“恩科”包括“特奏名”制度和“恩荫”制度,两者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特奏名”制度适用对象是屡试不第的士子,而“恩荫”制度则针对在朝高级官僚或权贵的子弟以及门客。1.特奏名制度《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2015-09-01

  • 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识之士在批评八股取士弊端的同时,也提出增加实学和西学等教学内容,有的书院甚至直接将八股文排斥在教学之外。至清末,八股文被废止之后,书院则随之被改制为新式学堂。从八股文与书院改革、改制的关系来看,清代书院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基本不是全面否定科举应试教育,而是反对片面强调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的应试教育。一 清中叶之前:书院八股应试教育的批判清初,黄宗羲、顾炎武、陆世仪等人即对八股取士的弊端进行了严厉抨击,提出以废八股文为核心的改革建议。浙江甬上证人书院的创建者黄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18

  • 宜用经义,参之时务:宋代科举试策析论
    等考试科目中。在取士标准上,宋代的统治者常常表现出对策问的极大重视。宋仁宗时期,策问和论一度超过了诗赋成为衡文去取的首要因素。宋神宗时,策问还跃升为殿试的唯一试项,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导向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宋人何以如此重视试策?试策为何会在宋代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一、宋代科举考试中的试策宋代贡举科目常设的有进士、诸科等;宋仁宗时期又置武举、明经科;常科之外,还有制举。除了诸科,这些科目都需要试策。以下分别考述试策在进士科、明经科、

    云南社会科学 2014年1期2014-03-10

  • 基于文化角度浅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从儒家思想、科举取士、科学精神三个方面浅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1 传统儒家思想窒息学术氛围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了中国的正统思想,中国至今还深受其影响。在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科技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人们只是借助科技辅助儒家思想,所以,中国科技在当时根本没有独立发展的条件,并且深受儒家思想的制约。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这是它的精华部分,对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如张法瑞,潘宪生(1989)指出,中国的儒学思想统治并非像欧洲中世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0期2014-03-04

  • 论汉代试赋对汉赋创作的影响
    孔德明汉代以辞赋取士始于何时,以辞赋取士是不是制度性的,学界颇多争论。如果汉代已形成试赋制度,则会对汉赋的创作和兴衰都会有极大影响。故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一、汉代的试赋活动汉代试赋始于汉武帝,翦伯赞《秦汉史》云:“西汉至武帝时,商人地主已经变成了东方世界的主人。他们掌有地上的一切财富,享受人间最奢侈的物质生活。在穷奢极欲的物质生活中,便需要文学作为他们灵魂的慰安,……所以到武帝时,西汉政府便开始以辞赋取士,而文学遂一变而为士大夫爬上政

    终身教育研究 2013年1期2013-12-19

  • 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六法”
    。如,讲明朝八股取士时提出问题:(1)什么叫八股取士?(2)明朝为什么要实行八股取士?(3)八股取士有什么危害?(4)明朝八股取士与今天的创新教育相比有何区别?这样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三、情感交流,培养兴趣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人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感诱发下产生的。作为教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一个语言幽默、亲近学生、对待学生和蔼,再加上拥有高超的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比一个过度严厉的的教师更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同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2期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