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兄

  • 复杂化的“世界”与“语文化”的文本 ——《应物兄》的诗学问题
    :对长篇小说《应物兄》,无法从题材、故事、性格、历史等常规的分析范畴入手进行解读和阐释,因为作者在“写什么”的问题上,面对的是“跨时空”“跨种族”“跨文化”“拟像化”和“一元论”的“新现实”,这一“新现实”只有用“世界”(Universe)(宇宙、天地万物)来命名方显示其自足与圆满,面对“世界”的“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在认知、掌握这一“世界”时,作者以“三镜头”(俯瞰、单向聚焦和显微镜的探幽析微)的抓取方式和我/你/他分身术式叙述视角,以《论语》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6期2023-09-18

  • 超级俗,还是超级现实主义?
    学史重构说到《应物兄》在新文学运动百年之际,我们反思新旧文学关系可以发现,旧文学并未被新文学“打倒”,因此,理想的现当代文学史应充分体现新旧文学的张力。平心而论,在文学变革时期,如五四时期、新时期,以新换旧的进步逻辑起主导作用很正常,这是矫枉过正使然。但超越特殊时期而通体观之,则须冷静、客观、均衡。以例言之,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是新,还是旧?显然,这是旧学新变,或者说是旧文艺的新形式,但并非新的“推倒”旧的。现当代文学史主要介绍新文学,基本无视现当代的

    文学自由谈 2022年1期2022-11-10

  • 论李洱小说《应物兄》的慢节奏叙事
    遍性的困境。《应物兄》无疑是李洱回应时代精神难题的重要作品,是他在小说美学上所进行的崭新探索。在当下时代,过快的生活节奏使人疲于奔命。正如马克思那句名言,“人类隶属于机器”,新的生产方式也使人类的生存状态从属于机器的速度,人们陷入了快节奏的旋转中停不下来,寻找一个适宜人类本质的速度,是摆脱物化束缚的尝试性努力。将叙事的速度减慢,再慢一些,让悬念再拖延一些,这不仅是小说叙事的奥秘,也是在审美中解放物化状态的文学践行,艺术作品在于激发人的觉醒,用此种方式寻找属

    当代作家评论 2022年4期2022-10-21

  • 论《应物兄》对知识分子题材的突破
    出集大成之作《应物兄》。放置在百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视野下,《应物兄》在知识分子群像塑造、知识内容的书写、典型人物塑造和思想价值方面,拓展了这一题材的表现内容。关键词:群像塑造;知识内容;典型形象;思想价值自鲁迅开启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题材书写,这一题材先是经过了启蒙知识分子书写和革命知识分子书写两次高潮。启蒙知识分子书写以鲁迅的《在酒楼上》《孤独者》为代表,还有巴金的《寒夜》,主要书写启蒙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溃败。革命知识分子书写的代表是《青春之歌》,主要

    南腔北调 2022年11期2022-05-30

  • 自我·社会·历史 ——论李洱《应物兄》的空间叙事
    99]李洱的《应物兄》全书八十四万字,体量宏大,自2018年底发表以来,就引发了诸多关注。阎晶明用“塔楼小说”比喻《应物兄》结构的错综复杂以及情节故事的“不通透”,邵部以“沙”之喻说明小说的细碎性和弥散性特征,王鸿生、项静、丛治辰等均以并列式关键词为题折射小说研究的多维度性。这些评论都证明了《应物兄》的文本十分繁复,难以捉摸。“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节枝蔓杂生、前因后果难以梳理、故事主线便漫漶不清”等成为大部分批评家的共识。由此可见,《应物兄》除了对儒学复兴

    名作欣赏 2022年21期2022-03-12

  • 用中国方式书写“无数的心事”* ——论李洱小说《应物兄》的叙述模式
    凭借长篇小说《应物兄》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指出:“《应物兄》庞杂、繁复、渊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特的小说景观,显示了力图以新的叙事语法把握浩瀚现实的探索精神。李洱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的确,庞杂、繁复、渊博是这部小说非常明显的外部特征,事实上,也正是这些特征体现了《应物兄》在叙事模式上颇有突破意义的探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2-09

  • 反讽、沉默与虚无 ——解读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
    馆。可以说,《应物兄》是一部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小说”[1]。小说围绕济州大学筹备成立儒学研究院和迎接归国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个事件,以“应物兄”作为中心人物,上下辐散、左右勾连,相关人物渐次出场,描绘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以儒学研究为中心的知识分子生活画卷。一、繁复而庞杂的知识——海量的信息《应物兄》于2018年首次在《收获》长篇专号上发表,发表后在上海批评界引发了极大关注,好评如潮。这部小说涉猎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超出想象,作者在小说“后记”中也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30

  • 语言的“及物”与知识分子的“应物” ——论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
    文贵良《应物兄》是一部语言游戏之作。这里的“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语言游戏,它一方面伸向语言的元气源头以及运作发展;一方面伸向语言的及物性。对于《应物兄》来说,语言的及物表现为语言在小说叙事中的功能绽放,翻洗生活的脏布,过滤出时代精神的底色,从而呈现知识分子“应物”的可能。福柯认为在语言的初始形式中,语言与物类似。语言的初始形式,指的是上帝最初所使用的语言。“当上帝本人把语言赋予人类时,语言是物的完全确实和透明的符号。”(1)[法]米歇尔·福柯:《

    社会科学 2021年5期2021-11-24

  • “知识分子”及其“应物”之道 ——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读札
    剑的长篇小说《应物兄》甫一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上连载,就迅速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对其进行阐释、批评的文章几乎从小说刚一发表就开始出现,一时成了学界的热点话题。的确,小说体量庞大、人“物”众多,事牵政、商、文、教等社会各个层面,叙写了当下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提供了庞杂丰富的话题信息,有广泛的阐释空间。说实话,刚看到小说题目的时候,是稍稍感到错愕的,不知道作家为何要以这么一个稍显怪异的名字作为书名。后来了解到,这部小说在以《应物兄》的名称正

    写作 2021年3期2021-11-21

  • 80年代为何漫漶,以何定格?
    从代际来讲,《应物兄》起码指涉了三代知识分子,程济世、姚鼐是站在塔尖的一代,应物兄应该属于塔中的一代,中间代的人物最多,线索纷繁,但这个“塔”又确实摇摇欲坠。阎晶明曾用“塔楼小说”概括《应物兄》,阎晶明:《塔楼小说——关于〈应物兄〉的读解》,《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5期。其所述的“塔”给笔者极大的提醒:无论小说提供的“知识”多么琳琅满目,然而这却是一座封闭展览的宝塔,眼前身后都是凌空的眩晕,最终登临后,当你艳羡外面广袤的空间,身后已是深渊或塔身中间的门窗

    当代作家评论 2021年3期2021-11-18

  • 论李洱《应物兄》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000)小说《应物兄》以八十万字的庞大篇幅,向读者展开了一幅当代知识分子生存百态的宏图,其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是《应物兄》的主题和核心,“一时代文学中出现的知识分子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时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塑造。”[1]《应物兄》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生存现状映射,探析其中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对当代知识分子自我生存现状的定位与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自省与借鉴意义。一、知识分子类型群本文所探讨的《应物兄》中的知识分子,他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2-01

  • 未来可期否? ——长篇小说《应物兄》的一种解读
    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一经在《收获》上连载发表便引起了包括程德培、王鸿生等在内的许多文学评论家的注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程德培高度评价了李洱的叙事艺术,称他为“反讽之高手,解构之能匠”,并提出“《应物兄》是李洱以前众多小说的回响和延续,而我们需要的是倾听。”①程德培:《洋葱的祸福史——从〈花腔〉到〈应物兄〉》,《收获》2018长篇专号(冬卷)。王鸿生以“临界叙述”一词来解读《应物兄》的叙事艺术,并认为:“在汉语长篇叙事艺术和知识分子书写这两个方面,《应物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13

  • 跨越半个世纪的时代回声 ——论《围城》与《应物兄》的知识分子书写
    李洱开始创作《应物兄》,经历十三年的书写,终于在2018年正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长达八十六万字的巨作同样以上层学院知识分子为主要书写对象,挖掘他们内部道德的缺失以及灵魂的虚无。由此看来,《围城》与《应物兄》在对知识分子的书写上形成一定的承接,同时渗透了对当代社会的追问与思考。在《围城》中,三闾大学成为知识分子的主要聚集地,钱锺书通过幽默的语言对这一人物群进行漫画式的描写。高松年是三闾大学的校长,同时也是一位老科学家,但“老科学家”可拆分为“老的科学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12-12

  • 浩瀚星河,三千世界 ——评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
    023)一部《应物兄》海纳百川,聚成浩瀚璀璨的星河。在这灿烂的“时代星图”之中,三千世界明灭交叠。李洱在书中挥洒自如地旁征博引,展示了他丰厚的知识储备。主人公应物兄被裹挟在时代的湍流中浮沉,他的身外场域、内心寰宇,以及出现在他身边的女性组成的世界,可以视作理解《应物兄》的切入点。纵观全书,建立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引入海外顶级儒学大师程济世,这两件事是贯穿于整个《应物兄》故事的线索。社会各界全方位合作的背后,学术、权力、金钱、性……各种因素交织错综且千头万绪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12-10

  •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李洱《应物兄》论
    2059)在《应物兄》的第八十八节,只需四秒,那个象征着“青春的记忆”的文家客厅所在的大楼就被引爆,腾空而起了,一分半钟后,就彻底“归于尘土,仿佛一切从未有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文家的客厅是应物兄和文德能、文德斯等朋友的聚会之所,在那里,他们读书观影,真诚而热烈地论及学术与生活。而现在,距核心人物文德能因白血病去世已经过去二十年,应物兄“改掉了多嘴多舌的毛病”沉默着挣扎,芸娘身患重病且已着手安排后事,当时的朋友们各奔东西再无可能践行重聚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12-10

  • 《应物兄》与“现实主义当代化” ——兼谈当代总体性之悖论
    在讨论李洱的《应物兄》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这部作品虽为专业读者预留了巨大的阐释空间,但其自身的复杂性使共识性判断不易得出;作品于2018年12月出版之后,迅速激起了评论界巨大的热情,短短一年之内,几乎大半一线评论家或著文,或在研讨会发声讨论这部著作。如此密集的阐释,留给后评者的空间并不太多。本文拟从“现实主义当代化”这个角度来讨论《应物兄》。将《应物兄》置于“现实主义”的论域中同样是危险的,首先面对的质疑是:你如何能确定“现实主义”这个概念抽屉真的装得下《

    新文学评论 2020年2期2020-11-17

  • 李洱和他才能的边界
    么在一年前,《应物兄》尚未出版前就知道了李洱呢?说来有趣,我写诗,我在广州最亲密的朋友却是小说家魏微。她去年初给《上海文化》写了一篇《李洱与〈花腔〉》。我虽然不关心大多数小说家,对于朋友的文章倒是一定会读的。这样,就看到了我一无所知的李洱。魏微用一万多字盛赞了《花腔》,信赖她的我立刻下载了一本电子版《花腔》。这是一本技术上无可挑剔的小说,李洱的才智发挥得毫不留情,他像一个数学家严格排列着种种人物的命运与话语,该有的有,不该有的绝对不让出现。他节制、审慎,又

    上海文化(新批评) 2020年1期2020-11-17

  • “注”解《应物兄
    《应物兄》全书凡八十四万字,所涉典籍及诗文数百种。注释亦有数十条,核心功能有二:一为标注所引诗文出处;一为细致阐发文中所涉义理——此与普通论说文本注释似无不同。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应物兄》乃叙事虚构作品,其文法可与《花腔》相参看。《花腔》一书所呈现之正文与引文、注释交错互文,意义互现的特征在《应物兄》中亦有延续。谓予不信?试举一二例证。第79节Illeism论及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中以“第三人称”谈论自己的方式,以为其意有二:一为将自我关联于世界;一

    名作欣赏 2020年9期2020-10-10

  • 词的困境与物的难题
    张广海李洱的《应物兄》是一部直面现实、抱负宏伟的巨著。小说围绕济州大学筹建儒学研究院展开,为引进哈佛大学的儒学大师程济世作掌门,应物兄积极奔走,各色人物纷纷登场,演出了一幕幕讽刺意味强烈的悲喜剧。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错综关系中,《应物兄》尝试将古典与现代勾连、将西方与东方勾连,借此探讨中国文化的走向,诊断知识分子所遭遇的人格与精神病症。它既营造了曲折动人的故事,还吸纳了现代哲学的视角,聚焦于词与物的辩证关系,探索了名称、表象、实在、本质、自我、知识、声音、

    长江文艺 2020年8期2020-09-08

  • 物象迷恋与时感茫然
    。更荒诞的则是应物兄对隐士张子房的探访之后得知的程家大院的真正位置。程家大院并非学者、商人、官员、跨国资本等合力确认的位置,而是一个不起眼的偏僻大杂院。那是济州底层社会的代表,住满了低端人口。这一欧亨利式的设定,不仅生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海桑田今非昔比之感,更构成一种对照与反讽:各路精英打造的高贵典雅的太和研究院,与程家大院的直线距离不过五百米,然而所有人都视而不见。而程济世魂牵梦绕的仁德路,已变成一条仅容一人勉强挤过的窄巷,夹杂在两大

    长江文艺 2020年8期2020-09-08

  • 一部不会完结的书 ——读小说《应物兄
    000]一部《应物兄》,李洱花了十三年去写,上册是“虚己应物,恕而后行”,下册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在今天,以无限的耐心对抗这速度的时代,算不算一种激进的写作?”确实,在这个快产快销的时代,这部百万字的小说,对抗时间,对抗孤冷,对抗潮流,是作为一个激进的斗士向我们走来。但从文本来看,我们却不能说其激进。本书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没有华丽的辞藻作饰。我们从中读到的只是息息相关的生活——那些熟悉的名字与事务,让人仿佛在过自己的生活

    名作欣赏 2020年17期2020-07-13

  • 《应物兄》给文学史留下了怎样一根骨头(上)
    治辰 张涛《应物兄》是作家李洱的最新长篇小说,首发于2018年《收获)杂志(长篇专号秋、冬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了单行本(上下册)。著名批评家孟繁华认为,长久以来,我们祝愿祈祷中国文学能有一部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的小说,能够有一部不负我们伟大文学传统、不负我们百年来对中外文学经验积累的小说,经过如此漫长的等待,现在它终于如期而至。所以,《应物兄》问世后,在创作界和评论界引起了“海啸般的震动”,先后获“2018年度《收获》长篇小说排行榜”

    名作欣赏 2020年3期2020-06-28

  • 《应物兄》给文学史留下了怎样一根骨头(中)
    这个角度来读《应物兄》,我想讨论的是,《应物兄》在哪些层面上构成了与文学传统的对话关系,以及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来扬弃文学传统,或者说对小说的叙事传统做了哪些创造性的转化。我认为《应物兄》可以被放置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锋作家集体转向的创作脉络中,讨论《应物兄》在处理当代文学与文学传统的关系时所做的努力。对于活跃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上的先锋作家而言,对他们起作用的写作资源可能来自西方现代文学,这是因为他们接受文学教育时正好处于20世纪80年代“西

    名作欣赏 2020年4期2020-06-28

  • 《应物兄》给文学史留下了怎样一根骨头(下)
    :第一次看到《应物兄》,大体感受了一下文字气息,就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这种作品绝对无法一次性完成,必须是反复删改、修饰、搭建才可以形成一种整饬的外貌。之前我们经常说《红楼梦》披阅十载,其实并没有熟悉的感受,《应物兄》出来之后,在阅读和反复研究的过程中,形象化地体会到什么是批阅十载,以画面性的方式给当代读者和当代的文学提供了一个文学标本。同时,对近年来出现的大量篇幅巨大、文字浩繁的当代长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完成我们时代的长篇小说,或者

    名作欣赏 2020年5期2020-06-28

  • 李洱称《应物兄》和《围城》是不一样的小说
    应了读者关于《应物兄》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书单。在直播过程中,有观众就《应物兄》的叙事艺术提出问题,李洱解释道:“《应物兄》叙事上还是做了一些探索。现代主义运动以来很少用人的名字作为书名了,那么当他用一个人的名字做书名的时候,在这个人身上寄托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在20世紀之前的很多小说,19世纪的很多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简·爱》,这些书都是以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书名。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也是以人名作为书名的。

    文学教育 2020年5期2020-06-04

  • 李洱:生活在词与物的午后(上)
    至把它写进了《应物兄》———李泽厚先生是8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代表,他的到来让人们激动不已。李先生到来的前一天,应物兄去澡堂洗澡,人们谈起明天如何抢座位,有人竟激动地做出了跨栏的动作,滑倒在了地上。那真是一个各行各业争读李泽厚的时代。我十年前采访过李泽厚,他说:“其实在80年代,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有多出名,后来知道了,就有点后悔,我应该多去大学走走。”2014年,已多年没到大学讲过课的李先生,又去华东师大讲了一次,就又碰到了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前年,李先

    北广人物 2020年18期2020-05-14

  • 未看我的书,谢绝采访
    采访获奖作品《应物兄》作者李洱的任务。机会难得,小小就直接去了他家。敲门后,李洱开了门。小小赶紧自报家门,李洱微微颔首,问:“你看书了没有?”“哦,没有,我来时匆忙,一接到采访任务马上就与您联系……”门悄然合上。吃了闭门羹,小小郁闷极了,至于这样吗?次日,小小抱着《应物兄》再次来到李洱家,门开了,小小向着李洱大声读出书皮的一行小字:“虚几应物,恕而后行——李老师,您的书我买了,我翻了翻,有些看不懂,你看我们是否……”“你连我书里写的内容都不能理解,你怎么采

    做人与处世 2020年5期2020-04-19

  • 艺术形式设定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境遇
    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连载于《收获》杂志长篇小说专号2018年秋、冬卷)上卷的踪迹。当时那样一种长久期待之后终于要见到“金刚真身”的感觉,于今想来,恐怕的确多多少少有点“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接下来的,便是拿到刊物后迫不及待地阅读,以及先后两次认真阅读之后更长时间的沉寂与思考。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评价《应物兄》这部现象级的长篇小说呢?在认真地读完这部字数多达九十万字的长卷之后,笔者一时之间陷入到了“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的茫然状态之中,久久

    都市 2020年1期2020-04-07

  • “注”解《应物兄
    陕西|杨辉《应物兄》全书凡八十四万字,所涉典籍及诗文数百种。注释亦有数十条,核心功能有二:一为标注所引诗文出处;一为细致阐发文中所涉义理——此与普通论说文本注释似无不同。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应物兄》乃叙事虚构作品,其文法可与《花腔》相参看。《花腔》一书所呈现之正文与引文、注释交错互文,意义互现的特征在《应物兄》中亦有延续。谓予不信?试举一二例证。第79节Illeism论及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中以“第三人称”谈论自己的方式,以为其意有二:一为将自我关联

    名作欣赏 2020年25期2020-04-06

  • 花13年磨一部小说
    三部长篇小说《应物兄》的成书却经历了13年。用13年完成一部小说,可并不是大多数作家喜欢的写作方式,但是李洱13年磨出的《应物兄》却为他夺得了茅盾文学奖,真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2002年,李洱的小说《花腔》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入围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但最终落选。同年又出版了另一本书《石榴树上结樱桃》。这两部作品让李洱炙手可热起来,可就在人们以为他会按照一个作家生产周期的时间表“生产”出第三部作品时,他却做了文坛的潜伏者。李洱的面越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8期2020-03-05

  • 花13年磨一部小说
    三部长篇小说《应物兄》的成书却经历了13年。用13年完成一部小说,可并不是大多数作家喜欢的写作方式,但是李洱13年磨出的《应物兄》却为他夺得了茅盾文学奖,真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2002年,李洱的小说《花腔》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入围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但最终落选。同年又出版了另一本书《石榴树上结樱桃》。这两部作品让李洱炙手可热起来,可就在人们以为他会按照一个作家生产周期的时间表“生产”出第三部作品时,他却做了文坛的潜伏者。李洱的面越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1期2020-02-14

  • 物兄的答问、自语和说谎
    美特征之一。《应物兄》就是这么一部反映当代知识者对话的优秀作品。小说以“太和”研究院的筹建结构全篇,但却不正面书写“筹建”,反倒环绕程济世的奇特乡愁、黄兴的慈善捐助、栾庭玉的政治憧憬、葛道宏的名校情结等参与者们的言谈举止大做文章,杂以各种散漫的日常化叙事。这些知识者群体都是“太和”热切的关心者,但是却都在打着自己心中的小算盘,他们喜欢说话,都在为弘扬儒学而争相发言,但同时却又在察言观色,不仅巧妙地在对方的声音里安置自己的立场,而且还经常以声东击西的方式玩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19

  • “应物”与自我之否定的哲学寓意
    还乡的路上。《应物兄》无疑是一部“好看”又难懂的长篇巨帙,小说洋洋洒洒84万余字,落笔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济州大学邀请国际儒学大师程济世回国执教事件始末。文本以一年的时间体量,承载了新旧世纪交替的近40年里70余名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继而钩沉出物的世界与知识分子精神领域此消彼长的矛盾联系。李洱先生以看似冷峻实则热忱的笔触,捕捉了当代中国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的时代文化症候。可以说这是一部鞭辟入里的讨论知识分子与世界关系的作品。一、复式结构:冷而烫的不同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19

  • 李洱的气质
    这个现象,在《应物兄》里达到了极致。有人统计过,说《应物兄》里用到的经史子集的典籍有400多部,人名有几百个,就连病都有几十种。李洱之所以把环境搞得这么复杂,这么凶险,可能是为了这部书需要的生物的多样性;不同的动物,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地形,土壤,水分,温度;之所以要有生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是为了通过儒学院,建构一个应物兄心中所期的道德体系、伦理体系——这同样是多样和复杂的。但凡事都要有个分寸,恰到好处的分寸,是圣人所说的“无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这个分寸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19

  • 文学是个野餐会
    所致。事实上,应物兄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反讽结构的个体,他从没有发出过“独语”的声音,无论是退让,还是变形,他的话语都始终保持着两种声音。这种对话性质在《应物兄》中是普遍的,知识者们对“太和”喋喋不休的发言,已然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场面,因而也就为小说带来了层次不一的反讽效果,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不仅仅是那些琐碎的细节在争相发出反讽的冷笑,这部小说最宏观层面的情节主线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反讽。”(1)丛治辰:《偶然、反讽与“团结”:论李洱〈应物兄〉》,《中国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1-19

  • 花13年磨一部小说
    三部长篇小说《应物兄》的成书却经历了13年。用13年完成一部小说,可并不是大多数作家喜欢的写作方式,但是李洱13年磨出的《应物兄》却为他夺得了茅盾文学奖,真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2002年,李洱的小说《花腔》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入围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但最终落选。同年又出版了另一本书《石榴树上结樱桃》。这两部作品让李洱炙手可热起来,可就在人们以为他会按照一个作家生产周期的时间表“生产”出第三部作品时,他却做了文坛的潜伏者。李洱的面越

    思维与智慧 2020年1期2020-01-08

  • 清寒的当代浮世绘 ——《应物兄》的色调解读
    奖作品公布,《应物兄》名列其中。这部十三年磨一剑、出版以来就饱受争议的作品终于取得了自己的位置。李洱曾说此生只打算写三部长篇,分别写给历史、现实与未来,立足现实的《应物兄》故事其实十分简单,即济州大学对儒学研究院的筹建以及儒学大师程济世的归国还乡,这个“象牙塔围墙”中的小事却借由主角的生活轨迹,串联起一幅浮世绘,在其中延展着枝干,围墙也被逐渐淡化,指涉向更广阔的世界。虽然题材形式与《花腔》截然不同,但字里行间依然隐伏着李洱独有的智性和机趣,由此在多个层面为

    文化学刊 2020年2期2020-01-02

  • 《应物兄》求疵
    字的长篇小说《应物兄》,甫一问世,便获得文坛一片“交口称赞”,诸如“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新《围城》升级版”等桂冠一一加冕。2018年底的各种文学排行榜,《应物兄》均赫然在列,有时还位于榜首。我甚至听一个朋友说,这部小说将来有望获得茅盾文学奖。在这种赫赫扬扬的情势下,你再不读《应物兄》,简直就有些不好意思了。自然而然,我对这部作品充满了期待。我读《应物兄》读得很慢,几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托尔斯泰120万字的《战争与和平》,我读了一个半月,可见我是以读经典的态

    文学自由谈 2019年2期2019-12-27

  • 透视小说《应物兄》中的“情”
    00092)《应物兄》是一部全面透视新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状况的长篇叙事小说。小说的叙事如王鸿生先生在他的评论中所言:“小说从来不追求着一条线讲述,而是不断地脉线头,不断地丢下这个线头又岔到开去捡起另一个线头。”[1]作家从人物写到动物、植物、器物、玩具等,仅动物就近百种,植物数十种;从生活写到工作、闲暇、应酬、偷情,小到家庭琐事大到社会时局无所不包。内容涵盖了多门学科,如历史、生物、文学、艺术、医学、风水、流行文化等,可称谓一部“百科全书”。行业跨度大,涉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1期2019-12-26

  • 升级版《围城》:2019年茅盾文学奖作品《应物兄》赏读
    角》、李洱的《应物兄》五部作品获奖。其中,李洱的《应物兄》创作耗时13年,一经出版,便迅速斩获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第一名以及《扬子江评论》2018年度文学排行榜长篇第一名。作家周大新评价说:“这部书是当下我看到的最精彩的表现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可以和《围城》一比。”也有评论家称它是一部当代的《儒林外史》。你是不是很好奇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快跟着作文君一起来看看吧!作 家其人李洱(1966— ),因长篇小说《花腔》及《石榴树上结樱桃》声名鹊起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20期2019-11-24

  • 长篇小说在试图与“碎片化”对抗
    80万字小说《应物兄》,小说一面世,即轰动文坛。近日,《应物兄》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描写知识分子生活与遭遇的小说也再度引起争议。本文为记者对李洱的专访,听他深度解读“应物兄”。不少朋友现在就喊我“应物兄”张杰:《应物兄》中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知识人的言谈和举止,非常地道、真切,以致有些人现在就叫你“应物兄”。“应物兄”这个人物,有你自己本人多少影子?李洱:确实有不少人把“应物兄”跟我本人联系在一起。不少朋友现在就喊我“应物兄”。从写作的意义上说

    记者观察 2019年9期2019-11-20

  • 为什么李洱能写出应物兄的纯洁和无耻?
    省生活,拿出《应物兄》。这是一部加缪意义上的反省之作。或者说,凭着《应物兄》,他完成了《局外人》第二部分式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说法,《局外人》第二部是对第一部的复述和反省,第二部重新表达了第一部也覆盖了第一部。这是加缪的难度,李洱接了过来。《应物兄》里的人和事,就是我们这三十年的生活和对这段生活的反思,是我们狗血但也是血的世界,是我们世纪末又世纪初的人生,是我们既抒情又反讽的当代生活。《应物兄》内在地有一个二重奏,有无数组对立概念和对应关系,他们彼此响应或不

    杂文月刊 2019年20期2019-11-13

  • 《汪曾祺全集》
    以博雅名世。《应物兄》近日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应物兄》,整整写了十三年。作者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

    党的生活·青海 2019年10期2019-11-07

  • 为什么李洱能写出应物兄的纯洁和无耻?
    省生活,拿出《应物兄》。这是一部加缪意义上的反省之作。或者说,凭着《应物兄》,他完成了《局外人》第二部分式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说法,《局外人》第二部是对第一部的复述和反省,第二部重新表达了第一部也覆盖了第一部。这是加缪的难度,李洱接了过来。《应物兄》里的人和事,就是我们这三十年的生活和对这段生活的反思,是我们狗血但也是血的世界,是我们世纪末又世紀初的人生,是我们既抒情又反讽的当代生活。《应物兄》内在地有一个二重奏,有无数组对立概念和对应关系,他们彼此响应或不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10期2019-11-01

  • 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茅盾文学奖
    》(陈彦)和《应物兄》(李洱)。获奖排名是按照得票多少排列的,所以,梁晓声的《人世间》是本届茅奖最受评委青睐的作品。获奖为《人世间》增加了关注,但是否能明显增加销量,并不容乐观。在将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梁晓声并未对《人世间》抱有多大期望,首印数字只要求1万套,他对出版社编辑说:“十年里一万册总该能卖得掉吧!”要知道,第三届茅奖首名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仅平装正版就有上千万的销量,对比之下,严肃文学作品今昔之别令人唏嘘。茅奖四年一届,文坛内外等待四年,只有

    廉政瞭望 2019年18期2019-10-19

  • 塔楼小说 ——关于李洱《应物兄》的读解
    阎晶明《应物兄》是一部奇异之书。按说李洱早已在长篇小说上有《花腔》声名远播,他的策略应该是以有频率的长篇小说不断问世,作为自己保持着创作活力的证明。可是,据说他已有多年没有新作出版了,接续之作就是写了13年的这部《应物兄》。我一向不以为创作时间的长度与作品的质量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生活就是小说的话,每个人穷其一生都在完成一部属于自己的长篇小说。但《应物兄》是值得期待的,值得李洱为她付出13年时光,尽管这13年里,李洱也未必是废寝忘食只写这部长篇。他还四处游

    扬子江评论 2019年5期2019-10-10

  • 卷首语
    无疑,李洱的《应物兄》自打甫一问世就遭遇了许多好评与差评,这次最终还是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更是引来许多议论,本刊认为,这种现象对于文学批评而言是一个好事。我们在这一期里发表了阎晶明先生早就写就的评《应物兄》的文章,意在引发对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的深入讨论。自打中国新小说发轫以来,其乡土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就成为百年来小说的主旋律,当然,近几十年来,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逐渐式微,如何去书写这样的题材,书写的尺度是什么,都将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阎兄说:『《应物兄》正是

    扬子江评论 2019年5期2019-10-10

  • 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茅奖
    作者陈彦)和《应物兄》(作者李洱)。获奖排名是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排列的,所以,梁晓声的《人世间》是本届茅奖最受评委青睐的作品。获奖为《人世间》增加了关注,但是否能明显增加销量,不容乐观。在将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梁晓声并未对《人世间》的销量抱有多大期望,首印数目只要求1万套即可,他对出版社编辑说:“10年里1万册总该能卖得掉吧!”这句话很让人唏嘘。要知道,第三届茅奖首名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仅平装正版就有上千万的销量,对比之下,严肃文学作品今昔之别可谓天

    环球人物 2019年17期2019-09-20

  • 李洱:13年,我尽力了
    部小说命名为《应物兄》。一时间,文坛几乎无人不闻。  《应物兄》前后足足写了13年,从2005年春天就开始动笔。“我曾多次想过放弃,开始另一部小说的创作,但它却命定般地紧抓着我,使我难以逃脱。”李洱说,“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常常以为很快就要写完了,但它却仿佛有着自己的意志,不断地生长着,顽强地生长着。”  这部小说创作历时甚久,最主要的原因,李洱感到还是因为现实题材太难处理了。在这部卷帙浩繁的小说里,李洱以某大学儒学院的具体筹建人“应物兄”为主角

    华声文萃 2019年10期2019-09-10

  • 主持人语(二)
    的《花腔》和《应物兄》,教师人物不少,或者说像教书匠喜欢掉书袋的人物语言口吻很多。也可以说,李洱是很在乎一个人的文化身份的,人物身份的知识性在他就是一种象征,这个世界可以由此深入,反言之,小说的世界可由此展开,这决定了他的小说叙述形式。这其中是否有些他个人的传记原因,我不得而知,但作为一种李洱叙事的文化心理研究路径,我以为是可以探讨的。不过暂且打住,留待别人后续。也许中国作协机关并非李洱的久居之地,哪天他也会像格非毕飞宇一样去当大学老师的。作家想当大学老师

    文艺论坛 2019年3期2019-09-10

  • 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茅盾文学奖
    》(陈彦)和《应物兄》(李洱)。获奖排名是按照得票多少排列的,所以,梁晓声的《人世间》是本届茅奖最受评委青睐的作品。获奖为《人世间》增加了关注,但是否能明显增加销量,并不容乐观。在将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梁晓声并未对《人世间》抱有多大期望,首印数字只要求1万套,他对出版社编辑说:“十年里一万册总该能卖得掉吧!”要知道,第三届茅奖首名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仅平装正版就有上千万的销量,对比之下,严肃文学作品今昔之别令人唏嘘。茅奖四年一届,文坛内外等待四年,只有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9期2019-09-10

  • “无名”时代的《应物兄》讨论实录
    讨去年面世的《应物兄》,李洱的这部新作品之所以进入我们的課程设计范围,其一,是因为小说写作的物理时间,正好处于“无名”的文化状态中,无论作家刻意彰显或掩饰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都构成了棱镜中的一面;其二,便在于小说中活动的人物大多数都有知识分子的身份,他们的选择与姿态正好关联了作家书写“无名”的经验与立场。当然,作品远远不止这两个话题,这仅仅是纳入我们课程的前提,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说明。同学们课前已经完成了相关的阅读和思考,期待下面的讨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

    文艺论坛 2019年3期2019-09-10

  • 物兄,读圣贤书,做窗外事
    毛亚楠應物兄作者:李洱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2018年12月作家们的写作方式各种各样,有的人一泻千里,泼墨如水;也有的人精雕细刻,句酌字斟。李洱属于后者。为了表达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他需要深入了解这些观念,知道自己所写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再让这些观念形成对话关系,其斟酌的样子就像加缪写小说,“每句话都表达一种被审视过的生活,而非生活本身”。所以一部《应物兄》,李洱可以写13年。2018年末,《应物兄》甫一面世,文坛马上对这部作品做出反应,重量级评论

    方圆 2019年10期2019-06-26

  • 李洱《应物兄》:一切诚念终将相遇
    部近百万字的《应物兄》,并一举摘得“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榜首。“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串连起30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小说虚构了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的筹建,试图探讨并勾勒出这一过程中一群负重而行的人群的精神轨迹。从《花腔》到《应物兄》,李洱的书写是弥漫着丰盈书卷气的心灵史,有着百科全书式的密度与难度。知识补偿,是不是小说的“刚需”?百科全书式的密度与难度,带来更多的是阅读的快感还是负累?“《应物兄》恢复了小说的部分原始功能

    记者观察 2019年2期2019-04-21

  • 李洱黄金三十年
    此来解释他在《应物兄》的写作过程中所遵循的文学理念。他说:“可能其他作家太有才华,太聪明,但平庸如李洱者,小说写13年是应该的。我跟一些西方作家对话的时候,会问对方,他的那部小说写多久?坦率地说,一部小说写8年、10年都是最正常的。所以我想我这辈子只写三部长篇,写一部关于历史的《花腔》,写一部关于现实的《应物兄》。如果上天眷顾,我在10年之后可能会拿出我的第三部小说,关于未来的。未来从现实回溯到过去,过去穿过现实到达未来。”从《应物兄》的知识涵盖量可以看出

    时尚北京 2019年4期2019-04-18

  • 物兄,你是李洱吗?
    物兄:28日来信收到。你要我细谈谈前信所言“三个李洱”,着实让人羞惭。本来是戏言,私下调侃一下我们这位云雾缭绕的“文学兄长”而已,再要细描,难免走样。况且,以你十数年与他朝夕相处,了解之深入透彻,我又如何可能说出点滴新意?但戏言既出自我口,你又这样坚持,再不像也少不得描上一描。比不得你,我是先读到李洱的小说。也因此,先到眼前的,是小说家李洱。先读了《花腔》,很是兴奋,这样的严丝合缝又辗转腾挪。戏仿的各种文体,拿捏的各色语调,活脱脱一幕口技历史大戏,一个人

    扬子江评论 2019年1期2019-04-16

  • 《应物兄》引用古代小说典故考源
    3年”的新作《应物兄》自发表以来,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甚至被评论家称作“现象级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现代知识分子特别是研究儒学、古典文学学者为书写对象,在人物命名、叙述方式、人物对话中充斥着大量的“历史和知识”,强大的知识密度以及对个人知识储备的冲击是阅读《应物兄》最直接的体验之一。青年评论家方岩在《应物兄》研讨会上说“《应物兄》恢复了小说的一个非常朴素的功能,从阅读角度来说,就是知识补偿及其带来的智力训练”[1],这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展示,在很大程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2-21

  • 《应物兄》: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写作
    00)李洱在《应物兄》的后记中写道:“事实上,我每天都与书中人物生活在一起,如影随形。我有时候想,这部书大概永远完不成了……也有的时候,我会这样安慰自己,完不成也挺好:它只在我这儿成长,只属于我本人,这仿佛也是一件美妙的事。”[1]1042这部李洱以为永远也完不成的书,最终还是和大家见面了。在这个需要热度、人人都害怕被遗忘的时代,能够写一部书长达13年之久,实在是令人佩服。而经过13年的磨练写出来的作品,就如一颗被河水打磨光滑的鹅卵石:外表光滑细腻,而内部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02-20

  • 《应物兄》中的知识分子群像和精神轨迹
    00]李洱的《应物兄》历经十三年的创作,一刊登便引起了关注,关于《应物兄》,其折射的是学院派知识分子视角下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模式,除此之外,在由学院向数个领域延伸的社会背景下,商业社会和儒家传统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应物兄》还展现出了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走向问题,历来被视为象牙塔的大学内外连接着处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图景,浸润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儒家知识分子群体面对时代的裂变,一部分学院派知识分子逐渐完成了社会边缘化的过程,一部分知识分子走向官场和商场,知识

    名作欣赏 2019年35期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