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

  • 尿素-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中邻苯二腈合成酞菁铜的研究
    的关键因素之一。酞菁(Pc)配合物因具有结构较易修饰、暗毒性低、光物理和光化学特性较理想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类很有潜力的光敏剂。此外,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由于有优异的光、电和磁等特性,以及良好的化学及热稳定性,其应用已经从最初的染料和颜料扩展到催化、太阳能、印刷油墨和光电信息材料等各个领域[1-9],还显示出作为分子导体、分子电子元器件、分子磁体、光电转换、电致变色和液晶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巨大潜力。随着酞菁及金属酞菁衍生物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研发可持续且高效的金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22年3期2022-08-13

  • 石墨烯基酞菁催化剂的制备及脱硫催化活性研究*
    米管负载2-羟基酞菁铝的对氧化脱去乙硫醇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负载了2-羟基酞菁铝后,催化活性比没有负载碳纳米管的2-羟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高,主要是由于碳纳米管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有利于反应过程中电子的传递。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的结构相似,每个碳原子都采取sp2杂化,都剩余了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形成了片状的共轭体系[9],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很适合用于制作催化剂载体,而且每个碳原子上没有参与杂化的p 电子相互连接起来,有利于电子的传递

    化学工程师 2022年3期2022-04-19

  • 酞菁合成反应机理分析
    才,史庆乐1 铜酞菁的结构及性质铜酞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6.08[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耐酸、碱性能。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铜酞菁加热至550~580℃不分解而只升华。它不溶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可溶于浓硫酸并生成盐,加水时发生分解,又析出原来的酞菁。干粉密度在1.6 g/cm3的铜酞菁是一个含二价铜的四氮四苯并卟吩络合物[1],由四个异吲哚环借以四个氮相互连接,并与铜络合构成一个稳定的芳香体系。它的稳定性来源于卟吩系统的π电子共振[2],与其他卟吩衍生

    上海包装 2021年4期2022-01-07

  • 烷氧基取代酞菁化合物的合成、表征*
    18500)前言酞菁化合物可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光限制配合物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催化剂、分子磁体、光动力学癌症治疗药物、分子电子元器件等,因此对酞菁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酞菁是由四个异吲哚单元组成的平面大环共轭体系,式1显示了酞菁的分子结构。酞菁(Pc)大环周围的1,4,8,11,15,18,22,25位置被称为非周边位置(np-site)或α位;2,3,9,10,16,17,23,24位置被称为周边位置(p-site)或β位,取代基的位置、种

    化学与粘合 2021年2期2021-04-11

  • 酞菁锌衍生物掺杂人血白蛋白的分子模拟研究
    京 211800酞菁锌衍生物(Znic phthalocyanine derivatives,ZnPc)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高单线态氧生成率、高效细胞吞噬以及体外高效抗癌活性[1-3]。因此,ZnPc被作为光敏剂广泛应用于光动力学治疗(光疗,PDT),并在光疗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光疗时,ZnPc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通过血浆蛋白运输后被体内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吸收。因此,ZnPc进入体内后与血浆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对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有着极其重要的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8期2021-03-31

  • 四(4-羟基)苯基酞菁钴的合成及对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研究*
    ,7]。人们发现酞菁这类物质很适合催化。薛科创[8-11]等人研究了一些有取代基的酞菁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具有吸电子能力的硝基降低了催化活性,而具有供电子能力的氨基、羟基增大了酞菁的催化活性,而且供电子基团越多,其催化活性越好。本文欲合成共轭体系更大的酞菁配合物,研究其对噻吩的去除能力,并与前期合成的2-(4-羟基)苯基酞菁钴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进行比较。1 实验部分1.1 实验试剂及仪器4-(4-羟基)苯基邻苯二甲酸酐(AR 阿拉丁试剂公司)是合成四(4

    化学工程师 2021年2期2021-02-25

  • 2-(4-羟基)苯基酞菁钴的合成及对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研究*
    世纪初就发现了酞菁,发现它是一个具有 18 个 π 电子的 π,π 共轭及 p,π-共轭体系的配合物,这样非常庞大的共轭体系,应该是非常稳定的。人们根据推测不断探索,发现它的确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共轭体系有利于电子的传递,很适合用于催化。薛科创[8-11]等人合成了四羧基酞菁铝、四硝基酞菁铝、四氨基酞菁铝及双核六硝基酞菁铝、双核六氨基酞菁铝、双核六羧基酞菁铝,通过这些物质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取代基及共轭体系对酞菁的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具

    化学工程师 2020年12期2021-01-08

  • 金属酞菁类复合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几个阶段[4]。酞菁是由4个异吲哚基团构成的高度共轭的18π电子环状体系,并且分子结构的中心空穴可分别与多种金属配位,从而形成金属酞菁化合物。由于其高度共轭的环状体系,结构稳定,对光、热等敏感,早期主要应用于染料、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剂及部分添加剂用于医学上肿瘤治疗[5-6]。柴凤兰等[7]对酞菁类化合物在催化环保、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改善、医疗卫生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做了总结与展望,对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应用前景予以充分肯定。虽然金属与酞菁键合后具有耐酸碱度高、光电敏感

    河南化工 2021年12期2021-01-08

  • 一种新型可溶性酞菁材料的合成和性质
    化剂,分别为磺化酞菁钴和聚酞菁钴[2]。然而磺化酞菁钴的制备过程反应的发生温度高、操作制备条件严格、不容易对设备进行正确运行和控制,而且磺酸基团的取代数量也难以操控,得到的磺化酞菁钴纯度低。另外这两类氧化催化剂于碱性条件下溶解度低,分散性不好,造成催化活性低,在工业生产时排放的废水和含硫废气数量极大,导致严重的生态恶化。基于以上缺陷,通常都会采用混合法制备双核酞菁钴羧酸盐催化剂来解决问题。酞菁材料及其衍生物因拥有独特的化学分子构造,使得它有突出的催化性质,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11期2020-11-17

  • 金属酞菁-血清白蛋白杂化酶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
    530006)酞菁中心位置的空腔内有四个氮原子,容易和金属元素发生配位作用,形成具有特殊颜色的配合物,俗称金属酞菁[1]。酞菁分子中含有18π电子,因其特殊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由于金属酞菁在有机溶剂和水中的溶解性较小,研究者发现在酞菁环上引入取代基,如 —COOH、—SO3H等均能有效增强酞菁在水中的溶解度[3]。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易和药物分子以分子间力相结合,常作为载体来研究[4]。通过苯酐-尿素法合成了八羧基酞菁锰(Mn

    应用化工 2020年3期2020-05-08

  • 一种脱硫催化剂(四羟基酞菁铝复合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的努力,人们发现酞菁很适合用于脱硫的催化剂[3]。薛科创[4]等人研究了四氨基酞菁铝和四硝基酞菁铝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酞菁能够加速O2与乙硫醇反应速率,而且酞菁环上不同的取代基对催化活的影响不同。硝基作为吸电子基团,降低了酞菁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不利于电子的传递,催化活性有所降低,氨基作为供电子基团,增大了酞菁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有利于电子的传递,使催化活性提高。固体催化剂除了具有活性中心外,还需要很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活性,这样有利于底物

    化学工程师 2020年4期2020-04-30

  • 酞菁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的压力调控*
    12)1 引 言酞菁是由四个异吲哚单元组成的一个平面大分子,其分子式为C32H18N8.酞菁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酞菁分子有一个18个电子组成的共轭大环,具有芳香性; 二是酞菁分子中心有2.7 Å的孔洞,孔洞中可以填充各种金属元素.同时酞菁分子外侧六元环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各种取代基所取代,形成了众多的酞菁化合物.酞菁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且拥有平面的共轭电子结构,这些使得酞菁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光电材料[1]、催化[2]等领域得到了

    物理学报 2019年17期2019-09-21

  • 金属酞菁配合物催化的咪唑N-芳基化反应
    的热点之一.金属酞菁配合物(M-Pc)具有廉价易得、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良好等优点,常作为有机反应的重要催化剂[4].目前,金属酞菁化合物主要用于催化氧化反应,如Cu-Pc和Co-Pc催化氧化苯酚类物质[5-7]、Fe-Pc催化不饱和酮和水合肼的氧化-芳香化反应[8]等.另外,金属酞菁化合物还用于其他类型的催化反应,如Cu-Pc催化烯烃的环丙烷化反应[9]和催化醛、酮、腈一锅合成β-丙烯酰胺酮化合物[10],Fe-Pc和Mg-Pc催化CO2和环丙烷的环加成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7-18

  • 金属酞菁/TiO2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
    3-11]。金属酞菁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类卟啉类染料,拥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及热稳定性[12-15]。金属酞菁负载在TiO2表面后可有效扩展其光响应范围至可见光区[16-17]。金属酞菁敏化半导体TiO2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采用化学修饰、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18-20 ]。文中拟采用传统溶胶-凝胶和水热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酞菁配合物-TiO2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1 实验部分1.1 材料与仪器酞菁配合物,自制;钛酸丁酯、N,N-二甲基甲酰胺(DMF

    应用化工 2019年5期2019-05-31

  • 双核六硝基酞菁铝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酞菁[3]。酞菁具有18个π电子,是一个大环的共轭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4],很适合应用在光动力学治疗、非线性光学、催化、气体传感器等诸多领域[5]。基于对酞菁催化性能的认识,本文合成了双核六硝基酞菁铝,然后用双核六硝基酞菁铝作为去除乙硫醇的催化剂,测定了在双核六硝基酞菁铝催化作用下乙硫醇的去除率,同时也对双核六羧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进行测定,讨论结果出现的原因。1 双核六硝基酞菁铝的合成1.1 试剂和仪器4-硝基邻苯二甲酸酐

    安徽化工 2018年6期2019-01-11

  • 酞菁化合物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
    射率陡升[2]。酞菁与卟啉结构很相似,可看成是卟啉分子中四个吡咯环外围并四个苯环形成的,其光谱曲线基本形状与植物相似,苯环结构导致酞菁吸收峰较植物产生了100 nm左右的红移。酞菁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中心及周边位置可进行金属离子[3]、取代基团[4-5]置换或取代,分子结构变化导致前线分子轨道(HOMO-LUMO)能级改变[6],形成光谱性能可调的酞菁化合物[7-8]。在有机染(颜)料、太阳能电池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潜在应用价值[9-12]。酞菁合成

    中国光学 2018年5期2018-10-15

  • 2-硝基酞菁铝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后来将其命名为酞菁,由于其颜色鲜艳,一直作为染料使用。随着人们对酞菁的深入研究,发现酞菁含有18π电子大环共轭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4]。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得酞菁在光动力学治疗、非线性光学、催化、气体传感器等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5]。基于人们对酞菁的认识,本文合成了2-硝基酞菁铝,然后以2-硝基酞菁铝作为一种脱硫催化剂,测定了2-硝基酞菁铝对乙硫醇的去除率,同时也测定了2-羧基酞菁铝和四硝基酞菁铝去除乙硫醇的催化活性,最后讨论了结果出现

    安徽化工 2018年4期2018-09-03

  • 双核六羧基酞菁铝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所以有必要回收。酞菁是人们在二十世纪初发现的物质[3],它有各种鲜艳的颜色,因此经常被作为染料使用。随着人们对酞菁结构的研究,发现酞菁是一个具有18π电子大环共轭体系,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4],因此酞菁应用于光动力学治疗、非线性光学、催化、气体传感器等许多领域[5]。由于酞菁具有催化活性,本文首先合成了双核六羧基酞菁铝,然后以双核六羧基酞菁铝作为一种脱硫催化剂,测定了双核六羧基酞菁铝对乙硫醇的去除率,同时也对四羧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进行测

    安徽化工 2018年3期2018-07-04

  • 酞菁蓝颜料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应用[3-4]。酞菁蓝为常用的蓝色有机颜料,具有优良的着色强度、耐候性、耐溶剂等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塑料与纤维的着色[5]。下面利用酞菁蓝颜料作为成核剂对PET进行改性研究,探讨了不同含量的酞菁蓝对PET结晶晶型、结晶形态、结晶速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1 试验1.1 主要原料PET,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酞菁蓝,江苏双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1.2 主要仪器与设备双螺杆挤出机,MHS-20,昆山美弧螺杆机械公司;注塑机,HTF120X2,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8年2期2018-05-11

  • 联合化疗与光动力治疗于一体的水溶性铜ギ、镍ギ酞菁的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
    PDT光敏剂中,酞菁由于其理化性质稳定,在红光有强吸收,单线态产率高以及皮肤光敏作用短等特点,是继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卟啉类光敏剂之后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新生代光敏剂之一[9-11]。其中,部分酞菁类配合物已经应用到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中,并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另一方面,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顺铂被发现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作用以来,基于金属配合物的抗癌药物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众多研究结果已证实铜、镍、锗、钼、钯、镍等金属及其配合物同样具有良好的抗肿瘤、

    无机化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5-05

  • 四羧基酞菁铝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0302)四羧基酞菁铝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薛科创(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2)为了降低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合成了四羧基酞菁铝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其结构,然后以乙硫醇溶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四羧基酞菁铝去除乙硫醇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四羧基酞菁铝对乙硫醇的去除率达到了9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活性;四羧基酞菁铝;乙硫醇;去除率当今,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大步发展,各种燃油车辆呈现大幅度的

    当代化工 2017年11期2017-12-07

  • 石墨烯-酞菁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580)石墨烯-酞菁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牛素冉1,2,王永杰1,2,朱丽君2,周玉路1,项玉芝1,夏道宏2(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山东 青岛26658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266580)石墨烯和酞菁结合形成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材料既兼备了石墨烯与酞菁的优良特性,又有效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并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石墨烯-酞菁复合材

    化工进展 2017年11期2017-11-09

  • 负载型酞菁用于水和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研究进展
    0091)负载型酞菁用于水和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研究进展王傲1,2,孙康1,2,蒋剑春1,2(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1)负载化可以有效提高酞菁的光稳定性,降低其在溶液中的聚集,同时解决其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但酞菁负载的方法及载体种类众多,如何选择适合的负载方法和载体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酞菁类光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和光催化机制,综述了用于

    化工进展 2017年9期2017-09-06

  • 脱硫催化剂(四羧基酞菁铝键合MCM-41)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研究
    硫催化剂(四羧基酞菁铝键合MCM-41)的制备及催化活性研究薛科创(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302)为了降低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合成了四羧基酞菁铝,然后将其键合在MCM-41的表面,通过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最后以四羧基酞菁铝键合MCM-41作为脱硫催化剂,测定了它去除乙硫醇的催化活性。结果表面:脱硫催化剂(四羧基酞菁铝键合MCM-41)对乙硫醇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8%,而且反应速率快,持续时间长,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四羧基酞菁

    当代化工 2017年3期2017-04-06

  • 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50000)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毛雅君,冯亚莉,邵香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在太阳能电池方面,有机分子材料在光电转化效率、使用寿命等多方面都比传统的以硅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无机太阳能电池优异。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是目前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重要课题。对目前广受关注的卟啉酞菁类化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设计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卟啉;酞菁;卟啉酞菁联合体;光伏电池随着太阳能发电技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2期2017-03-03

  • 二维金属铬酞菁应力作用下的能带及磁性调制
    ,对二维金属Cr酞菁小应力作用(-4%-4%)下的电子结构调制及磁性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稳定构型附近的应力搜索发现,拉应力比压应力更适于调控能带,3%拉应力下带隙达到了0.27eV,小应力作用下对金属酞菁的磁性几乎没有影响。关键词:二维金属;酞菁;结构;磁性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1.2520 前言酞菁是一种传统染料,但因其优异多样的光电特性而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1,2]。酞菁是二维大环共轭电子体系,在酞菁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期2017-01-24

  • 酞菁金属配合物在催化还原方面的应用
    650500)酞菁金属配合物在催化还原方面的应用郭云超 何洁(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金属酞菁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催化剂,不仅因为与卟啉配合物的结构类似,也由于他们成本低廉、可以大量合成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本文综述了酞菁金属配合物在催化还原方面的应用。酞菁;催化;还原1 金属酞菁的简介金属酞著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可在室温或略高于室温下,对底物进行催化还原,实用性很高。酞菁配合物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的不同领域,包括半导体、电

    化工管理 2016年33期2016-12-22

  • 脱硫催化剂(2-羧基酞菁钯键合MCM-41)的合成及表征
    催化剂(2-羧基酞菁钯键合MCM-41)的合成及表征薛 科 创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2)摘要:为了降低空气中逐渐增多的硫化物,首先合成了2-羧基酞菁钯,然后将其键合在MCM-41的表面,运用红外光谱、粉末衍射、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最后测定了它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MCM-41表面键合2-羧基酞菁钯之后,对噻吩的去处率达到了98%。关键词:2-羧基酞菁钯;MCM-41;噻吩;去除率由于燃油车辆的增加,使

    当代化工 2016年1期2016-07-22

  • 桥连吸附基团对酞菁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桥连吸附基团对酞菁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廖超强,曹杰,杨玲,张学俊(中北大学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摘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光敏剂是影响电池光伏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酞菁类光敏剂在红光区具有优良的光吸收性能,光化学稳定性高。根据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扩大共轭结构和引入吸电子结构,可以有效的调节染料的能级。综述了吸附基团和桥连结构对染料光敏性能的影响,吸附基团通过共轭结构或直接连接在酞菁环上,会有效的增强电子的流动。关键词:酞菁

    天津化工 2016年1期2016-07-21

  • ABAB型酞菁衍生物取代基对结构和电子光谱的影响
    00)ABAB型酞菁衍生物取代基对结构和电子光谱的影响王加亮, 李晴, 阚玉和(淮阴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 淮安223300)摘要:采用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比较了ABAB型酞菁衍生物的几何结构,在此基础上用TDDFT方法计算了激发态,研究了ABAB型酞菁具有不同取代基对其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 结果表明,3,6-(3′,5′-双三氟甲基/三甲基)苯基的加入,前线轨道能级裂分导致Q带红移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分,Qx吸收带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6-30

  • 冠醚环化四硫富瓦烯酞菁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醚环化四硫富瓦烯酞菁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王茹, 那丽艳, 华瑞年(大连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摘要:将前体物5,6-二氰基-2-(4’,5’-二硫-(3’,6’,9’ -三氧十一烷基)-1,3-二硫-2-叶立德)-苯并-1,3-二硫(化合物1)直接环四聚化合成了4个冠醚环化的TTF结构单元以共轭的形式直接与酞菁相连的无金属酞菁化合物2,9,16,23-四[4’,5’-二硫-(3’,6’,9’ -三氧十一烷基)四硫富瓦烯]酞菁(化合物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2-29

  • 酞菁敏化剂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上)
    、金属卟啉和金属酞菁等。目前酞菁类敏化剂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为6.4%[3],由于高稳定性和较宽光谱吸收范围,其光电转换效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旦突破,其实用潜力非常巨大。1 酞菁的发现及其特点20世纪初期,Braun和Tchemiac两人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一种蓝色物质[4],但并未对其深入研究,也未将其命名。到了1923年,Diesbach等[5]在做邻二苄溴与氰化亚铜反应制备邻二苄腈时,同样得到一种蓝色物质,且其产率也很高,达到23%。1933年,Li

    太阳能 2015年10期2015-12-31

  • 可溶性近红外吸收剂氨基酞菁的合成及应用
    研究的热点之一。酞菁是一类具有18π电子的大共轭体系的功能性化合物,因此,在红光区具有较强吸收。通过适当的化学修饰方法可以使其最大吸收峰(Q 带)红移至近红外光区。方法主要有扩大酞菁环π电子共轭体系,降低体系π-π*轨道跃迁能量,从而使Q 带红移,如在酞菁外围苯环引入芳香基团或合成酞菁多聚体化合物或酞菁聚合物[8],或者苯环引入给电子基团,如—NR(R′)、—OR 等,增加酞菁环中心部分电子云密度,使Q 带红移。另外,某些金属离子,如Mn2+、TiO2+、

    化工学报 2015年4期2015-08-21

  • 酞菁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薛科创摘 要:酞菁一个18个π电子的大环共轭体系,它可以应用在染料、光动力学治疗、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方面。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酞菁,人们开发了邻苯二甲腈方法、苯酐—尿素方法、二亚氨基异吲哚啉方法、锂酞菁或者自由酞菁置换方法。关 键 词:酞菁;性能;合成方法中图分类号:TQ 0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5)10-2368-03Research Progress of Phthalocyanine Synthesis Met

    当代化工 2015年10期2015-07-10

  • 含有轴向配体的酞菁金属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266580)酞菁金属是由18个电子组成的二维大环π共轭体系[1-2],酞菁环同时具有电子对给予体和电子对接受体的特性。酞菁金属配合物有聚集形成二聚体甚至多聚体的倾向[3],这种聚集会增强共面酞菁环之间的范德华引力,酞菁环电子结构的扰动会造成基态和激发态的改变,对材料光学特性有显著影响,对作为催化剂的酞菁金属的活性及稳定性也有影响[4]。而在酞菁环中心金属上引入轴向配体后,可以降低 甚至消除酞菁分子聚集的发生,能极大地调变这类材料的功能,使其在诸多方面表

    石油化工 2015年8期2015-05-14

  • 金属酞菁功能化纳米纤维的制备:间隔臂效应
    10036)金属酞菁功能化纳米纤维的制备:间隔臂效应陈世良,黄亦军(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摘要:在金属酞菁与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载体之间引入一条四乙烯五胺间隔臂,制备得到间隔臂连接金属酞菁功能化纳米纤维.通过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纳米纤维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法研究金属酞菁的最优固定条件,结果表明:25 mmol/L高碘酸钠、30 ℃氧化温度、10%四乙烯五胺、2%戊二醛偶联剂时,纳米纤维表面金属酞菁固定量达到400 μmol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01

  • 轴向取代可溶性硅酞菁衍生物制备与性能测试
    轴向取代可溶性硅酞菁衍生物制备与性能测试朱赛江1,2,周宇扬1,2*,王筱梅1,2*,戚守善1,2(1.江苏省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9;2.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制备了一系列烷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改善了硅酞菁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轴向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相对于周边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更易于制备。对这3个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表征(核磁氢谱、红外光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证实了这3个化合物是目标产物,并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2-06

  • 酞菁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710302)酞菁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薛 科 创(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2)酞菁一个18个π电子的大环共轭体系,它可以应用在染料、光动力学治疗、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方面。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酞菁,人们开发了邻苯二甲腈方法、苯酐—尿素方法、二亚氨基异吲哚啉方法、锂酞菁或者自由酞菁置换方法。酞菁;性能;合成方法酞菁一个18个π电子的大环共轭体系,由于酞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难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2],加之酞菁呈现出

    当代化工 2015年10期2015-01-16

  • 有机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及其非线性光限幅特性
    iew]有机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及其非线性光限幅特性陈 军1,2王双青2,*杨国强2,* (1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国家分子科学中心,北京100190)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武器的性能也越来越优越,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各国开始加大力度对激光防护材料进行研究.酞菁化合物具有限幅窗口宽、限幅效果明显、响应迅速等特点,是一类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光限幅材料.当前,制备出限幅性能好、稳定

    物理化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1-04

  • 一种新型亚酞菁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动物活体成像研究
    09)一种新型亚酞菁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动物活体成像研究张泱泱,申剑冰,姚 成(南京工业大学 理学院,南京210009)以4-氨基邻苯二腈、无水ZnCl2、叶酸等为原料,经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三取代氨基亚酞菁锌(NH2-Sub-Pc-Zn),进一步通过酰胺反应合成了叶酸修饰的三取代氨基亚酞菁锌(FA-Pc)。采用MTT方法评价了NH2-Sub-Pc-Zn、FA-Pc以及四取代氨基酞菁锌(NH2-Pc-Zn)对Hela细胞的毒性,毒性试验表明,加入2 mg/m

    生物加工过程 2014年2期2014-02-08

  • 四羧基单核金属酞菁配合物的表征
    的研究课题。金属酞菁及其衍生物敏化剂具有光稳定性好、在红光及近红外区吸收强、无毒的特性,是最有希望的钌染料替代材料[5-7]。近年来,酞菁衍生物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针对其分子设计与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开展较多[8-11]。人们通过分子设计和合成技术扩大了酞菁衍生物的吸光范围,从而提高了其光电转化效率。例如,梁茂等[12]合成的三聚茚基三芳胺染料最大吸收峰出现在538nm,宁波等[13]合成的纳米铜酞菁最大吸收峰出现在604 nm。然而,综合考虑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11-05

  • 酞菁铁在聚氨酯弹性纤维中的应用研究
    广阔的市场前景。酞菁类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结构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5],其抗菌除臭性能恰好能满足氨纶对卫生方面的需求。本文通过八羧基酞菁铁[6]对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改性研究,为除甲醛氨纶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方法,对除甲醛氨纶的产业化提供了实验基础。1 实验部分1.1 试剂聚四氢呋喃(PTMG),工业级;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MDI),工业级;乙二胺(EDA),工业级;二乙胺(DEA),工业级;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工业级;

    当代化工 2013年11期2013-11-05

  • 酞菁功能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310036)酞菁功能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陈世良,胡文昱,吴金彪,林玉光,杨峰富(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乙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经水解、氧化处理后将四氨基钴酞菁共价固定于纳米纤维表面,制备得到酞菁功能化纤维素纳米纤维.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纳米纤维进行表征. 利用单因素法研究酞菁的最佳固定量,结果表明:氧化温度30 ℃,高碘酸钠浓度25 mmol/L,氧化时间7 h,四氨基钴酞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10-28

  • 2(3)-(N,N-二乙酸氨基)-9(10),16(17),23(24)-(N,N-二乙基氨基)酞菁锌的合成、表征和光谱性质
    N-二乙基氨基)酞菁锌的合成、表征和光谱性质毛利军(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以4-硝基邻苯二甲腈、亚氨基二乙酸、二乙胺等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2(3)-(N,N-二乙酸氨基)-9(10),16(17),23(24)-(N,N-二乙基氨基)酞菁锌,通过IR、核磁、元素分析、UV-Vis和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合成产物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好的溶解性,在DMF中不发生集聚现象,紫外可见光谱发生明显红移。集聚 合成 表征引言

    当代化工研究 2013年3期2013-09-11

  • 四 -β- 二苯甲氧基锌酞菁的J- 聚集行为研究
    - 二苯甲氧基锌酞菁的J- 聚集行为研究宾月景1,陈 婧2,张复实3(1.北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广西 北海 536000;2.北海市环保局,广西 北海 536000;3.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 100084)α位含氧取代基(如烷氧基、芳氧基)锌酞菁在非配位溶剂(如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中,酞菁中心的锌离子与酞菁大环周边的氧能够形成分子间Zn-O配位,产生酞菁J-聚集体。而对β位取代锌酞菁通过Zn-O配位形成J-聚集体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将具有空间定位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2年7期2012-12-18

  • 酞菁钇固相法合成与表征
    春130012)酞菁类配合物是一类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很高的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热、色泽鲜艳等性能,可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用于光导、光电、有机导体和非线性光学研究等领域。其中稀土金属酞菁配合物因具有优良的电致变色性、气敏半导体性、催化性能和结构上与天然卟啉相似的性能而广泛用于光电导体材料、电致变色材料、气敏半导体材料和催化剂材料等领域[1-8]。目前,大多数合成稀土酞菁配合物的反应主要集中在液相反应中,此反应过程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制备过程复

    化学工程师 2012年2期2012-02-07

  • 纳米铜酞菁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0021)纳米铜酞菁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宁 波1,2,姜朋丽3,郭增彩2,于国晶2,王井峰2,邵长路2(1.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吉林长春 130021;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3.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采用无模板简便易行的溶剂热方法合成了纳米铜酞菁(CuPc)及其衍生物硝基铜酞菁(TNCuPc)和苯氧基铜酞菁(Ph Cu Pc),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XRD、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12-27

  • 纳米金属酞菁 MPc(M=Fe,Co,Ni,Cu和Zn)的合成与表征
    024)纳米金属酞菁 MPc(M=Fe,Co,Ni,Cu和Zn)的合成与表征宁 波1,2,郭增彩2,柯福波2,王井峰2,邵长路2(1.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吉林 长春 130021;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采用溶剂热方法以邻苯二甲腈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在反应釜中合成了各种形貌的Fe,Co,Ni,Cu和Zn纳米金属酞菁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电子扫描电镜、XRD、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产品纯度高,产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12-26

  • 酞菁氯化铟的溶剂法合成与电泳性能
    300384)酞菁氯化铟的合成方法已有报道,多用以邻苯二甲腈或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与无水或水合三氯化铟反应来制备.Santerre 等[1]采用邻苯二甲腈和三氯化铟为原料在喹啉中反应,以52%的收率得到产物,不仅收率低,而且原料毒性大,有安全隐患.以邻苯二甲酸酐、尿素与水合三氯化铟固相反应[2],此方法原料易得,收率较高,但是反应混合物组成非常复杂,用酸、碱处理的方法提纯会产生大量废水,而且得不到高纯度的产物,尤其不能达到作为光、电功能材料的要求.此外还可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1年6期2011-12-06

  • 新型可溶性酞菁的合成和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
    12)新型可溶性酞菁的合成和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白青龙1,2张春花2程传辉1,*李万程3申人升1杜国同1,3,*(1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4;2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3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012)以3(4)-硝基邻苯二腈和对甲氧基苯酚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α(β)-四(4-甲氧基苯氧基)酞菁锌,通过谱学方法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比较研究其溶液和旋涂

    物理化学学报 2011年5期2011-11-30

  • 四取代羧基酞菁锌与白蛋白共价结合物的制备与光谱性质
    08)四取代羧基酞菁锌与白蛋白共价结合物的制备与光谱性质肖荣平 柯美荣 黄剑东*张汉辉*(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州 350108)通过成酰胺键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含羧基酞菁和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共价结合物,所涉及到的酞菁分别是α-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1)和α-四[4-(2-羧基乙基)苯氧基]酞菁锌(3),以及它们相应的β位四取代酞菁锌(化合物2和4).比较了游离酞菁以及它们的白蛋白结合物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

    物理化学学报 2010年8期2010-12-05

  • 浅谈酞菁类涂料色浆
    文|黄 钧浅谈酞菁类涂料色浆文|黄 钧目前应用在蓝色涂料色浆上的颜料主要有酞菁蓝15∶0和酞菁蓝15∶3,酞菁蓝15∶0 为亚稳态的α晶型铜酞菁,呈红光蓝色相,色泽鲜艳,着色力也较高,市面上大多数普通蓝色浆均以酞菁蓝15∶0为原料,具有相当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酞菁蓝有α、β、γ、δ、ε等多种晶型,其中以α和β晶型最常见,酞菁蓝15∶3属于β晶型,与酞菁蓝15∶0相比,酞菁蓝15∶3明显带绿光,而且色泽十分鲜艳,尽管酞菁蓝15∶1也带绿光,但鲜艳度无法与

    网印工业 2010年9期2010-08-29

  • 取代酞菁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研究进展*
    4)今日化学取代酞菁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研究进展*吴丽荣 黄丽英**许慧(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福建福州350004)酞菁类化合物作为新一代光敏剂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癌症,因表现出良好的光动力活性、靶组织选择性和低毒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对近几年取代酞菁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报道,每年诊断出的癌症新患者达1200万,死亡人数700万;癌症将取代心脑血管病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一直在投

    大学化学 2010年4期2010-07-02

  • 多官能度铁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130022)酞菁(phthalocyanine)是一种四氮杂四苯并卟啉结构化合物,具有高度共轭的十八电子体系[1,2]。其骨架结构特征可通过选择中心离子、轴向配体和在酞菁环上引入功能性取代基等方法进行分子筛选与组装,能得到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电、催化等功能的材料,在光氧化催化[3-7]、信息存储[8,9]、光动力学治疗[10-14]、太阳能电池[15-17]、非线性光学材料[18-20]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光氧化催化剂领域,金属酞菁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期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