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

  • 董源《溪岸图》探析
    水画的稀世名品。董源是五代南唐人,水墨类似王维,他的绘画风格和李思训一样,作品多是江南的真实风景,笔法深邃而朴实,风格朴拙,承前启后,对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溪岸图》就是董源现存的一幅名作。本文通过对《溪岸图》的继承与美学特点的论述,从绘画中所体现的笔墨、画法、风格等方面提供一些启发。一、《溪岸图》的背景分析《溪岸图》是董源早年创作的一幅作品。这幅画虽然不像李思训那般用青绿色来描绘,但注重切面、求形、用墨,这是唐画中“青绿”的一个显著特征

    艺术家 2023年3期2023-09-12

  • 护“芯”使者厚积薄发 ——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董源
    王 芳 祝传海董源在之江同心·海归浙里留学人员爱国奋斗报告会上作报告“当电脑因长时间工作而发烫时,用风扇或冰袋降温是办公室一族首先想到的‘绝招’。这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操作便是传热科学的一个典型应用。”通俗易懂的举例让听众立刻对“传热”这一专业词有了直观理解。这样“接地气”的表述,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董源为做好科普工作而特意采用的方式。传热现象随处可见,几乎人人都可以说上两句,但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尖端应用尚待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董源就是这样一位年

    科学中国人 2023年7期2023-07-31

  • 从《潇湘图》看董源的山水艺术及影响
    水画也由此发展。董源是我国五代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传世作品存留不多,其中《潇湘图》就是他的名作之一。文章通过对《潇湘图》的构图、皴法、笔墨、造型的分析来学习董源山水画的技法,从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入手,分析董源山水画技法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山水画作出的重要贡献。董源的绘画在各方面都有涉及,能画山水、人物、花鸟,但是他最擅长的当数山水画,他独创了山水画中影响极大的披麻皴、点子皴等皴法,其作品以平淡天真、不装巧趣而著名。董源开创了南方山水画的新画风,他

    艺术科技 2023年7期2023-06-25

  • 画里江南:兴亡多感慨,笔底落墨花来
    深、绮丽的韵味。董源《潇湘图》局部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直到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终于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笔墨的皴法已趋向成熟完备,画家可以用笔墨精微地表现出自然万象。在其中,“江南画派”公认的鼻祖董源与李成、范宽,合称“北宋三大家”。董源字叔达,钟陵人,五代南唐中主、后主时曾任“北苑副使”,故画史中称他为“董北苑”。其山水成就最高,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

    新民周刊 2023年13期2023-04-13

  • “论画当以目见者为准”:董其昌建构南宗谱系的原则
    (王维)始,其后董源……为嫡子”③,又说李龙眠、米芾父子等从董源而来,元四家都是董源正传,文徵明、沈周又“远接衣钵”④。可见,董其昌将王维和董源树立为南宗一派的关键画家。为了在视觉上确立王维和董源作为南宗典范的意义,董其昌四处搜集他们的画作。然而明代几乎没有王维的真迹存世,董其昌也未从传世与王维有关的作品中发现堪当南宗典范的理想图式,于是他将视野转向了董源。在观摩、收藏数量可观的董源作品,并鉴藏赵孟頫、黄公望宗法董源的名作后,董其昌验证了董源平淡天真的画风

    大众文艺 2022年21期2022-12-05

  • 被历史建构的南宗画祖 ——董源山水画研究
    潇(山东美术馆)董源大约出生于公元十世纪初,卒于公元962年前后,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南唐中主唐元宗时做过北苑副使,故后世称其为“董北苑”。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记载,董源不只画山水,而且还画牛、虎等,并且描绘得十分生动,具足精神,只可惜今天我们已无缘见到他的花鸟、走兽作品。此外,还评价董源的山水画:水墨作品与王维的气息类似,着色山水和李思训的很像。也就是说董源对水墨和青绿山水都有涉猎。《宣和画谱》中记载,董源当时以青绿山水而著称。其实他的

    河北画报 2022年20期2022-07-22

  • 潇湘水云:董其昌跋董源《潇湘图》
    者,何颠倒见也。董源画世如星凤,此卷尤奇古荒率。僧巨然于此还丹,梅道人尝其一脔者,余何幸得卧游其间耶。”从跋语我们得知,董其昌在长安得到此卷时,上有文彭的题跋但残缺不全,无法认定画作名称。于是董其昌援引古画多诗意的论据,以“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名句诗境与画面相合,定画作名为《潇湘图》。潇湘,无疑是富含众多人文内涵的地理称谓。大舜南巡苍梧之野,终于九嶷山。妻子娥皇、女英悲痛万分,在奔赴追悼的路上泪飞溅竹,令潇湘遍布湘妃竹。二人被后世称为湘水女神,成为历代

    老年教育 2021年7期2021-07-28

  • 平淡天真:董其昌跋董源《龙宿郊民图》
    南的烟雨迷蒙中,董源的山水画面貌得到广泛的认同与尊崇。也许是出于同宗共祖的原因,董源的“北苑春山”一再出现于董其昌的款识之中。董源曾官北苑使,世称“董北苑”。而董源的传世作品上亦多见董其昌的题跋。董源《龙宿郊民图》,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壮阔景象。图中草木葱茏,烟水逍遥,重山叠岭,青绿交辉。近景刻画入微,树石中人物列队,旌旗高举。中景处道路掩映,房舍藏露,山势峻拔,烟水辽阔。古代绘画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误读。一方面是由于绘画作品脱离当时的艺术表现语境,让

    老年教育 2021年6期2021-07-12

  •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
    □ 黄秋园董源画树法名家画树法中国历代名画家画树的方法各有不同。这里所例举的黄秋园名家画树法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名家画树的不同方法,二是名家画松树的不同方法。名家画树法,既有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树法,也有北宋李成、范宽、郭熙的画树法,还有南宋李唐、夏圭的画树法。董源、巨然画树法董源为五代著名山水画家,画史将其与巨然并称为“董巨”。两人创立了长短披麻皴法,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董源画树,别具风韵。《芥子园画传》称:“北苑山头多作小树,然不先作树枝,但大抵以笔点

    老年教育 2021年5期2021-05-25

  • 董源《潇湘图》分析其艺术风格
    主导地位。五代的董源是江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以独创的“披麻皴”来表现江南的秀美景色。董源的《潇湘图》在云水、山石、树木、构图、皴法的表现上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从《潇湘图》里可以看出他善于用富有水分的笔墨写出烟云湿润的江南山水,对之后的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山水画;皴法;艺术风格;董源一、《潇湘图》总体分析(一)《潇湘图》的画面内容分析《潇湘图》的景色是来自于南方的山水景象,构图是三远中的平远,以平远的山水取势来构图,可以描绘出南方山水的秀美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9期2020-12-23

  • 传世名画
    图》 五代南唐·董源 绢本设色 156cm×16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董源(?—约962),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其山水画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其作品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因皴法状如麻皮而被后人称为“披麻皴”。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等。《龙宿郊民图》,描绘了居住于江边山麓的民众庆贺节日的情景。此图以山为主,右侧的两座大山占据了画面的大半,

    老年教育 2020年12期2020-12-11

  • 董源的山水画看地貌因素对画家艺术风格的重要影响
    ◎王晓飞一、董源山水画中的地域因素据考察董源为洪州钟陵人,钟陵是属于典型的江南一带丘陵地貌,气候湿润多雨,由于江河的冲积,该地貌多数海拔低矮,但并非是绝对平坦,河谷两岸多留有残存的低山和丘陵,经过风化和雨水侵蚀,呈低缓混圆状,在地面相对低洼的地方则是由于地形淤塞形成大小不等的水域,该地域内林木茂密,以长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董源长期生活在此,对以土质为主而且植被繁密的丘陵地带有着深刻的审美感悟,他的山水作品中多用舒张而松动的线条,很贴切地表现出了被茂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9期2020-12-07

  • 书北苑之狸骨,写南派之龙头 ——论荆浩与南方山水画派的师承关系
    以及此派的开创者董源三者的艺术风格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继承与发展的线性逻辑关系。荆浩是这一风格演进过程的源头,董源是这一过程的纽带与画风的直接继承者,而南方山水画派则是这一过程的终点,是荆浩风格的间接继承者。一、荆浩、董源与南方山水画派间的线性联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中指出:“精通者所宜详辩南北之妙迹,古今之名踪,然后可以议乎画。”[1]张氏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提出“南北之别”概念的绘画史论家。这一观点不同于明代董其昌、莫是龙等人的文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11-09

  • 振衣千仞冈 ——文徵明《五冈图》的制作
    图。二、五冈图与董源风格《五冈图》在幽居图式的基本架构上调整了屋后背屏山体的画法,出之以平列的五冈来颂美那位以才学知名之致仕友人的隐居。在这五个山冈之中,右边算来第二冈最为特别,不仅高度最高,而且冈顶作了往中轴线倾垂的造型,立刻吸引住观者的目光。这个造型独特的山体实与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的名作《溪岸图》(图5,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藏)中的主峰极为近似,二者间显然存在着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承袭关系。自此点来说,《五冈图》可说是

    中国书画 2020年6期2020-09-17

  • 董源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摘要:董源在五代、南唐是出类拔萃的山水画家,所画的作品极得山水的的神气,并开创了江南画派。本文试图通过概述董源及其水墨山水画题材,以《夏景山口待渡图》为代表,试从构图、水色、笔法角度分析董源水墨山水画的的艺术特征,并总结董源水墨山水画的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关键词:董源;水墨山水画;艺术特色一、董源及其山水画题材(一)题材的词语描述题材是人们直接描绘现实生活的景色和故事,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形成了不同的题材类型,如:神话故事题材、现实生活题材、山水、花鸟题材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6期2020-09-10

  • 巨然:南派山水画的代表
    了南方山水画大家董源的弟子。北宋开宝八年,南唐降亡,不少南唐翰林图画院的画家随李后主迁移至京城汴梁。巨然也是在这种亡国的状况下来到北方,居于开封开宝寺为僧,自此潜心作画。巨然才情过人,不几时便声名渐起。不少官员文人索其作画,后来在学士院(宋朝最高文化机构)北墙壁上绘制壁画,文人又多赋诗称颂,以致画名随之鹊起,一时间传为美谈,名声日隆。巨然师出董源,为南唐遗民,受业于南方却身居于北国。许是为谋求生存和北方文人的认可,也效法李成等北派画家,作寒林山水。虽在笔墨

    美文 2020年17期2020-09-10

  • 从“概念”到“图像”:沈括的“董源”发现与董其昌的“董源”鉴藏
    0060)一、“董源”形象的演变董源在五代和北宋早期的画史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北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1057 年成书)与《五代名画补遗》(1059 年成书)均不载董源。关于董源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1074 年后成书):“董源,字叔达,钟陵人,事南唐为后苑副使。善画山水,水墨类王维,著色如李思训。”[1]75-76根据《图画见闻志》所载,董源在五代南唐出任官职,其“善画山水”、且山水画有“水墨类王维”和“著色如李思训”两种风格。成书于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年2期2020-06-25

  • 《〈溪岸图〉与山水画史》综述简析
    关键词:山水画;董源;《溪岸图》真伪;艺术背景《〈溪岸图〉与山水画史》是美籍华裔美术史论家方闻在中国山水画史研究方面的一篇重要论文。方闻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1998年学界发生的一场关于五代董源《溪岸图》真伪的争论,美国的高居翰与日本的古原宏伸两位中国艺术史学者提出《溪岸图》为现代伪作,方闻便写了《〈溪岸图〉与山水画史》,试图通过重建作品的历史,确定《溪岸图》的时代与真实性。方闻先生致力以“风格分析”的方法来解决中国古代书画的断代问题,所以该文是通过回顾中

    书画世界 2020年4期2020-06-08

  •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夏日的美景野趣。董源(934—962),又名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人,五代南唐大画家。曾在南唐做过北苑副使,亦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初以荆浩为师,后注重江南实景入画,渐自成家。与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相映衬,成为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之祖。他所开创的山水画新风格在当时就得到巨然和尚的推崇和追随,后世将董、巨并称于世。入宋后米芾米友仁父子,元明时赵孟頫、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均深受其影响,一应追随,势成画坛一大流派。董源的成就和创造性来自于他的水墨山水画。他善

    美文 2020年9期2020-05-13

  • 董源山水画的诗情美
    李娇娇〔摘 要〕董源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山水画技法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且能以自我为品格,自成画局。他的山水画作集南方山水之大成,对后世影响深远,所具有的诗情美和他的笔墨韵律使得他的作品备受推崇,了解他山水画中的诗意之境和笔墨的统筹技艺是掌握他的绘画语言的必要因素,这也将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关键词〕董源;诗情美;笔墨董源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位以自我为品,自成画局且不拘一格的画家。他是五代时期南唐巨匠,也是南派山水画的旗帜。他的水墨山

    艺海 2020年3期2020-04-16

  • 大云院壁画“南派山水”图景的成因探析
    堪称是一幅独立的董源“南派”山水画(图一)。此处的山水图景,从构图布局上看,“一水两岸”式的配置与传为董源的《夏山图卷》相类似;在空间处理方面,画面基本采用“平远”的视角,来表现如江南丘陵地带般的低矮平缓的层层沙碛冈峦、矮树灌丛,正如沈宗骞品评董源时说,“皆不过平平之景,而其清和宕逸之趣,缥缈灵变之机”[2];在具体表现技法上,山体轮廓均用墨线勾勒,近山墨色重,远山墨色略淡,明暗变化与山石结构用长短线的皴法,山头远树作“个”字点苔,与董源山水的矾头画法已很

    文物季刊 2020年2期2020-04-01

  • 董源《龙宿郊民图》的生成与合法性身份的建构
    。图1 [五代]董源 龙宿郊民图(局部) 156cm×160cm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作为研究主体如何才能跳脱“修昔底德陷阱”的控制?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跳脱“修昔底德陷阱”的过程即是一种研究路径的展开,通过层层上推,追本溯源,一直到达作品产生的“原境”〔2〕,至此才能豁然释疑。然而,如此的研究思路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真实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文本的匮乏、历史话语的遮蔽等诸种原因使得“回到原境”这一方法可能仅仅存在于理论的

    中国书画 2019年7期2019-10-24

  • 谢稚柳《雨余富春山色》扇
    ,用董巨法,力追董源之平淡天真,清新可人,雅淡精细,大有宋人风致。谢公早年对工具的挑选很重视,无论笔、墨、纸绢都力求完美,从此图之用笔与折扇之质地也可略见一斑,其墨色至今还显润泽而有光彩。说起折扇,乃源于日本、朝鲜,据《宋史》记载,自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由日本传入中国。(一说云:南北朝时先由中国传入日本,然其样式可能与后来的日本折扇有区别)。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出使高丽国的使臣带回的礼物中亦有折扇一项;至南宋临安府,也出现了不少作坊来生产折扇。

    老年世界 2019年5期2019-08-06

  • 董香光二跋董源潇湘神卷图
    姚悦董源(934—约962),五代南唐杰出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南唐旧主李璟时,曾任过北苑副使,人亦称“董北苑”,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初师荆浩,笔力沉雄,画境平远幽深,淡墨皴似“麻皮”,故后人亦称“披麻皴”。被世人尊为“南派”山水开山鼻祖。画稀名重,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董源《潇湘图卷》,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尺寸50×141.4厘米。(见图1)“潇湘”亦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融合即汇入洞庭湖。北苑公于画中之景,多观察而实

    东方收藏 2019年3期2019-06-11

  • 一幅古画惊现“双胞胎”,抄袭或是学习?
    院藏图6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上)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代 王夏景山口待渡图(下) 天津博物馆藏二、古人创作“双胞胎”书画其目的追根溯源,古代书画出现“双胞胎”,是因为古代没有照相技术,因此,“双胞胎书画”是传播、保存书画的手段之一。有了这些“双胞胎”甚至“多胞胎”,就便于“成教化,助人伦”和递藏,当然也随之出现鉴别孰是原本、孰是临摹本、更有甚者是故意伪造的伪本的相关问题。笔者通过对此类作品的笔墨、跋文、递藏、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其创作目

    收藏家 2018年11期2018-11-29

  • 灵山多秀色 空水共氤氲 ——董源《潇湘图》赏析
    留存千年很难,但董源(?—962)的《潇湘图》做到了。据记载,明朝末年此画被收藏家袁枢拥有,它躲过了李自成的兵火和水灾双重劫难,清末被溥仪带到长春流落民间,1952年被张大千觅得捐卖给政府,1959年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定为一级甲等文物。整幅画面,湖光山色之中山丘连绵,草木葱茏,农舍掩映其中;如镜的水面上,舟船、渔人、游客忙碌往返;沙洲苇渚之间,群鸭嬉戏,行人不断,好一幅“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水墨画卷。水面宽阔,河网密布,山势平缓,树木浓郁,这是江南特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9期2018-10-25

  • 商途异梦(四幕话剧)
    管尔东人 物董源和 宁波富商,60岁董致先 董源和之子,大来航运公司老板, 31岁沈梦绮 董源和之妻, 59岁秦 鸿 租界巡捕,后任某抗日部队军官, 50岁裘 宁 董源和之婿,福盈面粉厂老板,30岁董致洁 董源和之女,裘宁之妻, 25岁傅筱庵 伪政府官员,49岁梁 伯 董家管家姚 妈 董家娘姨裘 勇 董源和外孙,裘宁之子,3岁流氓、巡捕、佣人、管家等第一幕[1938年初某日傍晚,上海租界董家正厅,中堂悬“寿” 字,下面正桌二椅。两边分列椅子、茶几,茶几上有

    剧作家 2018年2期2018-09-10

  • “江南传统”的形成与董源地位的奠立①
    木奇古,坡岸皴如董源。乃知人称江南画,盖自顾恺之以来皆一样,隋唐及南唐,至巨然不移。”然此处似在说明江南画自顾恺之始,实则以“皴如董源”的语气表明,董源的画自有出处与传统,或在证明董源画的确为江南画的典型之法,自顾恺之到巨然皆一脉相承,实际是在坐实董源的正统地位,因此不能算是以顾恺之为江南画派远祖。另外作者认为出现在晋宋的“江南山水画”不完全等同于南唐的“江南画”,更不同于“江南传统”,因为晋宋时人的“江南”概念与唐人、宋人各不相同。[1]5-7,“江南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8年2期2018-06-04

  • 董源水墨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宏 荆福全摘要:董源是五代南唐时期著名山水画家,所画作品极得山水神气,并开创了江南画派。文章以《夏景山口待渡图》为例从构图、水色、笔法等角度分析董源水墨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并总结董源水墨山水画的艺术对后世中国画的影响与启示。关键词:董源;水墨山水画;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059-01一、董源及其水墨山水画题材1.题材的词语描述。题材是人们直接描绘现实生活的景色和故事,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形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期2018-05-04

  • “董北苑”溯源
    摘 要:董源在画史上一般被称作“董北苑”,但是“北苑”的原意并非代指董源。细看文献对董源的记载,会发现对其官职的记载多为“后苑副使”“北苑副使”,唯独沈括对其记载为“北苑使”,董源与北苑的关系是否来源于此?学界对于董源与北苑之间的关系一直各有说辞,无一定论,却都指向了董源的官职。文章试在梳理董源与北苑相关记载的基础上,探讨董源与北苑之间的关系,及董源画史形象之变迁。关键词:董源;董北苑;北苑北苑最早与董源有关的记载是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北苑使董源善画”①

    大观 2018年1期2018-02-21

  • 南宗画祖 百代典范 ——董源山水笔墨形象衍生之途
    荆浩、关仝,南有董源、巨然,皆为山水宗师,共同建构了全新的山水笔墨境界。董源(?—962),字叔达,钟陵人,活动于五代南唐时期,曾任北苑副使,南唐画院画师,史称董北苑。董源在绘画史中被尊为“南唐之祖”,与王维“文人画祖”相传承,形成平淡天真、深远幽暝、浑厚华滋的品格与意象,这也是合乎儒家温柔敦厚的君子风范艺文形象,影响至深。北苑山水意象的确立经历了数百年道德文艺理念的营造而逐渐形成。在北宋时期的《图画见闻志》与《宣和画谱》中仅列其为优秀的传承者。“善画山水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7期2018-01-25

  • 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田茂永摘要:董源是五代南唐画家,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多写江南真山实景,笔力沉雄,呈现平淡天真的画风,承前启后,在画史上为推进水墨画的进程功不可没,其中《溪岸图》是董源存世作品之一。本文试作探讨《溪岸图》的传承关系和审美特征,从画面中反映出的用笔、画法及风格入手,可以启发我们对现代水墨画的创作灵感。关键词:《溪岸图》 董源 笔墨 传承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035-02一、董源与《溪岸图》宋

    艺术评鉴 2018年22期2018-01-19

  • 境界篇
    得人憔悴。【乙】董源①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②祖述③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④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④粲:鲜明。【中考链接】例1:(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8年36期2018-01-02

  • 董、巨山水对查士标绘画的筑基作用
    源流问题,他认为董源、巨然是山水画创作的源头,而“元四家”则是这座源头下产生的支脉。在绘画史上,董源和巨然虽然并称“董巨”,但巨然的画风终究是从董源画风中脱胎而出,从根本上看,董源具有一种“筑基”始祖的作用。如董其昌在谈论倪瓒、王蒙与黄公望的绘画时曾说“皆以北苑起祖”“所谓渐忘渐熟者,若不从北苑筑基,不容易到耳”2.董其昌《画旨》,见于安澜《画论丛书》(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上述查士标款识中的言论,是对董其昌见解的进一步发挥和确认,并指出了董

    艺品 2017年3期2017-06-21

  • 周文矩、顾闳中、董源、赵幹等。画院外的徐熙,是足以与黄筌双峰对峙的花鸟画家。在中国美术史的殿堂,这些画家熠熠生辉、光芒万丈。其中,画家董源被尊为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董源,或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人(今江西进贤县),自称“江南人”。他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时期,事南唐中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董入宋。他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山水初师荆浩、李思训、王维,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自然率真、布景淡远、秀润温婉;存世作品有《龙宿郊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12期2017-04-22

  • 溥心畬山水与笔墨传统
    习画初,他先取法董源,以连绵的笔墨、大小相间的墨点,来表现江南山水意趣,以及李成刚骨、挺拔的用笔,以表现北方山水的雄浑。以下对于溥氏习画之初,取法的董源、李成二家,来探讨溥氏对于传统笔墨的融会贯通,以及从南北不同地域的自然山水所影响中,窥探画家所呈现出的笔墨特点。溥心畬 临宋十家30cm×18cm 纸本《中国名画家全集·溥心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山水画发展至宋代,山水画家注重从自然山水中,师法造化。郭熙提出:“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劳,莫

    艺品 2017年1期2017-03-02

  • “平淡天真”的江南董、巨山水
    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返照之色,此妙处也!”可惜沈括提到的五代南唐画家董源所作的这幅《落照图》,现已不见流传。但沈括这番描述仍使后人迷醉:那种“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的艺术表现手法,简直与近现代西方印象派

    国画家 2017年6期2017-02-15

  • 论巨然的山水画创作
    ,专攻山水,是继董源之后南方山水画派的又一巨匠。他年轻时期的山水画以仿董源为主。后居开宝寺后,为学士院墙壁画烟岚晓景,其用笔奇妙,意境深远,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赏。巨然的山水画温润沉厚而无尖刻的感觉。他师承董源,所以其艺术风格和特征都与董源有几分相近,都以江南山水为题材,但仍具独特画貌和卓越得艺术成就,师出董源,又更胜一筹。在董源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后,他又发展了“平淡天真”、“一片江南”的南方山水画派。并在对现实的观察和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江南秀美

    大众文艺 2017年19期2017-01-28

  • 略论“潇湘八景图”
    要:五代著名画家董源的《潇湘图》作为中国古代“潇湘”题材的代表之作历来被人们所珍视,其所体现出实际的价值早已远远的超出其画面本身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渐渐成为历代画家喜闻乐见、乐意去创作的一个大众题材。在五代以后以宋迪、李氏、张远、王洪等人所创作的“潇湘八景图”题材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关键词:五代;董源;“潇湘八景图”一、董源《潇湘图》传为五代董源所作的《潇湘图》为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以江南的幽静秀丽的景色为主调,画面中的山峦绵延不绝极具运动之感,

    大观 2016年10期2016-12-03

  • 山西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山水之“南宗”图式探微
    壁画山水却与南派董源的江南山水类似,在山石皴法、树法、水法的表现上,运用了相同的手法。与同时期的同处北方的河北五代王处直墓室壁画山水一样,充分证明了“南宗”山水图式风格在五代时期已经普遍流行。大云院;壁画山水;王处直墓;董源;南宗山水大云院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北26公里之处的实会镇实会村北面的双峰山腰。院内前院北侧,遗存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所建弥陀殿一座,殿内东北两壁及扇面墙现残存五代壁画46平方米。东壁30.15平米,绘维摩经变,其中左上角绘

    山西档案 2016年4期2016-11-12

  • 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
    尹吉男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尹吉男董源作为一个知识概念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脉络的一个关键。本文讨论了“董源”概念历史生成的主要过程,通过已有的历史文本的条件、品评标准的地域转变、董其昌与“董源”的特殊际遇与趣味和画史主线的确立过程等四个环节展开了全新的学术讨论。作者观照的重点是中国山水画的知识概念被主流化的过程,而明代后期正处在这样的时期。明代后期由所谓“董源”的作品和历史文献所建构的主流知识概念又成为我们现在习惯性叙述古代绘画史的基础。董源 董其昌 历史生成

    大观(书画家) 2016年6期2016-06-06

  • 董源的江南
    直到唐亡,南唐的董源,是这一体格的继承者。董源的山水画,将江南典型的地质风貌化为艺术形式,故被称为江南画的始祖。今天,吴道子、王维的画迹固然湮灭不彰,而董源,其传世真迹甚多,俨然从中可见水墨一体的渊源流变,此将前古画踪几无遐想空间的流风余韵,渺然神会。董源,字叔达,钟陵人,南唐中主李琮时任北苑副使,故画史称为“董北苑”。后世对董源的生平事迹,几乎是一无所知,最早为之立传的是郭若虚,也仅仅述其画风,云:“董源,字叔达,钟陵人。事南唐为后苑副使。善画山水,水墨

    收藏与投资 2016年2期2016-05-30

  • 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 ——民藏董源《山林幽居图》赏析及董源山水画的成就和影响(下篇)
    China)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 ——民藏董源《山林幽居图》赏析及董源山水画的成就和影响(下篇)湛 波(湖州市含弘阁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所,浙江 湖州 313000)董源《山林幽居图》是一幅以宁静安闲的悠然心境,融汇南北的造型置景,娴熟灵活的笔墨技巧,隐谧含蓄的对照比较,淡雅明清的设色渲染而精心创作的珍品。中国山水画南北兼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董源就是一个顺应历史发展的先行者和创造者。从董源而降,中国传统山水画都是沿着他的路子走下来的,元四家、明清山水传承了董源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2-13

  • 南唐董源《龙宿郊民图》的来龙去脉之谜
    南唐王朝,聚集了董源、巨然、周文矩、顾闳中、徐熙等一批卓尔不群的国画大家,他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耕耘,终于成就了一番绚丽辉煌的艺术天地。董源(?-约962年。史上一作“董元”)是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大师。其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一说为今江苏南京)人,因曾担任过南唐翰林图画院北苑副使,世人故称“董北苑”。董源传统花鸟、人物、禽兽画皆精,但对于山水画艺术的贡献最大。其山水画主要承继王维、李思训等前代名家笔墨精髓,多以水墨、或略施青绿皴染等技法,藉以表现明媚葱秀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8期2015-03-19

  • 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 ——民藏董源《湖山清幽图》赏析(中篇)*
    13000)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 ——民藏董源《湖山清幽图》赏析(中篇)*湛 波(湖州市含弘阁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所, 浙江 湖州 313000)董源的山水画无论是章法的安排还是对意境的营造,无论是笔墨的运用还是技法的施展,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巧妙的安排,达到了一种深邃高渺之化有形为无形的精神境界。而在画面的布局、置景、对比、点缀等方面,追求的气氛始终围绕着清远、秀涌、静谧、柔和的江南地域景色,让人享受到湖山清幽的美妙胜景和出神入化的笔墨功夫。《湖山清幽图》是一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8-11

  • 五代董源山水画简论民藏董源《湖山清幽图》赏析(中篇)*
    们在民藏家中寻访董源流传至今的作品,主要有《湖山清幽图》《山林幽居图》共二件。通过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我们认为,这二件作品创作于董源画风、技法已经形成且较为成熟的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研究董源画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参照价值。所以,我们打算对画作一简略分析,以便认识董源绘画的真实面貌。《湖山清幽图》(参见图1)白麻纸本,水墨设色,清代重新装裱,纵129.2厘米,为横63.6厘米,为民藏家收藏。画心有明宫廷“广运之宝”,清宫廷“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7-03

  • 神品格高,无与比也—董源《龙宿郊民图》赏析
    格高,无与比也—董源《龙宿郊民图》赏析《龙宿郊民图》是董源传世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描绘天子治理的京郊人民于节日嬉娱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政治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和憧憬。董源的山水画作品,有两种风格,一类为着色山水画,风格似李思训,“景物富丽,皴纹甚少,用色秾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用红粉。董源另一类为水墨山水画,风格类王维,其特征为“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董源流传到现在的一些山水画作品,基本上为水墨山水,着色山水几成绝

    读者欣赏 2013年1期2013-07-05

  • 《溪岸图》真伪再引激辩
    /周游十几年前,董源《溪岸图》的真伪曾引起一场国际大辩论。最近,这幅作品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移师上海,在“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上亮相,关于这件作品真伪的讨论再次成为热门话题。2012年初秋,上海博物馆为庆祝建馆60周年,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克利夫兰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四家美国顶级博物馆合作,举办了“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包括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在内的60幅

    读者欣赏 2013年1期2013-07-05

  • 神品格高,无与比也
    《龙宿郊民图》是董源传世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描绘天子治理的京郊人民于节日嬉娱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政治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和憧憬。董源的山水画作品,有两种风格,一类为着色山水画,风格似李思训,“景物富丽,皴纹甚少,用色秾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用红粉。董源另一类为水墨山水画,风格类王维,其特征为“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董源流传到现在的一些山水画作品,基本上为水墨山水,着色山水几成绝响,《龙宿郊民图》作为董源着色山水画作

    读者欣赏 2013年1期2013-01-09

  • 《溪岸图》真伪再引激辩
    人关注的要数五代董源的《溪岸图》。从来没有一幅中国绘画作品像《溪岸图》那样,引发一场长达10多年的大辩论。13年前的悬案传为五代董源的《溪岸图》的真伪之争由来已久,但最为轰动的要算199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召开的研讨会,缘由是著名中国艺术史专家、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高居翰大胆宣称《溪岸图》是张大千的伪造—确切地说,是现代人徐悲鸿、张大千、谢稚柳“合谋”所为的“产物”,继而确指系张大千作伪。由于高居翰在美国美术史学界的重要地位,此论一出,舆论哗然。为了

    读者欣赏 2013年1期2013-01-09

  • 论巨然的山水画风格及其影响
    ,南方山水画派以董源、巨然为宗师。北宋以来的南宗山水画家都是从董源、巨然的山水画中变化而出,可见,董源、巨然是南宗山水画的“百代之师”。一、巨然简介巨然是五代北宋初期的著名山水画家,生卒年不详,关于他的籍贯有两种说法,《图画见闻志》中说他是“钟陵僧”,《圣朝名画评》中又说他是江陵人,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南京一带。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说他“受业于本郡开元寺”,说明这一时期在开元寺出家为僧。同一时期,他拜董源为师,学习水墨山水画,成为董源的亲授弟子。公元975

    名作欣赏 2012年30期2012-08-15

  • “米氏云山”及其递传与嬗变
    水。而南方出现了董源、巨然开创的善于表现江南地区湿润秀丽景色的江南山水画系统。由于表现题材的不同而导致的笔墨及构图上的差异成为这两个山水画系统的显著区别。荆浩以后,关仝、李成、范宽继承了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风,表现雄伟壮阔的北方山水,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继三家而起的燕文贵、许道宁、屈鼎、郭熙、王诜等人都成为北方山水画系统的重要人物。在北方山水画系统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江南山水画系统则一时后继乏人,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董源的山水画的成就及影响皆

    书画艺术 2009年2期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