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

  • 中国“穿针引线”丝路考古
    的西域民族,名叫月氏。在匈奴强盛之前,月氏是中国北方的第一民族,生活在“敦煌、祁连间”。公元前2世纪,匈奴突然崛起后,击败月氏,取代其地位。大多数月氏人西迁到今天的中亚,史称大月氏,一小部分依然留在敦煌周边,称为小月氏。当初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为了寻找大月氏,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顺道实现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大月氏到底在中亚何处落脚,东西方古代文献对于中亚的记载中,哪些国家、民族和事件与月氏有关,两千年后已经成为众说纷纭的谜团。相比于对匈奴的了解,人们对于同

    中国新闻周刊 2023年39期2023-11-11

  • 在华月氏人“以国为氏”考
    上活跃着一些支姓月氏人,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将支姓归类于“以国为氏”的“夷狄之国”,言“支氏,石赵司空《支雄传》云,其先月支胡人也。实西域之国”[1]。然月氏“以国为氏”的具体过程,则鲜有论及,而这一问题对于阐释中古时期外来诸族之华化历史颇具典型意义。有鉴于此,笔者拟就汉代以来及至唐代之在华月氏、贵霜人“以国为氏”习俗进行考证。一、西汉时期在华月氏人之姓名月氏本居于敦煌、祁连间,至匈奴冒顿单于(?—前174年在位)攻破月氏,老上单于(前174—前16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2期2023-10-10

  • “西极天马”与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友,被他们定为了月氏国。在匈奴崛起前,月氏原本是活跃于今甘肃西部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根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以此可推断,月氏是讲汉藏语系、有东方血脉的人群。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派遣右贤王西征,月氏战败西迁到中亚伊犁河流域,从此消失在中原人的视野里。匈奴是汉朝和月氏的共同敌人,月氏对其更有丧土之恨。所以,汉武帝想,如果能联络到这个已经向西遁走的国家,二者合力攻讨匈奴,则大业可成。于是,汉朝派遣了一个使臣出使西域,去

    科学大众(中学) 2023年3期2023-03-17

  • 古丝绸之路上的“昭武九姓”
    恍若二十多世纪前月氏人孑遗人间的某个部落,依旧沿袭着亘古不变的地名,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这个地名让人推及远在中亚的“昭武九姓”。作此观想,只是耽于想象而已,事实上,此地早已物是人非,寻不到半点“月氏人”或“昭武九姓”的痕迹。然而,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上,从这里走出的“昭武九姓”却留下了深远影响。月氏人的“昭武古城”昭武村是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的一个村子,北依合黎山,地处黑河沿岸,当地人叫城河湾。寻觅传说中的“昭武古城”已了无踪迹,只有村小学旁的路口立一石碑,上

    海外星云 2022年18期2022-09-23

  • 霍去病征祁连山路线与月氏故地考辨
    近年来,学术界就月氏的故地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是霍去病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征匈奴时所至祁连山的具体方位。《史记》《汉书》均记载月氏的故地在“敦煌、祁连间”,祁连山方位的确定,不论对月氏故地的确认还是对霍去病西征路线的研究来说,都具有关键性意义。一、月氏故地在东天山说驳议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曾二度征伐河西。第一次发生在是年春天,《史记》记载:“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7期2022-08-21

  • “敦煌”得名考原
    生活于敦煌一带的月氏、乌孙、匈奴所操的语言皆为突厥语。说明彼时河西为突厥语分布区,从大概率讲,“敦煌”之名亦应为突厥语。突厥语中有tawuz一词,意为“瓜”或“西瓜”,敦煌古以产瓜闻名,在相当长时间被称作瓜州。将敦煌解释为突厥语tawuz的音译,或许更接近敦煌地名起源之真义。敦煌原为区域名称,以产瓜闻名,后因作为敦煌郡治而特指敦煌绿洲。关键词:月氏;匈奴;吐火罗语;突厥语;瓜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

    敦煌研究 2022年2期2022-06-30

  • 樋口隆康之问
    掀起了一波研究大月氏的学术热潮,而当时的学者们都认为贵霜帝国是大月氏人所建立。樋口隆康的第一场报告讲的是阿富汗的贝格纳姆遗址。贝格纳姆遗址位于喀布尔城以北不远的帕尔万盆地之中,城外是喀布尔河的一条支流,沿河而下便进入喀布尔河谷,再向东南二三百公里就是开伯尔山口,越过山口可直达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城。这条线路是丝绸之路上中亚巴克特里亚通向南亚印度河流域的黄金商路,也是北方民族南征印度的战略要道,贝格纳姆是这条通道的要塞和咽喉。贝格纳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贵霜时期的文

    美文 2022年5期2022-03-15

  • 顺藤理头绪 定点寻方法
    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

    广东教育·高中 2021年11期2021-12-01

  • 西汉祁连山考辨
    列传》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匈奴列传》及《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述元狩二年 (前121)夏,霍去病率军出北地,经居延、过小月氏 “攻祁连山”一事。《李将军列传》称天汉二年 (前99)秋 “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此外,《汉书·张骞传》称乌孙 “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焞煌间”,《卫青霍去病传》亦记载霍去病出北地,“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上曰:‘票骑将军涉钧

    敦煌学辑刊 2021年2期2021-11-25

  • 探秘沙漠中的西域
    济文化的咽喉——月氏大家对月氏(zhT)应该也不会陌生,张骞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就是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大月氏就是月氏被匈奴击败后,西迁至伊犁的部落。《史记·大宛传》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相当于甘肃兰州以西直到河西走廊的敦煌一带。月氏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控制着东西贸易。重要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月氏民族在常年的战争中,只能不断迁徙,最后遍布河西、中亚和南亚。月氏人原以游牧为主,定居下来后,开始从事农业,修建了比较发达的水利灌溉

    学与玩 2021年1期2021-05-11

  • 汉张掖属国相关问题考辨
    。春秋战国时期,月氏在氐池(今民乐县)建立月氏东城,用以统辖黑河以东湟中地区的月氏部落[10]。此“月氏东城”是为永固城。至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遣其子右贤王进攻月氏月氏大败,一部分月氏人逃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后老上单于将永固城建为单于王城。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此时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霍去病历五国,出扁都口,攻打单于王城,过焉支山千里有余,解除匈奴对月氏东城及黑河以东地区的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4-19

  • 月氏民族的美术嬗变
    730070)月氏是曾经活跃在欧亚草原上的重要民族,书写了丝绸之路上辉煌的美术史篇章。关于月氏问题中外史学界多有研究,但很多疑点依然存在。本文基于历史学的背景,结合近年来考古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相关成果,从美术史的视角蠡测月氏民族在变迁中积极融会不同文明的历史轨迹,展现月氏民族多元而辉煌的艺术成就。一、苏贝希文化“月氏”一词很可能是于阗塞语kush的汉语音译,与kushan(贵霜)一词同源[1]。《史记·大宛传》记“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近些年考古学和

    民族艺林 2020年2期2021-01-18

  • 从舜到月氏
    去在进行西域民族月氏族源问题研究时,依据的资料主要是史籍中有关月氏体貌特征与语言形态等方面的记载,故所得观点往往不足以令学界信服。山西虞弘墓葬中刻有虞弘墓志铭石碑的出土,为月氏族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根据虞弘墓志铭所记载内容以及对虞弘及其夫人DNA的解析,并与史籍记载内容相结合进行研究,可得出西域民族月氏之族源与舜帝有虞氏密不可分的结论。关键词:月氏;族源;虞弘;妫水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

    学理论·下 2020年11期2020-11-30

  • 月氏货币注重地域特色
    庄志武大月氏(Great Yuezhi)源自月氏,一个最初定居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今新疆与甘肃西部)干旱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最早提到月氏的文献包括《逸周书》和《管子》等(在这两部文献中月氏被称为“禺氏”)。月氏很早就与内地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关系,充当着中国内地与中亚的联系纽带,并曾经向秦帝国提供过重要的军事装备。屡次迁徙至秦末时,月氏实力强大并与东胡威胁游牧于漠南和阴山一带的匈奴,匈奴的冒顿单于在杀父自立之前就曾质于月氏。冒顿单于即位后在大约公元前3世纪末的

    中国收藏 2020年7期2020-09-02

  • 巴克特里亚、大夏、大月氏和贵霜(下) ——《黄金之丘出土钱币研究》读后
    游牧在天山以北的月氏,这就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月氏在匈奴压力下西迁,压迫了本在今巴尔喀什湖西南至锡尔河以北一带游牧的斯基泰Tochari等四部,四部于是越过锡尔河南下,侵入巴克特里亚,推翻了希腊人的巴克特里亚政权。据东西学者考证,这发生在公元前140 年左右。此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正式的记录。《史记·大宛列传》: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

    中国钱币 2020年6期2020-06-29

  • 张骞出使西域
    中,有一个小国叫月氏国。多年以前,匈奴袭击月氏国,杀了月氏国的国王。从此月氏国就与匈奴结下了深仇大恨。汉武帝一听,心中生出一个宏伟的计划:何不趁机派一名使者到西域联络月氏国的人,采取内外夹击的办法,给匈奴一点厉害瞧瞧呢?可是,汉武帝的诏书颁布下去后,没有人敢担此重任。毕竟,从长安到西域,一路戈壁荒漠、野兽出没,路途漫长艰险且不说,最可怕的是,还有比虎狼更凶残的匈奴人!就在汉武帝十分着急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位侍卫官张骞挺身而出:“我愿意为陛下出使西域!”汉武帝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0年2期2020-05-19

  • 月氏兵力考
    刘全波月氏曾是河西走廊与北方草原的霸主,但我们对其人口与兵力并不清楚。《史记·匈奴列传》载:“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87页)《史记·大宛列传》载:“(月氏)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强,轻匈奴。”(第3161页)通过《史记》,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月氏,其与东胡并霸,匈奴都要臣服于他,控弦者一二十万。这个一二十万是约数,我们用最少的十万与西汉时期的西域诸国做一个比较。《汉书·西域传》载:“鄯善……

    江海学刊 2020年3期2020-02-28

  • 张骞“凿空”与西汉对匈奴斗争策略之关系探析
    于东灭东胡,西败月氏,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之国。秦末楚汉相争时期,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於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於故塞”[2]2888。匈奴冒顿单于趁中原大乱之机,派兵南下,收复蒙恬所占的地区。匈奴“压迫中亚细亚游牧民族与塔里木盆地三十多个沃洲国家全行归于匈奴支配之下,势力急速自吉尔吉斯草原伸向咸海、里海,并控制了东—西文明地带间的交通路,而建立起世界史上空前煊赫的第一个游牧大帝国。”[3]68自西汉王朝建国始,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2-26

  • 建立贵霜帝国的不是月氏
    月氏是一个古代游牧人群,原生活在中国境内,后在匈奴的打击下,大部分月氏人迁往中亚,被称为大月氏。《史记》《汉书》等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月氏的历史,但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确认。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确立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寻找和确认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为切入点,重启丝绸之路考古工作。01.追迹西迁月氏西北大学考古学术团队在中国境内的甘肃、新疆等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开展了持续多

    海外星云 2020年20期2020-01-25

  • 出土简牍所见汉代敦煌民族及其活动
    。当地既有羌、小月氏等族群栖居,亦有原居敦煌后迁徙至中亚的乌孙、大月氏等人频频出入敦煌,与汉王朝交往,更有匈奴人频频在敦煌一带活动。从悬泉等地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出,汉政府在敦煌郡下设敦煌、冥安等六县,郡以西置阳关与玉门关,并设玉门、阳关、中部、宜禾四部都尉,加强对敦煌诸地的管理,此外還于酒泉、张掖等地区设立五属国以安置如羌人、小月氏人、匈奴人。针对敦煌等地的民族分布状况,汉政府在河西设置各种官职,如酒泉太 守、护羌校尉、护羌使者、护羌从事、主羌使者、护羌都吏

    敦煌研究 2019年3期2019-08-07

  • 不忘初心,未辱使命
    穿越漫漫黄沙,向月氏国前进。不料,半路上我们一行人被匈奴人抓获,被关了起来。这一关,就是十年。十年间,匈奴人对我每日刀剑相向,逼我投降。但我始终没有忘记使命——为国出使,连通西域。我的心,从未动摇。元光六年的一天,我们趁看守不备,逃了出来。可这时,西域早已沧海桑田,不是我出发时的样子了。于是我们转向西南,向大宛国出发。这是一段艰苦的行程: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我们在荒漠戈壁上一步步走向目的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10期2019-07-04

  • 月氏与吐火罗的关系:一个新假设
    0433)一、 月氏一名的读音与起源月氏之月应读作“肉”之说,见于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84“大月氏”条。作者为北宋初人,咸平五年(1002)已七十余岁,经真宗特许授以旧职,“与其子黄目俱直史馆,时人荣之”。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3,真宗咸平五年十一月壬子条。此说亦见于南宋僧释之《金壶字考》,远远晚于乐史,也许就是引自乐史书。注《金壶字考》,《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四库馆臣谓释之“始末未详”。《订讹类编》卷4“敖陶孙”条引“《金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3-27

  • 《通鉴纪事本末》选读
    ,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聞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伊稚斜

    月读 2019年3期2019-03-22

  • 博士买驴
    》,原句是“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张骞出使西域和月氏商谈共同合作夹击匈奴,曾遭匈奴袭击的月氏对此不大感兴趣,所以一番交谈之后张骞还是不明白月氏对联合夹击匈奴一事的态度。因此后来就用“不得要领”表示没有抓住事物的关键,一般用来表示说话、写文章抓不住要点。

    学生天地 2019年1期2019-03-07

  • 一两江湖之琵琶误连载八
    唱并无大碍。追击月氏的将军无功而返,哥舒唱吩咐拔营前行,去昌都城。上官策自挨了一耳光后,认真多了,主动请缨写劝降书。忽听帐外有人喧闹生事,原来是问武院师弟莫行南,专门跑来战场找他打架,哥舒唱的怒气快压不住了……入夜,准备攻城,火把将这边城照得亮如白昼。军鼓三响,正是只待主帅一声令下便要架梯攻城的时候,昌都城沉重的大门忽然慢慢打开,一队人马从里面冲了出来,月氏终于迎战。为首的将领黑衣黑甲,火光下,肌肤雪白,眼眸碧绿,双唇如女子一般艳红,正是当日败走的月氏将领

    意林·全彩Color 2018年8期2018-09-01

  • 琵琶误(连载八)
    唱并无大碍。追击月氏的将军无功而返,哥舒唱吩咐拔营前行,去昌都城。上官策自挨了一耳光后,认真多了,主动请缨写劝降书。忽听帐外有人喧闹生事,原来是问武院师弟莫行南,专门跑来战场找他打架,哥舒唱的怒气快压不住了……入夜,准备攻城,火把将这边城照得亮如白昼。军鼓三响,正是只待主帅一声令下便要架梯攻城的时候,昌都城沉重的大门忽然慢慢打开,一队人马从里面冲了出来,月氏终于迎战。为首的将领黑衣黑甲,火光下,肌肤雪白,眼眸碧绿,双唇如女子一般艳红,正是当日败走的月氏将领

    意林彩版 2018年8期2018-07-06

  • 一两江湖之琵琶误(连载六)
    晏将士乱作一团,月氏趁机突袭。不料这只是哥舒唱布下的障眼法,实际上大量兵马埋伏在山后,准备将月氏军队包围。这时一位月氏将领打马上前,与哥舒唱迎战……这样的阵势,必定是月氏的首要将领!重罗剑发出雾沉沉的光芒。来人刹那已到面前,月光冷淡,瞧不清面目,只见一双眼睛乌碧沉沉,正是月氏贵族才有的碧眸,他问:“你可是哥舒翎的儿子哥舒唱?”声音有几分慵懒,仿佛漫不经心。“正是。”来人低低一笑:“很好。”一个“好”字尚未落地,他手中的银光忽地飞来。原来是一杆银枪,枪尖五寸

    意林·全彩Color 2018年6期2018-07-02

  • 琵琶误(连载六)
    晏将士乱作一团,月氏趁机突袭。不料这只是哥舒唱布下的障眼法,实际上大量兵马埋伏在山后,准备将月氏军队包围。这时一位月氏将领打马上前,与哥舒唱迎战……这样的阵势,必定是月氏的首要将领!重罗剑发出雾沉沉的光芒。来人刹那已到面前,月光冷淡,瞧不清面目,只见一双眼睛乌碧沉沉,正是月氏贵族才有的碧眸,他问:“你可是哥舒翎的儿子哥舒唱?”声音有几分慵懒,仿佛漫不经心。“正是。”来人低低一笑:“很好。”一个“好”字尚未落地,他手中的银光忽地飞来。原来是一杆银枪,枪尖五寸

    意林·全彩Color 2018年5期2018-05-31

  • 唱,见字如面
    ,你会来。你扮成月氏人的装束,没有了铠甲,少了两分森冷,平添三分洒脱,我一抬眼就看到了你的眼睛,那么黑的一双眼睛。那时,我想,这双眼睛生得可真好看。那个时候,我还想,猎物自己跑进了陷阱里,我得好好陪他玩玩儿。但这世上啊,有些事情是玩不得的。只可惜,当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晚了。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那次你没有来临都城,便永远见不到明月珰,而我,便永远是明月苍,那将是……多么寂寞啊。还好,你来了,你让我成为了明月珰。明月珰,喜欢哥舒唱。最最喜欢。珰珰“一两

    意林 2018年5期2018-04-03

  • 东汉湟中月氏胡居住地考
    传》记载:“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月氏王为匈奴冒顿所杀,余种分散,西逾葱领。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遂与共婚姻。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1]P2899《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记载更为详细:“大月氏,……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2-25

  • 秦国北击匈奴对北方草原政治格局的影响
    大的东胡;西部是月氏;中部是匈奴。在这三个主要的北方游牧集团当中,东部的东胡和中部的匈奴与秦国边境相接。东胡集团原本与燕、赵两国北部边境相接,但先后遭到了两国的进攻,东胡集团不得不向北迁徙。燕、赵两国为防御东胡,在北部边境均修筑有完善的防御设施,加之秦国统一中原后,东胡集团本身所处位置远离秦都咸阳。因此,尽管东胡集团非常强大,但未被秦国视为进攻目标。而匈奴部族的活动中心南到“河南地”(今鄂尔多斯地区),北至阴山。尤其是匈奴的活动中心“河南地”,地势平坦,面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2-25

  • 中国第一位老司机原来是他
    ag,赶着去找大月氏(zhi)谈打架的事呢!”离开长安前,张骞不过是大汉朝里一名小小的公务员。在汉朝当底层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月薪只有300(据当时物价折算),退休要等到七十。张骞后台不硬,升职加薪不敢想。难道就当一辈子办公室死宅?不,他有梦想:逃离那个时代的北上广,去看看这个世界!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ili/yili201719/yili20171948-1-l.JPG" alt=""

    意林 2017年19期2017-11-06

  • 书讯
    武洛遗址等。《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日】小谷仲男 著,王仲涛 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3月作者推断月氏和贵霜王朝都是以阿姆河流域为根据地的同一游牧民族集团。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西北边境出现的游牧民族月氏、在阿富汗北部发现的真正的希腊人城市阿伊哈努姆的考古发掘成果、即将兴起和刚兴起后的贵霜王朝的问题、从考古学的角度考察月氏、重新审视月氏与贵霜的关系等。《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吴功青、徐诗凌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本书介绍了西方独具特色的

    大众考古 2017年4期2017-11-01

  • 昭武,谜一样的故事
    里。昭武城始建于月氏占据河西走廊的时期。屈指算来,这个城池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月氏是河西走廊的“老住户”。尽管,之前这里还有过如允、羌的民族,但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深远的,除了匈奴,就是月氏。有学者认为,月氏就是东灰山人和四坝滩文化遗址河西先民的后裔。如此说来,月氏在河西走廊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加久远。月氏民族最活跃的时期,是秦汉之初。月氏部落在祁连山下最主要的城池就是昭武城。昭武城就在临泽一个叫鸭暖乡的地方。那时候,月氏击败了河西走廊西端的另一个

    丝绸之路 2017年19期2017-10-21

  • 玉门关之名源自月氏时代
    关键词]玉门关;月氏;河西走廊世人一般以为玉门关是汉代设立,但是汉代的很多地名是源自先秦,秦朝仅有15年的短暂时间,汉朝距离先秦的时间很近。所以玉门关的名字,很可能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秦汉人不过是沿用先秦的玉门之名,最迟在商代,昆仑山的和田玉已经输入中原,中国人很早就熟悉昆仑山的和田玉和输入玉石的通道,可能很早就有了玉门之名。一、玉出自月氏之边山安阳殷墟出土不少和田玉,说明在商代时,和田玉已经输入中原。1战国时期的中原人,早已熟悉来自西域昆仑山的和田美

    丝绸之路 2017年16期2017-09-13

  • 看书
    秀出版物奖。《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日)小谷仲男 著 王仲涛 译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年3月定价:28.00元本书是考古学家小谷仲男实地考察月氏民族遗迹的一本考古兼散文通俗阅读书,论述了中国西北边境出现的游牧民族月氏的生存发展情况、月氏西迁以及贵霜王朝的兴起,最后从考古学的角度考察月氏,重新审视月氏与贵霜的关系,推论出月氏和贵霜王朝都是以阿姆河流域为根据地的同一游牧民族集团。《烈火中的考验:亚伯拉罕·林肯与美国奴隶制》(美)埃里克·方纳

    看历史 2017年8期2017-08-23

  • 鸣镝:死亡之箭
    作为匈奴使节出使月氏国。出使月氏怎么能达到除掉冒顿的目的呢?原来,匈奴和月氏的关系一向不是很好,时有冲突发生,为了双方能和平相处,于是约定互相派出使节(一般都是各自的太子)作为人质,从而实现“井水不犯河水,你若不守规矩,我就杀了你的接班人”。头曼要的就是月氏替自己除掉冒顿,好另立接班人。于是,冒顿前脚刚到月氏国,头曼单于就悍然出兵攻打月氏国。冒顿明白了父亲的意图,痛心到了极点。危急关头,冒顿偷了一匹马连夜逃回了匈奴,捡回了一条命。眼看这个儿子竟然如此命大,

    山海经 2017年1期2017-04-11

  • 照亮东西方文明的道路
    熟知的一支,是大月氏人。而寻找大月氏,正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真正目的。先秦时代,月氏人在河西走廊的西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游牧,后被崛起的匈奴所驱赶,被迫向西长途迁徙,匈奴人取代月氏占据了祁连山一带。离开的月氏人,大部分沿天山南麓西行,几经辗转,两次西迁,最终定居于帕米尔高原的西部、中亚的河间地区。西迁的月氏人,后被称为大月氏;留下的小部分月氏人,被称为小月氏。与此同时,汉王朝被崛起的匈奴所威胁,试图找寻被匈奴击走的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于是有了张骞的西行。张骞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1期2017-01-13

  • 关于古汉语中用“胡”泛指来自西方人和物的猜想
    中国西北地区的“月氏”部落。由此,我们也可作这样猜想:当首次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说,他们是途经“月氏”而来自遥远的西方,当时的中国人则误认为,他们来自古代“月氏”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就在“月”前加上“古”而创造出“胡”字或借用已有的“胡”字,表示这些西方人居住的地方。三、讨论如果上述猜想属实,则可从语言学方面推测当时到达中国的西方人所属族群,并从“胡”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中的时间及首次将西方人称为胡人的时间和月支游牧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时间,推想出这些西方人到达中国

    丝绸之路 2016年18期2016-11-24

  • 张骞:凿空西域的使者
    ,匈奴刚刚打败了月氏,不但杀了月氏王,而且把他的头做成了酒杯,月氏人被迫西迁,一直痛恨匈奴,可是又找不到共同攻打匈奴的盟友。武帝得到这个消息后,下令招募敢于出使月氏的人。张骞当时正好在朝廷中做郎官(汉朝的低级官员,通常充当皇帝的随从和卫士),就主动报名应募。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组织了一个一百多人的使团,以张骞为使者,持节出使月氏月氏人最初居住在今天的甘肃张掖、敦煌一带,依祁连山而居,被匈奴打败后远迁中亚。张骞作为汉朝的使者,想要联络月氏人,首先必须穿过匈

    月读 2016年8期2016-05-14

  • 匈奴单于冒顿的理想国
    一直都指向西域。月氏是秦汉时期位于河西走廊的强大国家,控制着西域诸国,垄断东西方贸易通道。公元前176年,冒顿给予月氏沉重打击,迫使月氏放弃河西走廊西迁。冒顿的军事行动将河西走廊纳入匈奴版图,取代月氏控制整个西域地区,更将西汉王朝死死困于东方一隅。匈奴后来的历史让我们看到,西域一直是其经营的重点,单于在西域设置僮仆都尉,向西域诸国征收赋税。在漠南、河西惨败给汉王朝后,匈奴人的势力一直在向西方延伸。东汉大将窦宪于稽落山、金微山两次大败北单于之前,整个两汉时期

    看历史 2016年2期2016-03-25

  • 试述贵霜帝国的历史概貌
    国古代游牧民族大月氏人在中亚建立的国家。贵霜帝国统治时期,古代丝绸之路东西贯通,大乘佛教兴盛并向外传播,犍陀罗艺术兴盛一时,它与当时的罗马、汉朝、安息并称为四大帝国。由于贵霜帝国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近代以来,学界对贵霜帝国的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对贵霜帝国的考古和考证基础上,试图将贵霜帝国的历史轮廓进行详实和全面的描述。大月氏;贵霜;迁徙;兴盛;衰亡公元前2世纪,西方世界的罗马帝国兴盛,北并希腊、南吞埃及、西占迦太基、东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9

  • “ 逃 ”出来的丝绸之路
    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中华民居 2015年5期2015-12-21

  • 张骞出塞
    部落,灭东胡、破月氏,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和强大的军事机器。匈奴经常率领强悍的骑兵,侵占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中原居民。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冒顿单于率骑兵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领三十二万大军迎战,企图一举击溃匈奴主力。结果,刘邦反被冒顿围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七日不得食,只得采用陈平的“奇计”,暗中遣人纳贿于冒顿的阏氏夫人,始得解围。从此,刘邦再不敢用兵于北方。后来的惠帝、吕后,和文景二帝,考虑到

    决策与信息 2015年10期2015-09-20

  • 张骞出使,丝绸之路的序幕
    又东灭东胡,西击月氏。当时,中原地区刘邦和项羽争霸混战,月氏国又在战败中不断西迁,匈奴的领域就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不断壮大。待汉朝建立后,匈奴与汉朝的冲突不可避免。对此,汉高祖刘邦采取的策略是强硬的军事战略,但白登山之败(白登山,位于今中国山西大同东北。汉朝初年,刘邦被匈奴围困于此)后,退而转向以和亲为主的妥协策略,直到文、景二帝时期,因为复杂的国内形势等原因,一直推行以妥协为主的政策。汉武帝即位后,在前几代财力积累和国内较为稳定的基础上,力图改变之前的妥协

    环球人物 2015年12期2015-09-10

  • 张骞出塞
    部落,灭东胡、破月氏,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和强大的军事机器。匈奴经常率领强悍的骑兵,侵占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中原居民。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冒顿单于率骑兵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领三十二万大军迎战,企图一举击溃匈奴主力。结果,刘邦反被冒顿围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七日不得食,只得采用陈平的“奇计”,暗中遣人纳贿于冒顿的阏氏夫人,始得解围。从此,刘邦再不敢用兵于北方。后来的惠帝、吕后,和文景二帝,考虑到

    决策与信息 2015年4期2015-09-08

  • 寄多羅貴霜的若干問題
    ·西域傳》所見大月氏國王“寄多羅”,應即中亞錢銘所見Kidāra Kushāna Shā[hi],茲就有關問題略述己見。一在各種有關寄多羅貴霜的記載中,漢文史料無疑最應受到重視。這就是《魏書·西域傳·大月氏條》:大月氏國,都盧監氏城,在弗敵沙西,去代一萬四千五百里。北與蠕蠕接,數爲所侵,遂西徙都薄羅城,去弗敵沙二千一百里。其王寄多羅勇武,遂興師越大山,南侵北天竺,自乾陁羅以北五國盡役屬之。和《魏書·西域傳·小月氏條》:小月氏國,都富樓沙城。其王本大月氏王寄

    欧亚学刊 2015年1期2015-09-04

  • 张骞通西域
    络与匈奴人有仇的月氏共同攻打匈奴。月氏在匈奴的西边,所以要到月氏去必须经过匈奴的地盘。胆小的人听到这样的使命,吓得直吐舌头,哪里敢来应征?有个叫张骞的下级官员,他认为攻打匈奴是为了汉朝的安全,出使西域即使有很大风险,也是应该要做的,于是就报了名。一些勇士纷纷效仿他,也报了名,其中有个叫堂邑父的匈奴降将。于是,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使者,让堂邑父当翻译,和其他应征的人组成了一百多人的队伍,从陇西(今甘肃省)出发,到西域去联络月氏国。谁知一行人刚出陇西,就碰上了匈奴

    学苑创造·B版 2015年5期2015-07-10

  • 不得要领
    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汉武帝初即位的时候,从北方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yuezhi),拿月氏王的头颅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赶跑,对匈奴怀着强烈的仇恨。他们想攻打匈奴,但得不到别国的援助。当时,武帝正想消灭匈奴。听了这话,想和月氏友好往来。但要到月氏去,必须经过匈奴,于是招募能出使月氏的人。担任郎官不久的张骞应募出使,被武帝批准。不幸的是,张骞经过匈奴的时候,还是被抓住,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把张骞扣留下来,并且对他说: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5年8期2015-05-30

  • 《资治通鉴》选读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①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②,以其头为饮器。馀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③,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馀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④。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⑤抵康居⑥,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⑦。骞留岁馀,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

    月读 2015年3期2015-04-13

  • 哈密乌拉台岩画的千年相约
    的塞种人、乌孙、月氏、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他们都曾经主宰一方。我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来到这里,看着一幅幅时代不详,语焉难解的岩画,犹如赶赴一场有不同时代的主人共同参加的千年约会。但是,这场规模宏大的岩画盛会,一定有一位作品最多的主角。据专家研究,这个主角很可能是月氏。哈密乌拉台岩画风吹大幕,历史的主角轮流登场,月氏在他主演的一幕,演绎了历史机缘曲折动人的精彩。公元前1000年左右,印欧人的分支吐火罗人的一支,翻过空气稀薄的葱岭,穿越塔里木盆地的漫漫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11期2014-11-15

  • 天山记忆
    秘的两个民族——月氏和匈奴,曾在这里交汇。月氏原本生活于河西走廊的敦煌、东部文山,建都昭武城,昭武就是现在的张掖。历史上还有许多有名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巴里坤。公元73年,班超以假司马的身份率兵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后,把匈奴赶至蒲类海以北的大漠。继班超之后,任尚出任西域都护,屯于伊吾。遗址到底是月氏人还是匈奴人的?据说,专家们为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从东黑沟遗址先来后,我思考了很多。就遗址而言,也许本身一部分是月氏人的,一部分是匈奴人的,也许同一个石屋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10期2014-10-21

  • 额济纳札记
    时期,额济纳曾是月氏族人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先秦时代,月氏人在额济纳逐水草而牧。关于月氏人,我们都知道,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为了寻找月氏人,和西汉联合起来合击匈奴。据史书记载,月氏,一称月支,或称肉氏。月氏早在商代就活动在塞北一带,约在战国初年,自塞北经今新疆东下,进人甘肃河西走廊,居敦煌、祁连间。秦汉之际,月氏是我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当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渡越黑河打败乌孙占据整个河西并在黑河西岸修筑起著名的昭武城。月氏强大

    中国三峡 2014年3期2014-03-15

  • 论春秋战国时期河西农业转型的成因
    ,数量最大的当属月氏、乌孙两个民族。月氏、乌孙迁入河西后,构成了河西人口的主体。月氏人在兰州以西、酒泉以东祁连山下广阔的草原驻牧;乌孙人则在玉门以西至瓜州、敦煌一带游牧。月氏人是一个传统的游牧民族,畜牧业发达。史书中说,月氏人“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5]。畜牧种类主要有羊、牛、马、驴等。羊是月氏人的第一大畜牧品种,他们养的羊数量多,尾巴大。郭璞注《山海经》记载:“大月氏国有大羊,如驴而马尾。”[6]《太平御览》记载:“月氏国有羊,尾重十斤,割之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3-03

  • 冒顿单于的战争策略透视
    击走东胡,西大败月氏,征服西域各国使其俯首称臣,迫使汉朝订和亲之约,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1],冒顿单于在战争中屡获胜利,建立起与中原汉王朝相抗衡的匈奴帝国,他也被誉为草原民族具有高超谋略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可以说是游牧民族的早期“战争之神”。对于冒顿单于,人们多从他的历史地位、具体战役中体现出的军事谋略、与汉王朝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加以研究[2],而对于冒顿单于整体的战争策略和军事思想,目前学者尚缺乏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3-03

  • 莫言斋系列之匈奴狼
    监工不利,被送到月氏国当人质去了。一些阿古录族人受了罚,你父亲和哥哥被抓了起来,不知道……生死。”静姬垂下了头,不让儿子看到自己眼眶里的眼泪。盟罗抓紧了马缰绳,母亲的话如同炸雷,轰的他心惊。自己该怎么办?冲回去救哥哥和父亲?就凭自己?盟罗心事重重地跟着母亲回到营地,一宿不眠。天亮,静姬发现盟罗留下的书信,信上说,他要去月氏找到大王子默度,这个人也许是救出父亲和哥哥的惟一希望。静姬急得直跺脚,拽了马去追,喊哑了嗓子,但见黄沙蒙蒙,原野苍苍,那里有盟罗的影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1年6期2011-05-14

  • 乌孙故地及相关问题考略
    出秦汉时乌孙与大月氏“共在”敦煌之说,然“俱在祁连、敦煌间”仍本于“始张骞言”,乃张骞被羁匈奴时所“闻”,故其可靠性值得研究,中亚地区伊犁河流域(新疆及原苏联)大量乌孙考古遗存的考古学及人类体质学研究表明:乌孙系欧洲人种,自公元前3世纪至4世纪基本稳定地活动于伊犁河流域。难兜靡为西迁夺地的月氏所杀后其部东逸,后乌孙借助匈奴力量击败月氏复居“故地”。关键词:乌孙“故地”;前3世纪—4世纪;伊犁河流域;欧洲人种;“共在”、“俱在祁连、敦煌间”错误中图分类号:K

    敦煌研究 2009年1期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