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能动性不是进步的决定因素

1959-08-16 03:30永宁
中国青年 1959年17期
关键词:俄文业余时间能动性

永宁

看了李志给编辑部的信,我产生了同感。参加工作十年来,自己主观上时刻要求进步,但是进步却不够快。什么原因呢?环境限制了我。我从八年前就在印刷厂作校对工作,现在还是校对,成天参照原稿看校样:逐字逐句,改正着排错了的字和标点。这种工作平凡不说,问题是难于进步。八年前我就能胜任这工作,到现在也看不出有多大提高,把本职工作做得再好,也最多不过使我校对过的印刷品不出废品而已,我潜在的力量却得不到更好的发挥。我是有抱负的,不达目的绝不甘休。十年来,我在业余时间自修了许多课程,目的是以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向科学进军,作一个专家学者。我曾在日记上引过李白一句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确,我觉得自己还有点小聪明,自学每门课程,都是无师自通,而且能分析批判,记忆牢固。然而由于环境影响,尽管我有这样的壮志也终不能实现,总是到一定程度后就再也不能前进了。例如:最初我学习语法,一心想当个语法专家。因而钻研了吕叔湘、王力、黎锦熙、张志公等专家和教授的各利著作三十多册。订阅了中国语文、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杂志。在一年半的自学中,基本上掌握了汉语语法规律,并写出了两篇关于语法理论的文章在“语文学习”上发表(当然文章很短,只几百字)。但这也足以说明我在语文学习上有了一定成绩。如果再有好的条件,入专科学校学习或有人帮助我学习的话,前途是不可限量的。但是没有这样的条件,这就使我无法再往前走。我想,语文专家们通晓各地方言,精通几种外国文字,而我却缺乏这必不可少的一切。于是为了攻克语法堡垒,我又开始学习俄文。依靠广播电台举办的俄语讲座,我居然硬记住了千百个生 词,基本上掌握了俄语语法。可是不久电台“俄文讲座”停止,这一下,我的全部学习计划又落空了。请看,这不是环境影响了我的进步吗?

在这以后,我又改学文学,一心想当个作家。我从报刊上间接了解生活,刻苦钻研写作技巧,从五七年冬开始在地方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篇创作,至现在已经连续发表了几篇。然而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才发表这点东西,而李准等青年作家,在我这么大年纪早已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了。我觉得这又是环境影响了我:第一,我没有丰富的生活。每天只是校对,接触的生活面太窄,影响到创作的丰富多彩。第二,我无法得到作家们的帮助和指导,因为我们地区也没有水平较高的作者。第三,工作忙,业余时间少,挤不出时间创作。这就大大阻碍了我的进步。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起作用,而不是自己要想进步多快就能进步多快。因此,主观能动性也不是一个人进步的决定因素。

猜你喜欢
俄文业余时间能动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A 17-year-old helps to feed 12,000 homeless people
卡拉·陶格陶夫所藏手抄本《观自在经》(俄文)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卫拉特本《уHeκep TopeлκиTy汗史》(俄文)
Short News新闻播报
卫拉特文译般若经(俄文)
准噶尔的物质文化遗产(俄文)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