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的预言

1980-07-15 05:54徐知免
读书 1980年12期
关键词:凡尔纳小说

徐知免

读儒勒·凡尔纳的书,可以发现:他的科学幻想小说不是向壁虚构的臆测,而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科学成果的反映。他几乎把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期欧洲的科技理论与实践都放了进去,这些科学主题这样全面地以文艺小说的形式出现,这还是第一次。在他的书里,不但有坚实的科学知识,而且交织着充满趣味的对于未来世界的奇妙幻想。

一八六三年一月,凡尔纳的第一本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了,当时正在研究航空技术的科学家们制成了“巨人号”气球,于同年十月四日首次升入天空(虽然不久这只气球失事了),凡尔纳的书因此畅销,流传愈广;而在一九○五年三月凡尔纳去世之后一年,桑托斯·杜蒙在巴加戴勒草地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飞机航行。从气球试验到飞机的发明,这其间人类的科学技术经历了多大的进程啊!正是这些往昔的和当代的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为凡尔纳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这些科学家,如牛顿(IsaacNewton1642—1727)在古典力学上的伟大成就,因拉格朗日(J.L.deLagrange1736—1813)等人的分析研究在十八世纪中愈趋完善,这使得凡尔纳对于整个宇宙和诸天体有了新的认识;居维埃(G.Cuvier1769—1832)①使他在古生物学和比较解剖学方面增加新知,《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书中对于那些巨兽、虫鸟和鱼类的描述正是借助于这位科学家的贡献;拉勃拉斯(Laplace1749—1827)、阿拉戈(Arago1786—1853)、哈雷(Ha-lleyl656—1742)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研究的新发现,使得他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以至海洋潮汐有了清晰认识(我们可以在《从地球到月亮》、《月球旅行》直到《流星追逐记》中看到)。在地理学、地质学方面,德国人韦尔纳尔(A.-G.Werner1750—1817)的创见也开拓了他的视野。凡尔纳对地理兴趣特别浓厚,一八六六年他曾负责编辑过《法国地理杂志》②。由于酷爱旅行,他先后购买过三艘游艇(这些船都是以他儿子的名字“米歇尔”命名的,就叫“圣·米歇尔一号”、“二号”、“三号”)③,他时常与家人和朋友驾船出游,足迹遍于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及其沿岸诸国。我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凡尔纳真足以当之无愧了。

最有意思的是往昔的或当代的伟大科学成就既反映在他的许多小说中,又大大地激发了他的遐思,这些遐思或幻想,今天不都成为现实了吗?

举几个例:

一、飞行器。作为现代世界的交通工具,今天飞机已经广泛地使用了。但是凡尔纳在一百多年前早就设想:将来人类一定会驾驶“比空气重”的物体作定向飞行。一八六三年他就和友人纳达尔(Nadar)共同创立过“航空机车促进协会”④。他不但写作科幻小说,而且还用实际行动去促进科学发展。

二、火箭。在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亮》中,书中人物梅斯顿为了实现把三个人送上月球的计划,设计出一种“哥仑比亚炮”——今天的读者,请不要笑他那时想象的“至少有半英里长的大炮”啊!——他仔细描述了登月机械的动力、燃料、内部装置诸问题,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才是一八六○年。而在现实生活中,直到一九六九年才有“阿波罗号”登上月球。人类用整整一百年时间终于实现了这个大胆的设想。

三、电视。在凡尔纳晚年的一本小说《2889年一个美国新闻记者的一天》中明明白白写了电视装置。这个中篇是由他儿子执笔用英文写的,经作者审阅签字之后,首先发表在纽约《论坛报》上,时间是一八八九年。书中记述一个美国报界企业家到欧洲去旅行,他可以在巴黎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他留在纽约的妻子正在晨妆,进早餐,等等;他跟她谈话就象人在对面一样。实际上,电视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公开放映。

凡尔纳在他的小说中所描绘的这些幻想今天都一一变成了现实或正在变为现实,有些发明甚至比他所预言的时间来得更早。无疑地,没有当时的科学进步,凡尔纳不可能写出他的科学幻想小说;而正因为他的小说具有科学理论基础,所以他的那些幻想才常常带有一种预言性的东西,这反过来又启发了后世科学家的思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除了这些自然科学方面的预言之外,在他思想上总是存在着一个忧虑,这就是他曾多次提到的“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与道德政治上的进步之间的差距”。他一方面相信科技的不断发展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幸福,而另一方面,他却认为以近世科技发展之快速,人类在道德领域的提高会赶不上它,这就象一个顽皮孩子手里捧着一颗炸弹一样,会给他自身带来很大的麻烦以至灾难,他知道吗?——在这里,凡尔纳的名字就不仅是跟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了,他象社会科学家那样具有异常敏锐的历史意识,这使他成为一个历史预言家。

你不会忘记,在《蓓根的五亿法郎》(一八七九年出版)中,这世界上不只是有着沙拉赛恩医生兴建的乌托邦式的“法兰西城”(显然这里面包含着傅立叶、圣西门的“法郎吉”或“新村”的理想),在它旁边还有着德国人苏尔策教授建立在法西斯式专制、恐怖之上的毁灭人类的工厂,他日夜经营,让“播下的死亡种子欣欣向荣”,他所追求的是“权利、财富、罪恶这三位一体的东西”,最后这个野心勃勃的“钢王”僵死在他自己发明的冷气弹爆炸之中。凡尔纳在这里仿佛早已给我们描下了一幅“第三帝国兴亡图”。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和他的科幻小说中所说的又何其相似乃尔!

在《机器岛》(一八九五年出版)中,凡尔纳的思想又进了一步。那个被称为“模范岛”的、方圆十八公里的人造大岛,载着居住在上面的腰缠亿万的富豪人物在大海中遨游。那种纸醉金迷、游手好闲的生活似乎将永远持续下去。然而两个大资本家的的争权夺利终于导致了这座岛的毁灭。他们各自把持着一个强大的推进机,“左舷区”和“右舷区”朝着相反的方向全速开动,最后这座岛裂开了,破碎了,沉没了。“但是,这架坚固的海上机器如果不被那比海和风还要凶暴的人类的欲望所破坏,它还能存在很久呢!”⑤

凡尔纳当然不会给我们以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而且,作为一个科幻小说家,他给我们以强烈、丰盈的形象也就足够了,何必有议论?他想:先进的科学发明掌握在道德高尚的人手中就成为幸福的源泉,而一旦为道德卑下的人所控制,它就会变成罪恶的帮凶。在其他一些书中也可以看到,凡尔纳笔下的威廉·斯托里茨死了,那带着强烈香气的隐身药水瓶子也碎了(《威廉·斯托里茨的秘密》);征服者罗布尔去了,他带走了飞行的秘密(《征服者罗布尔》)。作者借了罗布尔的口说:“科学的进步不应当超过道德……二者要同时达到一定水平。我去了,我把秘密也一道带走了,但是这对人类并不会是什么损失。有一天,等到他们具有了足够的教养与明智、可以从中得益,而不致滥用它的时候,秘密将属于他们。”

作者抱着不无悲观的态度观看当时的社会,这只“吞噬着自己的胎儿的母猪”(我借用罗曼·罗兰的比喻)。在这里,人们果然随着科学的进步在道德上有丝毫进步么?没有。他们甚至更加卑鄙无耻,更加善于用美好的言词去掩饰他们的鬼蜮伎俩了。凡尔纳找不到解决旧世界矛盾的钥匙,于是用自然界的矛盾去解决,让“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在全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有十二部都是以爆炸结束的,这里面不正是表示了作者的愤怒吗?拿我们中国哲学家的话去评说,凡尔纳大概算得上是一个“性恶论”者吧。

然而他却用乐观的眼光看着明天,看着遥远的未来世界。他认为人类的将来必然走向大同,而现在呢,“现代的这些国家则还没有成熟到可以进入大同境界”。

这种“各国将由联合走向大同”的理想特别是在他的晚年更加显著。就在那篇预言未来的作品《2889年一个美国新闻记者的一天》中,他写到了欧洲的联合,这时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叫做“国联”,已经有了七十五个国家参加,包括不列颠在内。整个欧洲存在着两大帝国,一个是拉丁集团,另一个是斯拉夫集团,以莱茵河为界。凡尔纳写道:“‘威胁有什么用?一个美国人对俄国大使说,‘使用这些现代的新发明,这些能打到一百公里以外的窒息性炮弹,这些能照射二十法里、一举就可以消灭整个军团的电气闪光,这些满载着鼠疫、霍乱、猩红热细菌、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毁灭整个国家的炮弹,战争可能吗?”在双方力量基本平衡下,于是形成了一种对峙的“武装和平”局面。——有的读者看到这里不禁会失声叫了出来:“我还以为他是在描写今天的世界哩!”而这些在当时被视为异想天开的大规模杀人武器,我们不是已经在带原子弹弹头的运载火箭、激光和细菌武器等等上看到了吗?

在凡尔纳身后出版的九本遗著中,有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昨天和明天》,其中最末一篇,叫《永在的亚当》,作者用他那丰赡的想象力把人们带到遥远的未来,他描绘出经过很久很久之后,世界大同终于实现,达到了“政治制度与和平的稳定”。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种族纷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leshommes des quatre mers),但那将是多少个世纪以后的事了。谁能证实呢?

然而这就是凡尔纳的预言。

①米莱衣·古特烈-顾奥和比埃尔·苏弗兰在他们写的《凡尔纳的神话》中提到了居维埃、韦尔纳尔和拉勃拉斯对凡尔纳的影响。

②③④马克·梭里亚诺:《凡尔纳年谱》。

⑤儒勒·凡尔纳:《机器岛》(联星译,青年版)。

猜你喜欢
凡尔纳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六)暴风雨来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抵达山脚
海底两万里
文学小说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