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培养:职校语文义不容辞

2006-04-06 12:53邓丽芳李桂娥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评价语文

邓丽芳 李桂娥

近日,我校为加大对新生的了解力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你是否喜欢要求严格的老师。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喜欢,希望老师不要管他,放弃他。看了之后,我心中难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不可没有灵魂的,如今,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竟会受到如此的冷遇,那不要管我的言辞中透露出的是对教育的抗拒,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了吗?

一、个性培养的忽视

放眼现今的学校教育,承继的依然是传统的教育体制——班级授课制。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以一对多,学生的数量远远超出教师。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教师因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而只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的局面。因此,我们现今的教育只能实现共性培养,而不可能兼顾到个性的培养,甚至有时还会因为对共性的过分追求而扼杀学生的个性。原本性情各异的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教育之后,就象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全都一个模式。而这样统一规划的过程于学生而言,是非常痛苦的,因此也就有了上述无奈的肯求。

二、个性培养的必要

对于个性的追求是每一个走向成熟的个体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它是个体由对外界的好奇转向审视自我的开始,是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个性不同于气质,它有好坏之分。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个性教育或者根本就没有对其个性进行培养,学生就有可能歪曲对个性的理解,进而养成不好的个性,而这样的现象我们己在现实中看到。

譬如有的学生在着装打扮上张显自己的个性,对时尚潮流的盲目追逐,完全不适合自己年龄与身份的服装,夸张的浓装艳抹;有的表现在言行上,如顶撞教师、顽皮淘气、不守纪律、不合群、不顺从、不开通等,这些不正常的状态,却每每会被同龄人以有个性誉之,而这种对个性的错误认识,正是因为学校教育中对个性培养的忽视甚至压抑造成的。由此我们不能不重视这一问题。

进行个性培养,还因为拥有个性的个体是最具创造力的个体。任何一个有个性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方式总会不同于他人,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动力,正是创造力的源泉。因此有人提出:尊重个性即是保护创造性。

三、语文课进行个性培养的便利条件

共性培养只是学校教育的一方面,个性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人们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在现阶段,人们倡导的素质教育正是认识到了以往的失误,转而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而要实现这一点,我想语文课堂是不容忽视的舞台。

李镇西先生曾说:“语文学科具有多义的特点。简单的或相同的文字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内涵,而对意象和内涵的把握情况往往与读者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有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如此。”

“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或是阅读教学,涉及的都是精神世界,而任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作文表达和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同样不言而喻。”这段话正说出了语文教学的独特之处,因为它的多义,因为它的个人化,使语文教学为学生的个性表现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舞台。

另外,职业学校中的语文课教学不存在升学的压力,没有了高考这把“达摩克利斯剑”的威胁,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更为纯粹,它只是为了能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文学素养等方面提升上去。没了外在的束缚,语文课的内容将更为广阔,形式也将更为多样。

四、职校语文课进行个性培养应注意的几点

1.认清教育对象,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面对是性情各异的个体,他们有的活跃,但有时过于自信,有的独立性强,但也表现为对教师的统一要求缺乏热情,行为不太合群;有的感情丰富,但有时因精力过剩而表现均顽皮、淘气。教师对于这些丰富而又不甚成熟的个体应耐心地施加影响、加以引导,不可以强求一致的服从。

如果用所谓的“行为规范”生硬地去“规范”他们,会挫伤他们稚嫩的个性,进而可能导致对他们才能发挥的压抑,而活跃、独立、自由的个性才是人才成长的根基。况且职校学生本身就在初中阶段接受了一次严酷的个性压抑,性情中已经有了叛逆的种子,如果此时再进行个性压抑,将会引起他们更为激烈的反抗,这样的情绪对于良好的个性的形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所以要培养青少年的个性,首先就要给学生解压,而要实现真正的解压,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有所转变,要以开放的眼光、兼容并蓄的胸襟去容纳众多的不同,面对善于思考,能言善辩,喜欢表达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于思考能力较弱,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同样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给予肯定。同时还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更新自己以往的观念。如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什么是科学的价值观,怎样对待功利,如何认识金钱,怎么看待艰苦朴素等问题,有再认识的必要。只有教师的适时而动,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2.给学生展示机会,让教师了解学生

实施个性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现在我们的课堂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有教师反映,现在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几乎没有,难道是因为学生不愿举手吗?其实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想成为成功者,都想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赞赏,所以在刚开始时,他们总是一有什么想法就想马上说出,但是在以往的授课中,由于教师过于追求纪律,过于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便过于压制学生,甚至强行加以呵斥。这于学生而言就是剥夺了他们展示自我,发现自我的机会。

而这于教育者又意味着什么呢?实际上,每个人自降生以后,具有多种潜能和个性。有些个性是必须制止和压抑的,而有些个性则需要培育和挖掘,什么样的个性才是教育者最应该鼓励和发扬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是事实上的研练,多给孩子展现个性的机会,俗话说,只有暴露了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的这一束缚,在剥夺了他们展现和张扬个性的机会的同时,也使自己丧失了发现学生的个性,适时地进行指导与教育的机会。所以,给学生一个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就给了教师一个了解学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个性教育与指导的时机。

3.改革教育评价,实现个性教育

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具有导向、调整、激励、鉴定等功能。它如一根指挥棒决定着教学的目标及教学活动。所以,为适应个性培养的需要,就要革新教育评价机制,从知识、能力、素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注重评价的全方位、多角度。具体可从这几方面考虑:单项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学生素质的评价上注重思想品德、知识水平、身心素质、个性特长四项并重;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注重合格率、优秀率并重;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试卷的测试,而是要求试题更具开放性,充分考虑学生多样化的思考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答案的合理性。只有评价机制作了相应的改革,个性培养的教学才不会是一纸空文。

据最新的一项教育状况的调查数字表明,个性培养与教育将是21世纪最具竟争力的教育方式,也是未来培养竞争性人才最有效的手段。作为工作于一线的语文教师,对个性培养的探索,将义不容辞。

(邓丽芳 李桂娥 山东省莱州市第二职业中专)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