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临着产生教育家的历史机遇

2007-04-24 18:25
人民教育 2007年24期
关键词:教育家教育工作者陶行知

本刊发表的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文章《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即:我们面临着产生教育家的历史机遇。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时代风云变幻,对教育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回应这些要求,需要教育家的智慧与力量。就像工业革命的规模化生产最终促使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一样,前苏联的社会变革也催生了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一大批教育家。

如今,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发展裹挟着无数对矛盾和难题:如何在坚持传统的同时,改革创新;如何在让学生“厚基础”的同时,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如何在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在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涵养他们的创新人格……这是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要作出回答,我们必须依靠一个气象宏大、风范高标的教育家群体,他们是教育事业的砥柱与脊梁。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观念的改变,为教育家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以往,我们或把“教育家”神圣化,或把“教育家”的名头弄得很吝啬,不仅在当代留下了教育家的缺漏,而且忽略了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创造价值,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如今,观念上的突破已经实现。党和国家大力提倡教育家办教育,教育家办学,就是回应时代的要求,鼓励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信念。

政策与实践的深化,为教育家产生提供了丰沃的内部土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实施、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等,给予了教育家最为有力的政策支撑。多年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丰富、完善着教育家的思想与理念,也是产生教育家的重要条件。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一大批教育家的时代。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有着40多万名中小学校长、千万名中小学教职员工。时代提出的问题,需要这千万名教育工作者作出自己的回答。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能引发对教育教学模式的不同思考;不同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意味着不是几个,而是一大批有思想、有见解、有风格的教育家的出现。

现在,于千万名教育工作者中,已经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像“民主管理”的魏书生、“人生为一大事来”的刘彭芝、“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李希贵、“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康岫岩、“我,长大的儿童”的李吉林……他们从普通的教师做起,在实践中以自己的热情、智慧和责任感,回答了新时代的问题,成长为教育家。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从普通教育工作者成长为教育家的道路将越来越宽广。魏书生、李吉林们也将激励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坚定前行。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能够产生杰出教育家的时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是复杂尖锐,思想越是激荡交融,时代也就越容易产生杰出的教育家。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动不居,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西方现代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大地上碰撞、融合。正是这样的时代,使得陶行知产生了“生活教育”理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其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一代人,而且流韵所及,近百年后仍影响着我国的教育者,陶行知也因此成为杰出的教育家。

现在,我们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思想的激荡程度不逊于陶行知的时代:信息社会来临,与中国特有的社会转型期相结合,各种思潮兴起,各种教育流派纷繁复杂,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教育家思想的独特、不平庸,将使他们成长为杰出的教育家。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教育家来源于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又以精神的力量,带领着教育工作者奋勇前进。我们坚信,随着一大批教育家的涌现,教育必将振兴、国家必将振兴、民族必将振兴!

猜你喜欢
教育家教育工作者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颜回之乐
陶行知夜归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琴童》顾问阵容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阅读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