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

2008-10-11 09:01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3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素质教育

崔 凤

【摘要】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精神建立起来的,由于它所培养的对象将直接服务于社会,所以,素质教育在职业学校应占有突出地位。

【关键词】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一个合格的现代化人才,必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文化智能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决定了它应该突出素质教育。众所周知,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后,第一选择是高中,第二选择是中专,第三选择是职高,第四选择是技工学校。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更多的家长们不再像几年前那样仅仅满足于为子女谋个职业,混口饭吃,而希望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利于找到称心的职业及以后更好的发展。客观上部分省市近年自主扩大高校招生,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生源不足而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的“人口”质量,使职业学校素质明显下降;(1)身体素质偏低,全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已引起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而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一现象令人堪忧;(2)心理素质偏低,他们刚刚告别了自己平凡而苍白的少年时代,由于他们在中学时地位较低,缺乏自信心,感情也被磨砺得外表冷漠而内心空虚脆弱,很多有益的活动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3)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骗低,他们的认识能力较差,是非观念不强,对美与丑,恶与善的鉴别能力不高,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也较弱,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突出素质教育。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服务的直接性,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直接性。它不同于普通教育,如果用普教的模式来办职教,不但无法选拔人才,相反还会毁灭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发展,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成功成为有用的人才。

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职业学校只有突出素质教育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教育,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强调统一性,缺乏灵活性;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实际能力,轻视能力。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竞争性、创造性、法制性。为适应这些特点,就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广的视野,善于捕捉信息;有果斷的决策能力,敢想敢干,勇于创新;有经济头脑,注重经济效益,讲究工作效率,同时还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据有社会责任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品质。

企业要发展,首先需要高素质的职工,学校必须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为企业提供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近年来,职业教育出现滑坡,很多职业学校都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口号,而这个口号的核心就是素质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甚至合资、外资企业优先录用退伍转业战士,看重的正是人才的素质,而并非他们的学历。在实现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职业学校又有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对职业学校来说,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应当以此为契机,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确保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作者简介】崔凤(1976- ),女,山东诸城人,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素质教育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