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改的有益探索

2009-01-05 02:26高玲翠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活动课多媒体历史

高玲翠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实施历史新课改以来,我按照上述要求,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趣味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历史活动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1创新新课引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通过讲历史故事、猜谜语、多媒体历史情境引入等方式引入新课,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求知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历史《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时,我课前让学生搜集孔子“因材施教”的历史故事,课上让学生讲解、评论、交流,学生的发言积极性高涨,思维十分活跃,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不言自明。

2开展新闻分析讨论,营造宽松教学环境。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事先布置学生收视新闻,如“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朝鲜、伊朗核问题”、“海地海盗”等国内国际普遍关心的新闻报道。有机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在一定的广度、深度上去关注新闻,关注不同立场的媒体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开展新闻分析讨论,使学生既拓宽了视野,从广度深度上了解了新闻事件,又学会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爱国主义情感。

3联系历史电影或小说。如我在讲述“破袭战”时引用赵本山的小品《三鞭子》中“我就是在这里挖坑游击队的坑长”的台词,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再比如《地雷战》、《地道战》是敌后军民反扫荡斗争的最好素材,《马陵道》是反映孙膑军事思想的最有力影视资源等。

4利用讽刺或幽默的形式。如为了反映《马关条约》签订时清朝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奴颜婢骨、侵略者的贪婪无耻,我引用了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一段对白:李:“台湾,已是阁下口中之物。何必心急?”伊:“肚里饿得很,恨不得吞下去。”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三、加强历史活动课教学

历史活动课教学可采用成语知识竞赛、展示体验活动、编写历史故事、开展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

如为了让学生了解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我组织开展了“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活动课。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等,学会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活动过程如下:(1)向学生讲解调查的各项要求。(2)学生分成几个调查小组,各小组根据调查活动主题。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访谈提纲,或设计调查问卷。(3)依据访谈提纲,对被访对象进行调查。由专人负责做好调查记录;或人户发放问卷,待调查对象填写完毕,由专人回收调查问卷。(4)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撰写调查报告,得出自己的结论。(5)活动总结。各小组进行调查成果交流,推选代表进行讲评。

再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国际歌》词曲创作的历史背景,从歌词和旋律中感受无产阶级的远大理想和英雄气概,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我设计了“学唱《国际歌》”历史活动课。活动过程是:(1)分头收集资料,分别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班介绍《国际歌》词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2)把《国际歌》的歌词和简谱抄写在黑板上,由教师或学生教唱。(3)谈自己对歌词含义和《国际歌》艺术风格的理解。

四、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历史新课改中。我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下载资源和素材及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历史课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对拓宽历史课程资源的建议

1学校图书馆课程资源的拓宽。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因此学校应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配置人文方面的书籍,如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历史音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音视频资源。

3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应通过制作历史专题网站、向学生介绍学习历史的优秀网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文物之门等)、制作多媒体历史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利用好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加强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建设等措施,拓宽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猜你喜欢
活动课多媒体历史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新历史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