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2009-01-05 02:26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写作水平创造性

王 鑫

每位教师都知道,“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着教师的一个难题,学生写作的时候无处下笔、无话可说。教材的改版对学生写作技法要求更高了,教师不知不觉走进这样一个误区:作文教学就是教学生按技法来写,教学生写作时应该注意什么、写什么、如何审题、结尾等表面现象。走进这个误区,就会导致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素材可写,有观点可议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外”功夫。只有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认真观察分析,平时注意积累素材,写作时才有话可说。那么这些“文外”功夫包括哪些呢?主要有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理解能力等。只有这些功夫过硬,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人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针对性的阅读,一方面可以弥补人的知识缺陷;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如何用词、谋篇、布局等基本写作技法。同时还会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所以说阅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外”功夫。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度地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作文。要注意难度适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指导学生把阅读分为浏览、泛读、精读等不同层次。并把可保留的优点推荐给其他同学。

二、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作材料贫乏、思想僵化,写不出新意。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将学生封闭在课堂与沸腾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有很大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就要打破这个隔离层。

“随笔本”上优美的小文章,引起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兴趣调动起来了,教师趁热打铁,把孩子们从课堂上拉起来。走出斗室,让他们接触自然、深入社会、品味生活。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写作时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其原因就是平时没有认真观察事物、感受事物,在写作时大脑一片空白,只能靠凭空设想,写出的东西也不切实际,甚至犯常识性错误,这种弊病是任何高明的技法都无法纠正的。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阳光教学法”,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把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接近生活、体验生活,把耳闻目睹、所见所感、亲历体验的事情写下来,进而将自己的感受写进“随笔”。写什么呢?写自然环境——大至烟波云海、浩渺星空,小到花草林木、沙石雨滴;写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周围的变化,环境保护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写亲情友谊——父母之爱,师生之情……这样,不管是眼睛看到的,还是耳朵听来的,或是学生头脑中瞬间闪过的灵光,都不失时机地捕捉住、记下来。天长日久,“随笔本”厚起来了。真正实现“以我手写我口”,不少同学写出了真挚感人的成功之作。教师应“从点到面”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写作文就有了素材,不再是做“无米之炊”了。

三、注重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写作只是说话的书面形式,写作包含在广义的说话中,写作和狭义说话(口语)是存在于广义说话中的两个有机部分。但有的教师只注重指导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忽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读者可以设想,假如一句完整话都说不好的学生,能够写出句子通顺、内容完整的文章吗?书面语和口头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切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即朗诵会、演讲会、故事大赛等等都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好方式。

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智慧活动的翅膀,是创造活动的先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不限于教师的思想,学习中有自己的见解。其次要培养学生刨造性想象力,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充分尊重学生。激发创造热情

“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我国某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提出的作文十六字诀。看似浅显易懂,实则非常精辟。它揭示小学生作文训练的真谛:要大胆写。要尊重学生。从而激发创造热情。

六、优选训练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水平如何,关键在于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如何指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与创造性的表达。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新东西。从朴素的生活中发现美,并充分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个性化语言。

二是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与讲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是加强形象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训练。教师有意创设情景,给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思考天地,让他们获得更多信息。寻找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至于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上述几个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无论是阅读、观察、说话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也是写作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它们反过来又会促进阅读、观察、说话能力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就需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让学生放松自我,深入情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创造欲望,写出具有创造性的作文来。

总之,上述能力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写作时所必须的。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一定要走出“误区”,教育学生深入生活,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写作水平创造性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