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审美能力

2009-01-05 02:26王海英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兴趣生活

王海英

摘要:对于一个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在他们心目中只有绘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为纠正这一错误观,最,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让他们明白美术用途很广泛,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美术;其次,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农村的学生对乡村的景色有独特的感情,让他们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再次,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提高审美能力,完成对美的认识,陶冶情操,启发他们对美好生活、对生命新的感悟。

关键词:兴趣;感受美;审美能力;生活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加快,生活中利用美术形式的东西越来越多。例如:我们生活用的床、杯子、书包、衣服、桌子。

江泽民同志明确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气氛,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农村美术教学提出的要求。农村这个大环境培养了学生纯朴的性格。但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还处在继续发展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刚升入初中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加艰巨。

一、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功之一”。对一个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对美术的认识非常浅薄,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只有绘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上第一节美术课时,我拿着在课下准备的生活用品,牙膏、牙刷、梳子、盘子、脸盆等生活用品给同学们讲,它们属于工艺美术,同学们平时穿的衣服是服装美术,上课使用的教室属于建筑美术等。同学们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我,感到惊讶,原来这些都是美术!我在课上利用实物引导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根据对学生们的了解,在美术教学中我利用课下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了花瓶。用纸折了衣服、篮子、仙鹤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了实物参考资料,利用直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告诉学生自己课下多注意观察,发现新事物。自己动手剪、拼、贴,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物品。如果有问题可以问老师。让学生动手制作才能深入了解美术,明白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们只有了解美术才能对美术产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学生感受美

农村的学生对乡村的景色有独特的感情。教师应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七年级的学生兴趣广泛、不稳定,缺乏克制力,对美术很大的好奇心。在讲课时教师应该抓住同学们对美术的好奇心。教师可从学生们身边的自然环境谈起,并且有目的地提出问题,那么学生会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如:讲《色彩的联想》这一课时,我把他们带到乡间。同学们看到成熟的西红柿会说:“熟了的西红柿是红色的,不熟的西红柿是绿色的。”教师进一步引导说:“还有什么物品是红色的,绿的?”同学们马上会说:“五星红旗、少先队的红领巾、有的同学穿的衣服是红色的,青椒、油菜、黄瓜是绿色的。”看到成熟的庄稼说:“多美丽的金黄色。”让同学们贴近生活。观察自然界的色彩,拓宽思路,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自然色彩世界,从中找出规律,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大自然的风光。通过写生,同学们很快了解了许多色彩知识。发展中的农村在同学们的心中更加美丽。丰富的课外美术活动。展示了美术教育的功能和学好美术的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农村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没有什么审美意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教《流动之美》这一课,我在制定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点,让同学们到自然中寻找具有流动美的现象。课下我先画了几幅水纹图,以便在课上利用。上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小池塘边。让学生往池塘里扔一些小石子,水面荡起波纹。我拿出我画的水纹图和池塘里的水纹比较,同学们高兴地说:“原来池塘里水纹画出来也很漂亮。我也要把水纹画下来。”同学们欢呼雀跃。这一课同学们明白了关注自然美,对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思考“美”的运用。通过自然中流动的现象来展现韵律美、节奏美生动地反映了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自然的水纹给同学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同时学生感到了自然的美。学生情感丰富,富于想象,表现欲望强烈,但是大多数学生写实绘画能力弱,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的愿望,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示范,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每次学生的作业拿出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画的更好,让他们互相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欣赏水平。我还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家乡的景色。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到学期末时我把画得好的作业拿出来办一次画展,让同学们感到自己的丰硕成果。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自然界中的景色描绘得如此美丽,同学们也感到自豪。结合自然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使学生对美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美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美是空洞的、乏味的。提高审美能力,利用美的规律去认识生活,建设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着眼未来,为适应21世纪的发展,农村的学生也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兴趣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