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09-01-05 02:26郝立粉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学习气氛积极性语文

郝立粉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包括老师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用赞美的语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和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竞争。我们的生活存在机遇、挑战。适应社会,寻求发展,改变命运的制胜法宝就是终生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特别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充分给予学生质疑、讨论、辩论、总结的机会,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合作,师生共建一个共同探求与发展的基础,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知识,进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在某种意义上讲,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迅速。

二、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愿学”的主动性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开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或提出问题及要求,或讲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或做一个新颖的演示。或设置一个悬念等。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收到理想的效果。如在学习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先为学生设置一个悬念“在一个寒风呼呼吹,雪花纷纷飘的夜晚,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命运会怎样呢?”学生们议论纷纷。非常有兴趣地学习课文。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时常用赞美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学生思考、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中。当我提出问题后,往往不急于找学生回答。而是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全体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发言。我会说:“好好想想,你们一定会。”或“不要怕错误,错误是正确的前提”。当学生回答之后。我会不失时机地用赞美性语句来表扬学生:“你的答案很独特,有创意。”即使回答不正确,我也会安慰学生:“不要紧张,请认真思考。”

(三)采用“竞争”方式,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处于竞争状态的效率要比平时高得多。“石本无火,相击而发光”,教学实践也反复证明,学生即使对智力竞赛活动毫无兴趣,因渴望竞争取胜而产生的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件本身的乏味,而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争中。为此,我时常把课堂变为“智力竞技场”。积极创设竞争氛围,在课堂上开展各种自学比赛。如速读、速记比赛,分组抢答比赛等,学生跃跃欲试,快速抢答,兴趣盎然,调动了自主学习的意愿。

(四)采用“讨论法”,增强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文章。教师费尽心力地分析讲解。要求学生接受,不如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为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往往会更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讨论的方法。如在《田忌赛马》的教学中,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动脑筋、细琢磨。通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每位学生都有动脑筋、动嘴讲话的机会,促使学生对问题能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利于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有利于激活思维、启迪心智。

(五)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勤于思考的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总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我只是引导点拨学生思考。这样。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意识。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教之有方,导之有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会学习。善思考,重过程”上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坚持课前预习

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和常规,养成查字典、查资料的习惯,做好预习笔记

(二)课上积极思维,认真思考,勤于质疑

在学习中。对于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不要轻易放过,要敢于质疑善于发问。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变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记忆。

(三)课下写好读书随笔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对“目标”清晰明了。对“教材”能动地理解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指引学生写好读书随笔。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抄录哲理性或欣赏性较高的语段,写出学习后的感受、收获、启发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使每个学生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迎接生活的挑战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学习气氛积极性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班主任工作浅见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