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2009-01-11 07:39陈兰芳
中国市场 2009年41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

[摘 要]铁路施工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探索并选择适合铁路施工企业实际的工程物流管理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进度,而且对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物流的含义,工程项目物流的特点及其对组织模式的要求,并进一步分析了铁路施工企业现有自营物流模式的缺点。然后,据此阐明了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发展模式,指出了实施这些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物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22,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1-0065-02

1 引 言

工程项目建设所消耗的物资材料数量大、物流成本高,据有关统计,工程项目中材料成本占工程造价的60%~70%,而物流费用约占材料成本的17%。也就是说,物流费用要占工程造价的11%左右,这与工程项目物流的特征以及铁路施工企业对其的现有组织模式有关。因此,探索符合工程项目物流特征的铁路施工企业物流模式,加强工程物流管理不仅有利于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进度,而且还对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大意义,工程项目物流已成为铁路施工企业名副其实的“第三利润源泉”。

2 工程项目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2.1 工程项目物流的含义

物流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其定义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我国2001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将其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随着生产实践的逐步深入,以“物的流动”为本质特征的物流活动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现代物流的活动,实际上一开始便存在有两大类型,一种可称为“产品物流”;另一种则可称为“工程物流”。物流活动的这种分化具有必然性,是社会生产大型化、物流市场细分化、技术手段专业化以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工程物流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工程物流包括工程项目、救助支援、会展、大型迁址及战时后勤保障等多项内容;狭义的工程物流仅包括工程项目形成的物流活动。

工程项目物流(project logistics)包括工程项目物资流通和储运,是工程项目各物流功能诸要素(即包装、搬运、储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的有机结合。

2.2 工程项目物流的特点

2.2.1 工程项目物流具有单向性

铁路施工现场既是产品的生产地也是产品的消费地,导致工程项目物流具有单向性,难以组织回程运输。

2.2.2 工程项目物流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

工程项目运作受业主、设计、监理、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影响较大,铁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性和多变性随时发生,每个细节发生变化都需要及时的物流保障。因此,工程项目物流组织更为复杂。

2.2.3 工程项目物流具有差异性和一次性

铁路施工企业产品的生产方式属于单件生产,工程项目物流不同于其他产品物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一次性特点。更需要提炼不同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方法、经验,以便移植借鉴。

2.2.4 工程项目物流具有点多、线长的特点

许多工程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涉及面广,铁路施工单位驻地分散。需要借助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因地制宜,探索科学、高效的项目物流管理方法和手段。

2.2.5 工程项目物流具有准时化特征

工程物资如果过早供应到达铁路施工现场,则由于场地狭小,需要花费额外的场地和保管费用,如果供应落后则会影响工程进展,同样影响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3 现有组织模式对工程项目物流的不利影响

3.1 工程项目物流特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工程项目物流所有具有的单向性、差异性、一次性、点多线长等特点决定了铁路施工企业仅凭自身的力量进行物流管理很难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同时,铁路施工企业也难以规避、分担高度不确定性所形成的各种不利因素,这无疑增加了其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风险。另外,工程项目物流的准时化特征使得传统物流组织模式不能适应其对工程物资的需求。

3.2 自营物流组织模式降低了工程项目物流运作效率

既有体制决定了多数铁路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物流基本采用的都是自营模式。即使改革也只是权宜性地作一些局部改善,没有对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进行全方位地深入分析和整体改革。据调查,铁路施工行业中原材料物流的36%和46%是由企业自身和供应商承担的,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占18%。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自成体系的物流模式,难以形成物流规模经济效应,已成为制约铁路施工企业物流产业化快速发展的“瓶颈”。同时,还产生了原材料库存过大,占用大量资金,自营物流等设施利用率低、成本支出高等问题。

4 工程项目物流不同发展模式探索

工程项目物流特点决定了它更适合外包给第三方物流运作,但实际情况是多数铁路施工企业仍然采用的是自营物流模式。因此,探索一条从自营到外包,使铁路施工企业能够平稳过渡的物流发展模式既具有理论意义,也是铁路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项目物流管理实践的要求。根据物流发展规律和铁路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将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4.1 对铁路施工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实施企业内部一体化

围绕资金流、物流、商流,对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物流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并成立与之相适应的工程项目物流部,统筹企业全部工程物资的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运输及配送管理,负责与物资供应商、物流服务供应商以及与企业内的工程项目部及其他管理部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该模式下,铁路施工企业对工程物资统一采购、按需供应,实行企业层面的一体化管理。具体实施中,由企业工程物流部统一采购所有工程项目需要的工程物资,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库存管理模式,具体工程项目部需要的工程物资由供应商按需配送,该模式的实施前提是铁路施工企业的商流与物流分离。企业对本地区或其他更大范围内需要的所有工程物资实行统一采购,有利于与实力强、服务水平高与产品质量高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并得到较大的价格优势,并把物流储存及配送业务一并交给供应商完成,供应商则可对所有客户的工程物资的储存及配送进行集成优化,从而获得比铁路施工企业自营物流更大的规模优势。

4.2 构建铁路施工企业联盟,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工程项目物流服务一体化管理

将商流与物流分离,统一采购、按需供应的工程项目物流管理模式虽然比传统的由分散的工程项目部实施的工程项目物流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毕竟一个企业的规模还是很有限。为此,相关铁路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协议组建铁路施工企业联盟,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实施铁路工程项目物流的一体化管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与铁路施工企业内部一体化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该模式可以获得比企业内部一体化更大的规模优势。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联盟企业间的协调难度,因而可能增加企业的组织成本。

4.3 逐步将工程项目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商流与物流适当分离之后,可以将工程项目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该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铁路施工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入和成本,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同时,由于不再把物流存储、配送等业务与对供应商的采购挂钩,因此还能在获得较大规模效益基础上,发展与供应商更好的合作关系。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全可以根据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基于工程进度及铁路施工场地的要求,对工程物资进行定时或定量的优化配送。但是,实施该模式的阻力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本企业有关部门及员工的抵制、遗留物流资产及人员的处理、市场交易成本可能的增加等。

5 工程项目物流发展模式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5.1 对工程物资实施ABC分类,有针对性的选择物流发展模式

铁路施工企业需要的物资种类多、数量大,不同种类的物资具有不同的属性。可选用系统聚类、动态聚类、模糊聚类或灰色聚类等聚类方法对其进行ABC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工程物资的特征和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物流发展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对工程物资的分类不一定仅局限于ABC三类,而且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分层的分类管理。一方面可以减轻物流模式改革所产生的阻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实施新模式的风险。

5.2 提高信息化水平,为工程项目物流不同发展模式提供信息平台

工程项目物流信息化作为铁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和价值挖掘的有效手段,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一大方向。企业高层领导必须积极参与物流信息化项目的战略制定,并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信息化规划、策略与实施步骤,实行等级化管理。按级别和实施步骤制定软硬件的投入计划并落实到位。在工程项目物流实施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以铁路施工企业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为着眼点,对业务标准与铁路施工生产流程、铁路施工规范标准同步实施优化,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及交流平台,再以信息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运作中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改善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

5.3 工程物资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工程物资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对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物流不同发展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铁路施工企业为此应建立完善的、动态的选择、评价及激励机制,对既有的工程物资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定期、定量评价,对达不到服务要求的应及时终止合作关系,对表现突出的供应商在给予适当鼓励的同时,还应尽可能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5.4 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为不同物流模式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制造业与服务行业中流行的系统管理思想,通过合作、共享、集成的战略,系统化地减少生产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来源,达到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共赢的目标。有关研究已经证实,把供应链管理思想引入铁路施工行业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将供应商管理理念引入铁路施工企业,可以为不同物流模式提供更为宽广、充分的发展空间。

6 结 论

在铁路施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通过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铁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工程项目物流已成为铁路施工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只要铁路施工企业重视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探索并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物流发展模式,由点到面、循序渐进,一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自身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强俊秀.论建筑施工企业转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1):15-16.

[2]廖小建,陈红艳.建筑业实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前景探讨[J].价格月刊,2007(11):78-79.

[3]张泓.浅论建筑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管理[J].铁道建筑技术,2004(4):65-67.

[收稿日期] 2009-08-1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8JA79010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XHJJ-11)

[作者简介] 陈兰芳(1971—),新疆石河子人,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经济、工程物流。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
美国与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比较与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