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培养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2009-01-11 07:39罗忠明
中国市场 2009年41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工作过程职业能力

[摘 要]学生职业能力是应用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将工作过程引入职业能力培养,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目标;重视工作过程,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关键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视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发挥企业应有的作用,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应用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1-0081-02

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明确规定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设立“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英语教育”四个专业,确立了应用英语独立的专业地位。它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一定的涉外工作岗位群,培养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其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导向和学生跨专业的职业能力倾向十分明显。

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的产生基于以下两个因素:首先,传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学校教育重在理论知识传授,企业的技能训练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相分离,致使职业教育中的两元主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脱离企业的工作实际。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的变革和工作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的管理由传统的以分工为基础的多层管理向扁平化的知识管理转变,企业的竞争能力也由传统对资源的占有转为对知识的占有和知识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变化之下,企业对员工包括生产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认为教育应使学生具有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角度参与或共同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教育是发展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负责的个性的前提条件,也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必须有意识地促使职业教育对生产组织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内容应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2 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应用英语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与其他专业结合,培养方向不断丰富和拓展。用英语完成特定领域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成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这正是应用英语专业的优势,也是劣势。原因在于:首先,随着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急需大量的“能应用英语从事某一领域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根据对深圳的调查,深圳市一年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至少5000人以上,目前深圳市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没有满足深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其次,应用英语是专科层次,现行高考制度决定了此专业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不如普通高校学生,而此至少跨两个专业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学习更多的课程,必然造成课程多而杂、知识泛而浅、技能会而不精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英语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应用英语专业应该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姜大源教授在对德国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职业能力具有主动式自组织性特征,是劳动者在丰富、动态的工作环境及职业劳动组织的基础上自在地发挥胜任工作的能力。它不仅表现为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还表现为当某种具体工作或职业发生剧烈变化甚至消失时,也能促使劳动者依靠自身内化的职业能力在变动的职业生涯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主动为自己塑造和设计更加光明的职业前景。职业能力有纵横两个维度,纵向的性质结构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横向的内容结构层面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根据上述观点,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概括如下: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在纵向上包括学生运用英语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是组成学生职业能力横向上的三种能力。具体指学生应用英语完成某一特定职业所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和专业方面的能力。方法能力是学生从事具体涉外工作时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也就是学生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境制订工作计划、确定解决问题方案、评价工作结果、提出改进措施等。社会能力是学生在具体涉外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能力,具体由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组成。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都超越专业能力,不断深化和发展,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变迁日益剧烈的今天,尽管面临职业变更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仍然具备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包括对新技术的理解力、职业的适应性、合理化建议、过程优化、质量意识等。主要依靠较强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全局与系统思维、决策和迁移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以及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与能力、参与意识、自信心、主动性等社会能力。

3 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3.1 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目标

应用英语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较高层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某个专业领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知识,形成一定的业务能力,能运用英语胜任此专业工作任务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较高目标是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参与或共同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主动融入到社会系统之中,具备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态度,能处理好自我发展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关系,主动将自己的工作与企业整体联系起来,将企业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将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提高自身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较强的关键能力,为适应职业变迁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3.2 重视工作过程,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关键能力

纵观现代各种教育思想,无论是改造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还是结构主义、终身教育以及人本化教育思潮,都希冀受教育者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最大可能地自我发展。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关键能力,才能实现自我发展。

重视应用英语专业工作过程,培养学生以下关键能力:①健全自身人格的能力。这是关键能力的核心,是学生将“技术人”与“社会人”整合成“完人”的根本保证,它促使学生适应日益剧烈的社会变革。②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解决生存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以开放的视野,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建构自身知识与技能,较大程度地发挥英语课程的人文功能,使自身养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建设性、反思性地工作与生活。③认识自我的能力。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风格。

3.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视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发挥企业应有的作用

企业作为应用专业学生培养的终端,应高度重视它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邀请企业参与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共同确认和描述职业工作任务,在考虑职业能力发展的情况下,对职业工作任务作为范例和发展的任务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工作工具和工作组织以扩大社会、主体、企业和顾客对工作的要求,重视企业的整个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内在工作联系。

将企业作为课程开发、整合的主体,组成由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能手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共同制定课程开发方案,从企业完整的工作过程对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包括计划、实施、控制与评价等环节,根据各环节制定包括陈述性和工作过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组成的教学内容。

让企业参与教学、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具有较好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优势,有较高的“双师”素质,可以承担具体课程教学,也可以培训学校教师,提高他们运用工作情境的教学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企业不仅可以作为应用英语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还可以为校内实训基地提供更好的建设方案,促进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实训体系和实践基地稳定发展。

3.4 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

依托行业和产业,以岗位需要为依据,以技能和岗位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基础的“实用性”,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理论课的综合化,打造实践教学的平台,建构突出实训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看做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努力创设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成为整合学生学习与工作的过程,建构学生知识与技能,完善学生人格并促进学生适应职业变迁的过程。将工作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作为学习项目,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工作过程,使学生在与工作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中更直观地学习专业知识、工作过程知识与训练职业技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限。

4 结 语

应用英语专业具有复合性、应用性、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但由于层次较低、学习期限较短、课程多而杂等不利因素影响学生质量,学生职业能力成为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关键。将工作过程引入职业能力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遵循高职高专教育目标与尊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的表现。基于工作过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不断深入探索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必将进一步促进应用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5.

[2]徐小贞,等. 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收稿日期]2009-08-19

[作者简介]罗忠明(1969—),四川巴中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外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及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工作过程职业能力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