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师”戴春霞的电大情缘

2009-01-14 09:35
中华儿女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电大单亲太平

华 南

作为一名老师,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西联乡太平中心小学教师,校留守儿童帮助中心主任戴春霞的教龄并不算太长,但是,十几年的教师生涯,却让她扮演了几个重要的角色。

站在讲台上,她是一名语文老师,带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走出教室,她是一位妈妈,不仅是自己孩子的妈妈,也是留守孩子共同的妈妈。

坐在屏幕前,她是一个学生,虔诚而不倦地在电大的惠泽中学习。

电大让戴春霞这位普通基层小学教师的课堂与一片广阔的天地连接,也让她给予孩子的温暖更多了宽阔的视野和引导的精神。

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戴妈妈”

2009年9月29日,太平中心小学的活动室里布置得五颜六色,歌声、朗诵声、琴声、欢笑声一波一波传过来,像是一个温暖大家庭在聚会。这里确实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孩子们共同的妈妈就是戴春霞。

这是他们在提前举办中秋节联欢会。这样的联欢会,戴春霞每逢年节都会组织一次,今年的主题是“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是戴春霞给孩子们最深的印象。她没有承诺,却一直默默地陪在他们身边。班上从小失去母亲的小学生朱跃明,曾在一篇获奖作文中写道“我有妈妈了!戴老师就是我的妈妈!”而在戴春霞的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习惯地称她为“妈妈老师”。

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许是母爱的天性,早在几年前,国家还没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系统性救助时,戴春霞关切的目光就早已聚焦在他们身上。朱跃明,杨艺、王青青,程霞等几个学生,是她带的几届学生里最让她惦念的。他们各自的遭遇,让戴春霞心痛不已,几年里,是戴春霞让他们感到了缺失的母爱。2008年年初,罕见的冰雪灾害没有放过这里,持续半个月的连绵雨雪,让戴春霞心急如焚。等到学校放假,已经快过年了,她赶紧跑到街上挨家服装店问,终于找到了适合孩子们穿的纯棉保暖内衣,一下子买了四套,第二天一大早就冒着风雪挨个给孩子家里送去。

对于家长不在身边的孩子,戴春霞照顾他们比妈妈还周到。而戴春霞自己的孩子年龄还小,不太理解妈妈,好几次都“吃醋”、生气。

无微不至的付出,让戴春霞也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们最真诚的回报。每年春节,朱跃明的爷爷总是颤颤巍巍地来到戴春霞家里,“给戴老师拜年。”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就是炒花生也要包上两斤,戴春霞知道,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感情。

在戴春霞的带动下,太平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工作有了相当大的起色,学校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帮助中心,戴春霞担任中心主任,带领老师们摸清了学校留守和单亲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太平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和单亲学生”工作方案,工作量增大了,戴春霞也更用心了。她觉得最自豪的就是,全校没有一个留守和单亲学生辍学,他们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着。

2007年8月31日上午,戴春霞作为全国教师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接见。上午的座谈会之后,戴春霞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下午的交流会上,她将自己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的感悟、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心得和体会,向教育部的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一一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为共同探讨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教师的切身体会和重要经验。有了这种鼓舞,已经在这个平凡而重要的岗位上耕耘了十四年的戴出霞,对责任与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教育问题的无尽探索

2009年10月18日,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央电大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戴春霞代表电大学员作了发言。在她十数年的教学生涯中,电大一路与她相伴。

1996年,戴春霞毕业于铜陵师范幼师专业,却阴差阳错被分到铜陵县太平中心小学,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虽然在教育对象上年龄相差不大,但却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段时间以后,戴春霞感觉到了压力和危机。怎样充实自己,成了她每天课后苦苦思索的问题。不久,她听同事说到“电大”,还一致给予好评,于是在大家的鼓励下,戴春霞再次跨进校门,成为电大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员,踏上了求知的新征程。

工作的人都清楚,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读书,个中辛苦自不必述。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

电大的教学模式,让戴春霞看到了一片新天地。屏幕上名师远程授课,让她第一时间了解了专业的前沿话题,看到了一片更加广阔的未知天地。走出太平中心小学的三尺讲台、走出铜陵、走出安徽,将是怎样的天地,这是戴春霞从来没有想过的,而现在,这片天地就如徐徐画卷展现在她的面前。视野的开拓,不仅让她的讲课技巧有了提高,更赋予她深刻的领悟力。在电大教育的影响下,戴春霞帮助她的学生看得更远。

三年倏忽而过,戴春霞通过毕业考试不久,再次踏入电大的校门,报名参加了铜陵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班。这一次,她和丈夫携手,共同前行。考虑到夫妻二人上学开销比较大,学校主动提出让他们只买一套教材和辅导书,从此,每天晚饭后,戴春霞一家三口人坐在灯下,孩子写作业,夫妻俩批作业、上网听课或者温习功课,成为家里一道充满温情的风景。夫妻俩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连散步时也不忘了考考对方,“导学、自学、助学、督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更是让戴春霞在繁忙的工作中有了更加灵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路走来,电大在戴春霞的教师生涯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电大老师的启迪和鼓励下,戴春霞巧妙地将电大所学的知识在平常的教学管理中进行实践。看到班级里孩子们写作文的热情不高,写不出来真情实感,戴春霞想出一个办法,从创设学生乐写、爱写的氛围人手,创造性地开展“小组轮流日记”写作活动,她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一小组的成员拥有一本日记本,每天由一位组员撰写,次日传给下一位,如此周而复始。为把活动开展好,戴春霞制定了一套切合本班实际的方案。一本本漂亮而富有童趣的日记本在孩子们手中变得更加充满诗意与童趣,一篇篇显然经过认真修改的习作,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插图,戴春霞和她的学生在这片习作空间里尽情邀游,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也特别认真。

为挖掘共享的深度,戴春霞又启发学生争当小老师,修改别人的日记,孩子们在戴老师的鼓励下,做得那么认真、一丝不苟。在批改与被批改之间,孩子们的欣赏、表达、交际等能力逐渐提高。戴春霞及时总结,以《小组轮流日记与学生共成长》为题,把她的经验向更多的教师推广。

戴春霞常说,在电大的世界里拾到了一颗种子,而她又把种子撒入自己的田园。这是一个传递爱的过程,因为爱的成长,幸福也在递增。

猜你喜欢
电大单亲太平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太平老街
“单亲”伤口一把盐
喇叭花
太平街
电大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大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大开放教育班主任工作研究
论倾听单亲子女心声的策略
县级社区教育的发展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