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探索

2009-02-12 08:47李美杰张焕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期
关键词:分层笔者院校

李美杰 张焕敏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按专业教学计划、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因社会、家庭、学校的环境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使他们的学习差异性较大,英语学习差异性更大。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多,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加剧,导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要扭转这种教学被动的局面,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做到既不压制基础好的学生,也不放弃基础差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实施“分层教学”。

1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的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指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在班级授课制下进行施教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英语的“分层教学”有其心理学依据。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习内容主体应在学习者的经验范围之内,新知识只能从“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原有知识的边沿上逐渐扩大外延。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主体应该是不同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的。由此可以认为“分层教学”是适合高职学生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 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

2.1 教学过程中的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A等学生(学习好的)虽然人数很少,但认真的学习态度、自觉的精神应加以肯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他们,要求他们掌握听、说、读、写、练的全部;在课堂提问中把难度大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如每课后第一个练习,大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做对。这种练习笔者就让A等学生去做,让他们给其他学生带个好头,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B等学生(学习一般的),笔者在教学中把稍微容易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处理,同时选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如果对话中生词不多可让他们读,为其他人树立榜样。有个别词读得不正确,笔者及时加以纠正,并鼓励他们大胆读,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教与学很好地沟通起来,使这部分学生产生成就感。同时,笔者还鼓励他们向A等生学习,力争在英语学习上更进一步。

对于C等学生(学困生),笔者提简单的问题,容易做的题,让他们多做多练。一是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使他们产生成功感、自信心。学生若做不出,笔者就采用适当提示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

当然在教学中也可以采取选择分层,也就是在处理一篇课文或一个对话时,根据不同的问题提问。具体做法:笔者把问题分出3种形式,让学生自己挑选做,看他们可以做哪一种题,把自己分成哪一类,做哪一等的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做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自我认领,自愿去做。笔者认为,分层教学不是生硬的、死板的、固定的,而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以达到教学目的。

2.2 作业分层作业的布置不应一刀切,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次设计和布置。在刚学习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这一语法项目时,大多数学生感到很难弄懂。如:“Im very glad to visit your factory.” said the visitor.有的学生把这个句子改成:“The visitor said that I was very glad to visit your factory.”有的学生没有改人称,还有的学生没有改时态。根据学生出现的不同错误,笔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因为书后语法不可能涵盖所有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在分析练习时就得联系实际讲解。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进步,笔者把书上的题让A等学生先做,给B等学生设计相对简单的题,做连接句子的练习,给C等学生设计选择填空题。第二天上课时,笔者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激发学习兴趣,品尝成功的快乐,从而更愿意学习英语。

猜你喜欢
分层笔者院校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