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09-02-12 08:47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期
关键词:艺德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

郝 奇

摘要 根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艺术设计人才所必需具备的专业基本功、文化素养、心理品德等,结合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和人才培养与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深入探讨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艺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2-0059-02

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创建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周济部长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艺术设计类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是企业的要求相一致,紧贴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作为高职院校更要重视校企合作,重视学习与实习工作的一致性,改变盲目浮躁的办学、教学现状。可大力推举2+1“工作室制”教学改革措施,以就业为导向紧靠市场,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更新人才观念和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人才。

1.2 以学生为中心,团队化的工作学习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学习单元,在这里进行大量的草图创意设计。除设计理论课、公共课在多媒体电教室外,学生可在工作室和加工车间进行以设计实践为主的教学和训练,车间成为最主要的教学场所。在教学与培训方法上,改变传统艺术家个体手工劳动的工作方式,把艺术设计与工业企业相结合,学生、教师与工程师、工人、销售人员相结合,形成现代的团队合作工作方式。二年级到三年级学生开始分专业学习,高年级学生要广泛地参与社会企业的设计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小组团队式的“工作班子”,去完成不同的设计项目。这种小组团队的工作学习方式,是欧美设计院校中流行的学习模式。

2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养

2.1 培养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在传统美术一支笔、一张纸的范畴里,美术的基本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捉形、捉色、捉神三把“刷子”,心功、眼功、手功三个支点,“得心应手、心手双畅”的境界,是每一个美术学者必备的本领。只有新的观念但缺乏功力与技巧的美术家,难以表现其巧妙的艺术构思,有的甚至连创作也难以进行。科技的进步把美术带进一个多材质、多媒体时代,数码相机、电脑科技的运用使得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做出来。因此传统的写实性的手功受到威胁,甚至有很多人认为传统的基本功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只要掌握电脑技术就可以了。因此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根本无心去练习绘画基本功,一心去学一些电脑设计软件。殊不知,不管怎样的美术作品最终都是要以物化、迹化的形式出现的,必然需要特有的构思、表达技术技能,这些技能没有深厚基本功,单凭掌握一些电脑设计软件是做不到的。因此,专业的基本功是每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成为真正的艺术设计人才之前所必备的条件。虽然不同的人才培养标准、目的,在选择哪些内容作为基本功方面会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没有走出校门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当代的、传统的基本功一个都不能少。

2.2 磨砺高尚的人品和艺德中国是一个重“德”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把“德”放在各行业人才标准的首位。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是“德艺双馨”,即在人品和艺德方面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在艺术设计的心理机制上讲,艺术设计是设计者根据实际需求,将需求和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不仅用头脑,而且用心灵,用全副身心使自己的情感和设计对象的情感达到同步的状态,甚至与设计对象融为一体,“物我同一”,“神与物游”。艺术设计者的感情投入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使艺术设计沿着设计生活的必然逻辑发展,艺术设计的美才能在这种情感与想象,物质与精神的高度融合中被孕育创造出来。

3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3.1 培养方式的转变近20年来,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门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学科,已从比较单一的装饰美化领域跨入到多学科综合领域。并且,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其教育无论是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如此一来,艺术设计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而已成为参与建设和构成整个公共社会生活形态的创造性工作。特别是随着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日益翻新,许多设计的最终完成所要求的知识范畴已远远超出设计师个人原有能力的范围,出现了设计师对设计活动无力控制的现象,这就使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现实和挑战。

3.2 培养目标、层次的多元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领域中,对专业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同性质或层次没有拉开距离,教育方向不明确,教学大纲没有专门界定,互相模仿,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的人才显示出通才教育不足、专业性又不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尤其是缺乏与工学、建筑学、传播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学科间的交叉学习,大多只注重艺术设计的形式表现而忽视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社会实践。师范教育同样缺乏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研活动的实践,造成这方面知识的缺乏,难以胜任师范职业岗位的需求;高职高专教育更是模仿味甚浓,没有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4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设计课程都是由绘画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这三大部分组成。绘画基础课的目的是为专业设计课程打下一个善于表达创意和美感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设计的法则和形式规律。专业课包括设计方面与实践工程方面。设计方面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现代设计意识和较高的综合设计技能,建立完整的设计体系概念。实践方面是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和基本工程生产的理论与流程。

以服装专业为例,由于服装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所以服装教育是理工课程和艺术课程相融合的专业。长期以来,服装设计教育在具体课程设置的操作上,存在着很难调和的矛盾。如:服装艺术设计和工艺结构设计课程的相对独立,造成服装设计学习过程的严重脱节。艺术设计和工艺结构设计密不可分,两者应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艺术设计具有独创性,需要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但需要通过工艺结构的表达才能体现出这种美感,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这样,作品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猜你喜欢
艺德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
江西省第七届高中组艺德杯大中小学师生艺术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选登
戏曲演员的修养和艺德分析
游戏的吸引力研究及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关于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