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恰当教学方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

2009-03-12 09:29叶文林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叶文林

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理念认为: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的技术,教与学的活动,都应以利用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主。高中信息技术课应鼓励高中学生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交流与合作,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型的、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以前的计算机课中,把操作步骤讲得很细,很清晰,学生也尽力地去学,学生对于计算机课上讲的知识把握比较好。但是,笔者也同时发现,学生只是单纯地去学习计算机这一门课程,他们很强调操作的重要性,却很少有人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但是,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课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终生学习的必要手段。

因此,作为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伙伴,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型的、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以下是笔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所应用到的一些教学模式。

1 讨论—互动式教学

1.1 适用范围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1.2 教材来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3 实施方法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利用当时的社会事件和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1.4 教学实例在准备讲授第一章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之前,笔者在互联网上找了一些有关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视频资料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事例,在上课伊始就播放给学生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接下来再组织学生依据课本内容进行关于“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讨论。因为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上网浏览信息的经历,每个学生对网络都有自己的认识,这让他们有了很好的讨论话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 问题—探究式教学

2.1 适用范围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信息的教学。如《信息技术基础》第二、三、四、五、六章。

2.2 教材来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3 实施方法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主题任务为线索,由教师巧妙设置分支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主题任务中去,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自主探索和教师的点拨,自主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2.4 教学实例问题—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模式有3大步骤:利用情景提出主题任务,完成主题任务,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

1)整合社会热点,利用情境提出主题任务:设置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主题任务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

2)完成主题任务:完成主题任务是问题—探究式教学过程的重要过程,结合课程内容和主题任务,该过程主要包括4个步骤。首先,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方法与信息手段获得相关的信息。当出现应用以往的信息方法不能得到需要信息的目的时,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课外的操作技巧。其次,让学生根据自己得到的不同信息初步形成自己的、初步的作品。学生在完成收集信息后,根据主题任务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制作作品。再次,对学生形成的初步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发动学生对他们的初步作品进行观摩、讨论、交流修改意见,共享理念、观点和技术。最后,经过充分的讨论、交流意见和修改后,完善自己的成果,形成最终的学习成果。

3)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形成作品、修改作品,最后完成阶段性的作品,但这并不是教学过程的结束。学生还要学会展示、推销自己的作品,由教师组织,在课堂上让那些作品特别优秀的学生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经验并且向全班学生推销自己的作品。笔者也把推销成功的作品放在学校的教学网站上展示,让学生有充分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3 小组协作学习式教学

3.1 适用范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2 实施方法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小组划分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协作学习的效果。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电脑教室的台桌摆放情况,协作小组以同台的4~6人为宜。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通过课堂、网络等协作环境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学生共享。

4 混合教学法

无论是讨论—互动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协作学习式教学法,或是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它们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孤立使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笔者所提的混合教学法。

猜你喜欢
新课标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