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2009-03-12 09:29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孙 伟

摘要 高职英语教学与中专、职高的英语教学存在断裂带,如何解决中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思考的难题。笔者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并试行,以促进中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和过渡。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衔接与过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37-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nnecting Strategy in English Teaching of Secondary and Vocational//Sun Wei

Abstract There are gap between English teaching of secondary schoo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Vast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en thinking how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We try suggesting some measures and put into use in order to improving the connecting and transition.

Key words English in vocational college;connecting and transition of teaching;teaching practice

Authors address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高职院校每年都招收一部分3+2的学生,即从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升入高职院校,进行专科学习。由于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英语在中等职业学校里的地位逐渐降低。学生的英语课时少,重视程度也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升入高职以后,很多学生英语学习出现困难,一部分人就破罐破摔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职英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何解决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断裂带问题,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笔者对经济技术学院3+2的06计应三、计应四、会电三班10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3.4%的学生对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不足,学习热情不高,认为自己的英语起点低,底子薄,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母语干扰等等。教学中也发现学生普遍忽视听、说能力。另外也存在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低下等问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教师从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入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因材施教,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顺利完成从中职到高职的过渡。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以下的教学实践加以解决。

1 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许多学生英语成绩不佳的原因是缺少拼搏的精神。一部分人自卑、自弃、怕苦、怕累。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放下英语基础不好的思想包袱,轻装前进,鼓励学生战胜自我。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战胜自我的成功范例。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利用一切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调动的力度,并在此方面不断努力,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中温故知新

在开学的初期,很多学生音发不准,词记不住,不会说英语也不会写英语,对英语毫无兴趣可言,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弱项(如语法、词汇、阅读和听说等),教师为学生集中补习功课,给学生补习英语音标,使他们会认会读英语;补习初中、高中的一些关键性的知识,使他们能基本配合教学。每次在学习新知识前以旧带新,有助于中高职英语学习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3 实践性的原则

英语课是实践课,而不是知识课。教师充分利用45分钟,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注意教学效果,让学生都动起来。每堂课学生的活动面都有75%~80%左右。教学的深度,即教学的难度,注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贯彻可接受性与难度相结合的原则。灵活练习与机械练习相结合,半机械练习与创造练习相结合。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得以均衡发展,增强自信心,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上课时既注重中上程度的学生,增加训练强度和深度,指出不足,指明方向,鼓励其积极向上,也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师为让学生“动”起来,就要善于“诱”,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动口、动耳、动眼、动脑、动手。只要“动”“诱”配合默契,就会形成教学高潮。

4 交际性的原则

交际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也是外语教学的手段。教师多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在语境中学好英语,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对话中句型教学的主要程序:呈现新句型→模仿操练→替换操练→有意义的操练→口笔交际操练。课文教学的主要程序:视听会意→模仿跟读→口头回答→认读课文→复述表演→语言训练。在教学的对话、造句、背诵、问答、表演各个环节都要注重交际的功能。只有贯彻交际性的原则,课堂教学模式才会真正成为动态模式。

5 赏识的原则

英语教学应注重“以人为本”,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为他们设定不同的目标。如若某名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方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话,教师也应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其发扬光大。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从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

总之,从中职跨入高职的转折期,学生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尤其对高职的教学方法,听说能力的要求。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基础差、自卑、迷茫、缺乏学习目标和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等。教师如果抓住第一学期,对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内在和外在动力因素加以重视,会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中职到高职的过渡。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