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成为师生共识

2009-03-12 09:29袁世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

袁世珍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语文课堂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现实依然不容乐观。学生对自己“为什么要学语文,究竟应该学什么”这类根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语文学习的盲目和被动,自主学习更无从谈起。学生对学习语文认识的模糊,与为考而教的现实有直接关系,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

1 引导学生明确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所列10条以及阶段目标,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更为具体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些目标要求。但是只是教师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自学实践还不够,同时还必须依赖学生的自学,让学生愿学想学。只有师生志相同、谋相合、力相协,教学才能取得好成效。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如主题讨论、读书活动、社会调查等各种语文学习活动,特别是日常教学活动的潜移默化,让学生体会上述目标要求。学生特别在以下几方面要有明确的认识。

1.1 认识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在能力培养方面,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2 明确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形成全球性文化视野的重要性,以及语文学习与当代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身处信息社会,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要求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强调文明交往和合作精神,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海洋,而且知识更新极快,因此,要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这很大程度上依赖思维品质的提高。此外,面对全球化浪潮,作为一个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化,善于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1.3 明确语言课程的实践性本质学习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从习得口语到形成自学运用口语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得通过自己参与各种交际活动来培养。从学会拼音到认字写字,再到学习阅读,学会运用多种新闻记录方法形成相当的新闻记录能力,再到学习写作,无论哪一方面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个人的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相等,就是指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因此要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 让学生了解、认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开始有较强的学习成就的需要,有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和策略谋化能力。这对培养学习语文的自觉意识是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把握好这个时机。因此,让学生了解认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了解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及学习方法上的提示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2.1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学好语文的巨大潜力语文课标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这是符合学习规律的,也是可能实现的教学目标。每个人者有习得母语、运用母语的亲身经历,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到了初中,学生已有相当的语文能力和各方面的素养,引导他们回顾自身的语文能力不断增强的历程,总结学习语文的方法经验,感受其中的无穷妙趣,定能使他们由衷地生出一种自豪感,从而增强提高语文素养的信心。

2.2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从现实生活中感受语文的威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亲人、朋友、学生、师生之间沟通交往,须臾离不开说和写;学校、班级的管理、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将来初入社会求职等等,也离不开说和写。每一个学生都必定将参与更广泛的、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能学好语文,熟练运用语文,自然就多了一种最便捷、最有力的工具,多了一份生存发展的力量。语言是世界事务、社会生活中最便捷有力的武器。当国家、地区之间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常常通过“会谈”“谈判”化解矛盾,富有智慧的政治家一句“承诺”就能避免冲突。再看看社会生活中难以计数的各种会议、论坛、互连网上交流空间等场合,离开语言是不可想象的,显示语言威力的事真是不胜枚举。

2.3 引导学生从经典作品中体会评议的魅力现在选入新教材的作品也有不少经典之作,学生自己也会从图书馆藏书中阅读更多的经典名著。堪称经典的作品往往文美意丰,耐人寻味,给人的启迪和美的享受难以言喻。引导学生亲近这些作品,感受语文魅力,就像走进百花园,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一样美好。如,读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诗句时,对春天有了更丰富的体验和更深刻的感悟。这些经典的诗文就这样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了更为丰富、更为优美的世界,引发学生关心身边事物的兴趣,教给学生用美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的方法。随着学生对生活关心程度的加深,感受到的生活乐趣也会越来越多。

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学好语文的巨大潜力,引导学生从经典作品中体会语文的魅力,学生才有学会的信心、动力和兴趣。当教师向这些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而又面向广泛社会生活的目标努力时,各种鲜活的生活体验一定会让学生明白:一个必定要面对未来、走向远方的人,学好语文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有价值的事。

猜你喜欢
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
国学积累:语文写作教学路径的多元探寻
韩长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 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证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增强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 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