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讨论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条件

2009-03-17 10:12叶海波
理论纵横 2009年12期
关键词:讨论法情境

叶海波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已动脑、动口、动手解决问题的体验,重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讨论法是实现上述目标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着重谈讨论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条件。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讨论法;运用条件;情境

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通过学习,让学生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强调学生由“动手做”走向“动脑做”,由“丰富的感性”走向“深刻的理性”。整个通用技术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对我们老师的要求就是要优化、活化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要以克服无效的劳动为基本前提,突出启发式或讨论式,采取个人,小组,集体,教学相结合的诱思探究教学思想,激励学生愉快的学习、思考,积极地动手实践。

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在课堂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如果“讨论法”运用的合理,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舞台,课堂就成为学生积极思维,闪现智慧灵感的场所:如果运用不当,教师就唱独角戏了,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所以说“讨论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着重谈“讨论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条件。

一、讨论内容选择要恰当

课堂讨论,就是教师展示某个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出现真知灼见,讨论问题的选择应该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

具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内容适合作为讨论的议题。

1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想知道,但又不知道的问题

例如,在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的“设计的一般原则”这节内容中。“某品牌的月饼推出了木盒礼品系列,每一个大盒里面还有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附送的小礼物。然而,精美的包装很快成了无用的垃圾。由此造成的浪费相当于每年要毁掉一片相当规模的树林。这种月饼的包装设计违背了设计的什么原则?从2008年6月1日开始,超薄塑料袋禁止使用,只能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学生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常识推断,这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但如何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思想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概括得出“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包括的内容:(1)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充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2)尽可能减少原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减轻各种技术对环境的污染;(3)在设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重量和体积,精简结构;在生产中减少消耗;在流通中降低成本;在消费中减少污染。(4)改进产品结构设计,使用过的产品废弃物尚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和部件便于回收,减少废弃物的垃圾量。这时,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思想“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设计之中,将环境保护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自然地被学生所认同理解。

2具有假设性的问题

例如,在《技术与设计2》的“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一节里,“在注射青霉素时,假如先注射后皮试,这样可行吗?”再如,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一节里,“使用高压锅煮食物时,假设排气孔被堵住,安全阀恰好又损坏,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从可能出现的病人的药物过敏和压力锅的爆炸,学生能深刻理解有些时序不可颠倒以及控制闭环控制系统中“反馈”的作用等。

这类问题不仅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且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

3有些问题需要同学们有较高的认识能力,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解决

例如,要设计一款投放西欧市场的台灯,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西欧的家用电器接口标准。再有,从人机关系角度出发,如何给一所筹建的学校选址呢?

这样的问题需要同学们认真的思考,要求大家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区域人口分布,交通环境,工业分布,人文因素等,才能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4教材当中需要商榷、勘正的问题

在《技术与设计1》第10页“马上行动”里给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温室效应”,也就是说“温室效应”是技术带给自然环境的问题——这显然是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厦门大学的卢昌义教授在《现代环境科学概论》(2005)一书中明确指出:“自从有了地球,就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温室气体,就会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积极作用与现代‘温室效应加剧造成危害这两个概念要区别开”。

这样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借助文献资料,网络手段等获取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科学索养。

二、讨论的时空安排要恰当、人员组织要合理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境设置一自由讨论—表述见解一老师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有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发精彩的奇思妙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着急,有的1-2分钟,有的几十秒,教师“速战速决”迫不及待地想解决问题,但学生尚未进入状态,还来不及调动自己的思维,便要被动发表见解,多数情况是即兴“胡言乱语”,这种短暂的讨论,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毫无意义。

讨论的时间不是固定的,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而且还要注意讨论的空间组合。讨论至少需要两个人,对于固定的课堂模式说,讨论的空间形式一般采用同桌二人,或前后左右四人讨论。这样分组,班内至少有10余组,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这么多观点充分的展现,让全班共享呢?如果只让个别组阐述他们的观点,必定会压抑其他组学生的表达欲望,也会间接打击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这种简单的空间组织形式,能保证群论,但不能做到群体分享。这里教师也只能适当跟进,要求学生在课后提交记录小组观点的纸质作业或电子表单。

讨论的空间组织虽然仅是形式,但空间安排合理的话,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整堂课讨论,可以采取“方阵式”,随堂讨论可采取“U”型讨论空间,或者空间组织能自由变化。总之,空间组织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热情参与,要有利于精辟言论的凸现。

讨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团结合作的过程。如果随便地把学生分为若干个组也不利展开讨论,如果班级纪律不好可能造成课堂的混乱局面。所以教师应该关注讨论组人员的合理构成,人数多少无关紧要,关键是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从而通过讨论活动,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和相互包容能力,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讨论前的情境设置要生动。引人深思

可用惊人的案例来激发学习的激情。“中国制造”已经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名词,它以占据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迅速取代了“日本制造”,然而这却并没有给“中国制造”带来实际的繁荣——中国产品始终在价值链最低端苦苦挣扎,甚至还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受挫,各国针对“中国制造”的纠纷此起彼伏。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埃尔切市烧毁中国制造的鞋子,并爆发一轮针对中国商人的示威游行以抵抗中国廉价商品给西班牙本地商人带来不公平竞争的事件。同学们听完后无疑触发了更多关于“中国制造”背后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该怎么办?创设这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要善于列举电视新闻、报纸、网络中与通用技术相关的内容。例如:中学生对时事、航空航天、军事、旅游、大型工程等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作为教师也要在课堂上不失时机补充这些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作为课堂讨论的催化剂。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作个有心人,多留意观察。因此,“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我们通用技术教师获取知识的一种好境界,也是展开课堂讨论好的铺垫。

综上所述,讨论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既要考虑合适的议题内容,又要有合理的安排时间、空间、人员的构成,甚至还要考虑班级的纪律,以及讨论情境的创设等等。由于这种课堂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不宜讨论整堂课,而更适于在上课中讨论局部的几个问题。基于通用技术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讨论法一般适用于创设上课情境后、教师对问题讲述后、学生独立自学后、或实验和复习后、或探究过程中。自然,教无定法,法无定性,唯有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才有不断的发现和创新。

猜你喜欢
讨论法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课堂高效有趣的法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法应用的实效性
运用讨论法强化写作训练效果
初中数学讨论法中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研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