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理论在第二语言环境下运用的可行性理论研究

2009-04-03 01:18肖云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模因二语习得

肖云南 杨 璐

[摘要]通过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复制因子特征的语言因子,以及这些语言因子能否经历完整的模因生长过程,且最终生成第二语言模因进行传播,为第二语言环境下模因理论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第二语言习得给出相应的模因学角度建议。

[关键词]模因;二语习得;复制因子;生长周期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1-0110-05

一研究背景

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道金斯(Dawkins)在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模因(meme)的概念。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复制因子(replicator),模因通过模仿使大脑感染,从而实现文化传承。

虽然各社会科学领域在运用模因理论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所有的研究都基于两个条件的满足:其一,这一领域中有具有复制因子特征的因子;其二,这一领域能为这些因子提供完整的模因形成环境。

1.复制因子特征

从根本上来说,作为社会科学中的复制因子,模因的作用和特征等同于生命科学中的复制因子——基因。虽然各个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模因各不相同,但作为复制因子它们都具有以下三个总体特征:长寿命(10ngevity)、易复制(fecundity)和高保真(copy-fidelity)(Dawkins,1976)。

长寿命、易复制和高保真这三个特点缺一不可,环环相扣。长寿命是首要条件,复制能力再强、保真度再高,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制和拷贝,复制模因不可能得以传播。复制能力为中间环节,强复制能力一方面可增强长寿性,另一方面也是保真度得以区别的前提,复制能力不强,保真度再高也构不成传播所需的基数。保真度作为最后一个环节虽然使得复制因子条件更为严格,但它无疑在使复制因子的传播功能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又将长寿命和易复制这两个特征保持得更加完善。因此,三个特点相互依存,形成循环,共同促进复制因子的传播作用,如图1所示。

根据模因符合复制因子特征情况的不同,从力量上可以将模因分为强势模因(strong menle)和弱势模因(weak meme);从结构上可以将模因分为单个模因和模因组(memeplex);从表现形式上又可以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Dawkins,1976)。

2.完整的模因形成周期

符合复制因子特征是模因形成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由生物进化发展而来的模因理论同样以适应环境变化为生存基石,这就是Daniel在1995年提出的适应性(fitness)(1995)。适应性的保持和提高取决于模因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模因的适应性只有通过整个形成过程的顺利完成才能得以考验。这一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每一阶段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器(selector)提出的具体要求。

模因理论中关于模因生长周期先后有两种说法。Henfik(1997)等人认为模因发展经过寄主和携带者之间的传播(transmission)、解码(decoding)、感染(infecfion)以及编码和传播(encoding and spread)这四个阶段,他们形成一个生命周期,循环不断。Heylighen(1998)等人则将这一过程解释为同化(as-similation)、保持(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以及传输(transmission)。虽然这两种说法不尽相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循环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两种循环理论相对应为:解码=同化,保持=感染,表达=编码和传播,传输=传播。如图2所示。

两种理论都强调四个环节的缺一不可。Henrik明确指出,模因要形成并复制,就必须要不断地完成周期。如果不能完成周期性的发展,模因就会消失(1997)。Heylighen则用一个等式体现出了这一完整生长周期的重要性。他将一个模因(m)的总体存活机率用适应度(fitness)的函数F(m)来表示:F(m)=A(m),R(m),E(m),T(m),四个变量分别为:同化A,保持R,表达E以及传输T。其中,A和R为百分数,是所有模因中最终被同化和保持的模因比例。E和T为整数,是模因中最终被表达和传输的次数。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为零,那么整个函数值就为零。也就是说,模因最终的存活机率由四个环节共同控制,四个环节缺一不可。

Heylighen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各个环节所需要面临的选择器,如表1所示。

二二语习得环境讨论

语言作为模因传播的主要途径,从模因理论发展的初期就受到了关注。在国外,以Blackmore为代表的学者将模因论引入语言进化研究领域;在中国,何自然教授(2003,2005,2007)和马萧教授等(2005)分别从语言的使用、翻译等不同角度论证了模因学在语言研究领域的应用。

本文选取了语言研究的另一个方面:第二语言习得。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模因论更多的关注,以新的视角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及佐证。

依据模因学应用的条件,二语习得领域中的模因应用讨论也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寻找符合复制因子特点的语言因子,评估语言因子通过完整模因形成过程的可能性。

1.二语习得中具有复制因子特点的语言因子

成为符合模因学的复制因子,二语语言因子首先需要满足三个特征:长寿命、易复制和高保真。现有的二语习得研究中最能体现这三个特征的是有关套话和同义词的研究。

二语习得中对于套话(formulaic speech)的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地段。虽然这种现象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兴趣之所在,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即使研究结果都认为套话在语言习得中有重要作用,但对于这个结果的原因却没有较多地分析(Weinert,1995)。其关键原因在于找不到这一现象在语言学中的理论依据,Wray总结了共57种相关表达方式(濮建忠,2005),包括语块(chunks)、搭配(collocation)等等。大量的术语一方面说明了学术界对这一研究的极大兴趣,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现阶段对于套话最为认同的定义是:一序列提前预制的连续或非连续的词或其他元素,可以作为整体储存在记忆中,并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提取,而不需要依据语法去生成和分析(Wray 2002)。

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前提就在于他们的持久以及频繁出现。因此,复制因子的长寿命和易复制的特点对于套语而言是无需证明的。定义上“整体”一词的出现无疑证明了高保真的特点。虽然套语中包含不连续词块(so…that),但是套语所引出的可变成分并不影响它在使用时的一致性。这一点也可以用模因学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加以解释。基因型是基本机构和功能,表现型是具体根据语言环境

进行的实际使用和改变。已总结出来的词块的特点中有与模因特点相似的,如广泛使用、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不可变性等等(Lewis,1993;Myles,2004;Nat-finger,1992;Weinert,1995)。综上所述,套语符合复制因子特点。

长期以来的二语词汇教学中有一种经久不衰的教学方式:同义词记忆。单词背诵的相关教材中不乏将同义词放在一起以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的举措。另外一种不按照字母顺序学习词汇的方法是将一个主题的单词归结到一起,这是很多教科书编写时的出发点。两种方法都已经在人的认知领域等方面得到了考察,而模因论从模因组出发也可清晰地揭示其中的原因。单个单词在语言中的存在必然是经历了长期的考验(长寿命),同时除拼写错误外不会在本身的构成上出现任何改变(高保真)。也就是说,单词的易复制这一特点决定其成为模因的力量强弱。组合在一起有相关联系的模因组较之单个的模因有更高的复制和传播速度。组内的各个模因是相互联系着的,其中一个的使用能从整体上带动所有模因组内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从模因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记忆的高效率是因为组合在一起的同义词和同话题词是更为强势的语言模因。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词块现象以及同义词、同话题记忆的高效率保证了模因理论引入的第一个条件:他们可以作为具有复制因子特点的第二语言模因。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因子可从模因论的角度描述如图3所示。

图3给出了三种符合复制模因特点的第二语言模因组。从纵向上讲有两种,其一,同义词之间由同一主题连接形成的模因组,如表达观点时可使用point of view,standing point,opinion等;其二,同一话题间由这一话题联系在一起形成模因组,如对于大学生活而言有course,score,compulsory suhiects。对于这两种模因组而言,所包含的模因越多,就越稳定,某一意义或话题中的语言因子就更有可能成为强势模因。

除纵向上的两种模因组以外,横向上通过各种连接词将纵向上模因组中的模因结合起来,形成另外一种模因组:固定的词块形式。Lewis(1993)和Nattinger(1992)对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的分类表明,词块形式的定义应不仅限于聚合词语(poly-words),限制性结构短语(phrasal constrains)等短语层面上的结构。从句子层面上,它还包括约定俗成的表达结构(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和句子构造型短语(sentence builder);从段落和文章层面上,它更包括组成结构(construction)以及逐字的用于引用的文章(verbatim texts)。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搭配虽然具有复制模因高保真的特点,但从图3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这种搭配的组合形式是可变的、可选择的。这一点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保证模因理论指导下通过模仿掌握的语言同样可以正确且灵活地使用。如from my point of view和from mystandpoint都是由from这一连接词连接起来的表示同一概念“观点”的聚合词语。对于这一种模因组而言,组合方式越多,就越稳定,某种表达方式中的语言因子同样也就更有可能成为强势模因。

应该说所有存在的二语习得因子都应存在于相互连接的模因组中。联系方式的多少和强弱决定了他们作为模因传播的机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应首先向习得者介绍更为强势的语言模因,同时指导习得者将其二语模因库中的模因有效组合起来。一方面,词块的预先设置性使得产出时处理负担降低,这不仅可保证语言使用正确率的提高,还可节省出大量时间考虑除选词外的语境、语法等等,提高了学习者的交际水平。另一方面,同义词和同话题词的换用可以保证学习者达到英语要求的语言使用多样性和非重复性。

2.二语习得环境中模因生长周期的完成

和语言进化环境相比,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的语言模因从开始出现至传播再到最后形成,是一个非自然的过程。在这种不能提供大量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即便有复制因子特征的语言因子存在,他们是否能经历完整的生长过程且最终变为第二语言模因为学习者所习得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模因理论的基本定义出发,模因理论的根本在于“模仿”。保证模仿过程在二语习得中的发生可从基础上保证第二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形成。模仿在语言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学习母语主要就是靠模仿,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同样如此(曹,1999)。Wilkins(1998)指出,模因学中的个人语言学习就是一个不断通过模仿进行实验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个人第二语言的模因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发展阶段的要求不断的做调整,从而适应周围语言环境最终生存下来。语言的适应I生包括很多方面,如语法、语境、语体等等,依据模因学,这些适应性都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可以通过模因发展过程的完成来实现。这和二语习得中的相关隐形语言教学研究有着相同的观点。

对比已有的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和模因形成的四个环节,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在具体步骤上有大量的共同之处。将二语习得的输入、记忆、输出、互动阶段和模因发展的各个环节作如下的对应。

其一,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阶段如同模因的同化阶段,要成功的“感染”寄主,即人脑。模因理论指出,成功通过这一阶段的模因应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简易性、认知一致性、权威性和明确性。二语习得理论中Krashen(1985)的“语言输入假设”首先为模因学的简易性、认知一致性和明确性提供了依据。二语习得只有在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语言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时才有可能发生:1)可理解性的输入,2)包含已知的语言成分,3)包含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i+1)。同时,二语习得中对于注意力(noticing)对输入的有效影响也证实了模因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权威性可以通过教师在习得中起的指导作用加以证明。因此,二语习得中的输入和模因理论中的同化有着一样的要求。

其二,模因论中的保持阶段要求模因必须在寄主的记忆中得以保存,时间越长越好。二语习得领域有关记忆的实证研究为教学中虽然大受批判但永远盛行的背诵理论。王大伟的“非自然输入”研究以及相关的词汇研究结果指出:具有固定结构、和学习者认知相符、被周围大部分人使用、可以用在多个场所的语言成分容易被记忆(王,2002)。这些和模因保持阶段的选择条件不谋而合:恒定性、可控性以及认知一致性、群体依照性和效用性,这一阶段也是模仿的核心时期。何自然教授(2005)从模因学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背诵作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但不应放弃,而且还应大力提倡。可采取不同形式的记忆方式进行模仿,如复述、翻译、改错、改写、对比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对二语语言模因

基因型的掌握和表现性的理解。以上讨论说明,模因保持阶段的选择器可提高二语习得的记忆效率。其基因型和表现型概念也为灵活的记忆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三,表达阶段强调模因的表达性。只有表达才能实现模因的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为模因的长寿命、多产性和高保真的实现建立基础,有效的表达将在传输中产生。只有良性持续的传输才能最终使模因依据环境不断进化以保持其三个特征。二语习得中Swain(1996)的可理解性输出理论强调的输出符合模因表达阶段的表达性。二语习得的互动阶段必将保证有效的语言输出,同时实现模因理论传输阶段的公开性。如果是和其他人进行二语上的互动,则习得者的二语语言模因会自然而然地表达、公开。从整体语言环境而言,这实现了二语语言模因的进一步传播和感染;从个人语言习得而言,这实现了二语语言模因的适应性。只有在公开表达后,模因表现性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可接受性(符合语法、符合语境、符合文体等)才能真正得以考验。在二语习得模因的生长周期中,互动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向其他语言对象输出新的语言因子,同时,从其他语言对象处获得新的语言因子,并在此过程中对自己初步形成的二语语言模因的正确性加以估量。互动是整个二语语言模因发展过程的中间站,只有通过互动,才能保障二语语言模因在经历完整生长过程的同时,使二语语言模因库不断壮大、生生不息。模因理论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输出以及互动教学提供了新视角的理论依据。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语习得可以为模因完成生长周期提供环境。二语习得整个过程其实就是模因发展整个阶段。引入模因理论,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每一个二语习得环节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二语语言模因真正在人脑中形成。针对输入输出哪个环节更重要的讨论,模因论认为,只有各种二语习得理论在模因二语习得模型中相互影响和支持,才能最终保证二语习得的有效实现。更为重要的是,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提出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二语习得的整体效率。

三结论

二语习得环境中有符合模因条件的语言因子,二语习得环境也能提供模因形成所需要的整个过程。因此,将模因理论引入到二语习得研究中来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模因学的角度,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具有第二语言模因特点的语言因子进行习得,将他们以模因组的形式排列起来,以达到最佳的习得状态。同时,要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控制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使得具有复制因子特征的二语语言因子通过完整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二语语言模因。依据模因理论,建立一套完整的二语习得模式,必将是符合已有的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成果,能有效提高二语学习效率的。

猜你喜欢
模因二语习得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口语习得研究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英语教学中模因复制现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