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

2009-05-11 08:52王晓琴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小芳小明质量

王晓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中活动,这种“见多不怪”常使我们经意或不经意地忽视了课堂,忽视对课堂内涵的深刻挖掘。有时候,我们花了大量的力气和精力去教学生,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多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对“内容”的重视往往超过了对“学生”的重视,只将眼光投注于教材、教法中,这就如同“坐拥了一棵大树,却放弃了整个森林”,忽视了对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关注。因此,每一位教师在开始设计教案时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联系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以确立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此外,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反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一、把握学生的需求

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统计”时,学校正举行“环保小卫士”的评选活动。这位教师就利用推荐活动作为例子来开展教学。首先要求学生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从三位候选人中推荐一位同学,学生们兴趣盎然,推荐活动很快就结束了。这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能想办法找到谁得的票数最多吗?”有学生很快就提出“分一分、数一数”的方法,简单又迅速。可教师的原意是要学生想出“读一读、记一记”的方法,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不说,教师着急,就拼命启发,但学生却不予理睬。然后,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选……”“……一定能选上”教师没办法,只能告诉学生应怎么统计,整节课就这样乱哄哄地结束了。在这节课中,教学就只有一种现象: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抄;师给,生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认真真地教,学生则辛辛苦苦地学,但教师始终游离于学生的心灵之外。

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学生,我参与投票选举后,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其实,学生最想知道的就是“谁得的票数最多”。因此,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读选票,并记住每位候选人的得票数,他们这样边听边记就会觉得困难,从而自发思考:“怎样记又快又准?”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在思考、尝试、交流等活动中,充分感悟统计方法的产生过程,有些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就会得到他人的认同,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数学教学的生命在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而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着他们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因此,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这些细节表现,并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再根据这些情况随机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的感悟

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克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引入了学习的话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另一个质量单位——克。”简单明了,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说说关于“克”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兴趣高涨,提出:“1克有多重?”“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由此可见,通过质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找到学习目标。但1克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只是让学生看和说是不能真正理解1克的重量的,所以还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于是,笔者在教学“1克有多重”时,就事先准备了1克面粉,让每个学生放在手掌上掂一掂,感觉一下,然后再闭上眼睛掂一掂,再亲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这样,他们对1克就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要求他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克的。这样,在验证东西的重量时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天平,教师再依次介绍了天平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使用方法。

同时,笔者还让学生猜一猜一张白纸的重量大约是几克,1克重的黄豆大约有几粒,等等。通过测量,学生发现这些物体的大小不一样,数量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的质量都是1克。这样,他们就知道了大的物品不一定比小的物品重,个数少的物品不一定比个数多的轻。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又让他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再掂一掂,引导学生称黄豆、苹果和数学书,或猜猜他们所熟悉的薯片、饼干、牛奶等食品的质量。这样,他们就逐步从1克感知到10克、几百克。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到克与千克的区别,就让他们掂一掂1千克食盐和1克硬币,他们就在亲身体验中明白了千克的单位大,克的单位小。因此,在称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克”做单位;在称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则应用“千克”做单位。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创设了一个足以让学生兴奋的“想知道什么”的情境,并把握了他们的内在心理需求,使之顺利地进入探究活动中。学生就能在掂一掂、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中,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从而把不能言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操作感悟出来,使一切活动紧密联系自身的认知规律与生活实际,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就建立了清晰的质量概念,认识了克,感知了质量,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欣赏学生的个性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就有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比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教师在开始时出示一组信息:“四(1)班小芳身高6/5米,小明身高7/5米;小芳每天吃早饭需1/4小时,小明每天吃早饭用1/3小时。这学期老师要求大家阅读《大林和小林》这本书,小芳已读了全书的3/5 ,小明已读了全书的

4/9。”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如下一些问题:小芳和小明比,谁高?谁吃早饭用的时间少?谁看的页数多?在比较“谁看的页数多”时,学生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有的画图表示比较的结果,有的通分后比较,有的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有的则转化成小数进行比较。其中,只有一位同学用假设法进行比较:现假设这本书有45页,分别计算出小芳和小明看的页数,然后再比较。这位同学的想法很特别,充分体现了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每一种想法,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组织他们开展讨论,以比较每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了充分展示,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在多方互动中,学生享受到了被欣赏的快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将眼光投注在教材教法上,而应更多地把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主体,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真实生存状态,以追求师生真实的生命成长,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

猜你喜欢
小芳小明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好朋友
求婚
安慰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做不到
做不到
睡个好觉
城里有个姑娘叫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