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2009-05-12 09:47吕朋忠
商情 2009年13期
关键词:课本历史语文

吕朋忠

[关键词]创新 语文教学 目标

一、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十分强调学习是为了创造,要不断地提出独到的见解与评价,切忌死读书、读死书,做到学的灵活,学的生动。语文即生活,生活是圈定的了的吗?语文知识是圈定的完的吗?当语文知识画地为牢,把掌握知识作为学习的支撑点,而忽略人的因素时,知识就变的单一、抽象了。虽说是逻辑性突出了,可整体性、丰富性、多样性都被肢解、淡化了。

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教材知识,走向用教材“教活”知识、“激活”知识,学生需要从“学”课本知识,走向用课本学习知识,学会创新。以此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想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攻关的坚韧性与持久性,使之在心理上变得更加成熟,更有决心、信心和恒心,使之不断产生新设想、新思路的发展。二、创新学习的途径——巧用教材“教”,活用课本“学”

1.提出问题,收集信息

有人戏说:“落后的课堂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问题,创新的课堂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创新学习的课堂强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本,带着信息储备主动走向课堂,走向教师。运用已有的信息、知识、能力的储备结合教师的点拨去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达到再次丰富自己知识、积累更多信息、锻炼能力的目的。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产生沟通,打破了教师的垄断,由此带来的是整个课堂结构和内容的变革。

2.讨论交流,合作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人对学生的影响大大超过成人。学生天性喜好伙伴间的交往,他们十分喜欢用讨论合作的方式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形式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带动、相互激励,智慧的鲜花开放在集体学习的土壤中。

学习《摆渡》,通过几个学生合作表演作家、摆渡人、有钱人、有权人、力大人各自在到达彼岸后的表现,体会生活中各形各色的人及作家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体会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

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探究性的学习使思想与思想碰撞,行为与行为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感悟,由此可知,合作学习是创新学习的保证。

3.综合知识,拓展学习

创新往往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和知识拓展运用的结果,美术、音乐、劳动、科技课中的内容是当前在语文课中综合运用较多的学科。综合性的拓展学习往往成为创新的关键,它张扬了学生个性中最放光彩的特长。在学习了《敬畏生命》一文后,让学生设计一则“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广告,要求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配上精美的插图。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次演讲》之后,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讲训练:老实人的得与失。要求运用排比句式,演讲语气要抑扬顿挫。

总之,创新教育来自教育的创新。因此,要真正实现创新教育,必然要实现教育的创新。

教好历史应重视两个重点

张英双(河北省冀州市午村中学)

[关键词]历史 重点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北宋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是为了“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说白了就是要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就是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为了考试而学历史,则历史教学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历史原本是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历史教学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上述方面的开掘,如教学“百家争鸣”让学生在明白春秋战国的大分裂大动荡的同时,更宜让学生深入体会这个时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大放异彩和耀眼光茫,想见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傲岸,以及孔子的温文尔雅,谦谦君子之风,知道孔子除了博学多智,还严谨科学,风趣幽默,并不是后世所塑造的大成至圣、高不可及的神。

关于人文性,人们评价历史一般有是非黑白,忠奸善恶几个标准,各个方面的历史资源都极为丰富,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史实外,更应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白大是大非的问题,注意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形成普遍的人文关怀,如潘集区十校联考有一题:“对于南京大屠杀,每年这个时候你会怎样纪念?”有的同学竟回答:“我想杀几个日本人。”试想我们的学生若普遍具有这样的心理,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就答题而言,你不能说这不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纪念。但是却不能给分,所以历史老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决不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偏激的复仇心理,关于反侵略战争必须分清人民和敌人,知道日本人民也是爱好和平的、友好的,发动战争的军国主义者才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中国人民是抗日的、可敬的,但汉奸、卖国贼又是罪恶的、可耻的。

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

毛泽东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历史已经摆在那里,只有发掘其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才具有意义,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呢?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引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原理,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问题,其实学生若能明了当时两大社会矛盾(中日民族矛盾、国共阶级矛盾)地位的变化,就能理解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到再分裂内战的深刻原因。其它如发展的观点;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等等,都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历史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个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往往本身就具有多面性,所以这方面的教学不可作整齐划一、规定性的评价,鼓励和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认知,也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

猜你喜欢
课本历史语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新历史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