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构建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

2009-05-25 09:01黄依群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反腐倡廉高校建设

黄依群 林 辉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在高校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一、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几点问题

1.认识不足,反腐倡廉建设监管机制薄弱

高校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而又庞杂的工程,涉及思想教育、舆论宣传、阵地建设、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工作环节,需要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而此项工作在高校中实际上往往成了个别部门的事情,没有与其他职能部门形成体系,没有相互配合,无法形成合力。高校工作一般仅仅是围绕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展开的,对反腐倡廉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组织程度较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导致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腐败习气已经渗入到高等院校,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正常工作。

2.缺乏重视,反腐倡廉机制和结构建设进程缓慢

领导干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所在,他们以身作则的示范和廉正奉公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而高校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不够重视,使高等院校反腐倡廉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后盾,无法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接轨。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在领导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作风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抓手,无法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导致高校的反腐倡廉进程缓慢。

3.形式单一,反腐倡廉建设缺乏必要内涵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不仅应该有丰富的内涵作为支撑,也应在表现形式上力求多样。而目前,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更多地体现在会议和文件上,而没有真正遵循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要求,组织寓教于理、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寓教于一切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所以,目前的高等院校的反腐倡廉建设缺乏必要的落实手段。

4.主体缺失,高校学生廉政教育亟待提高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学生主体廉政教育缺失,高校缺乏对学生必要的相关廉政教育,缺少引导学生参与廉政活动的意识和措施。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渊博的知识,但缺乏廉政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非理性看待党内腐败现象。

二、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思考

1.理清思路,探索反腐倡廉的体制建设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庞杂的政治工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文化传媒的方式和魅力来影响广大的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因此,加强廉政建设首先应理清思路,制定长远的且富有科学性的规划建设,完善教育服务体制和监督管理体制。体制建设应该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科学的廉政制度为先导、以丰富的廉政文化为载体,充分体现高校的先进文化特征。

2.加强领导,打造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强后盾

反腐倡廉建设不仅需要体制作为保障,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一方面,领导干部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导干部道德品质的优劣、拒腐防变能力的强弱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所以,领导要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廉洁理念;另一方面,在工作上领导要重视廉政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工作的重点,高校应该有专门的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廉政工作,应该选拔优秀的人才和配备充足的经费,这样才能够保障反腐倡廉建设的稳步前进,最后还要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修养、律己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促进其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从而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高校领导腐败行为的发生。

3.准确定位,构建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体系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涉及学校的行政干部、教师和广大的学生三个不同的群体,在具体建设中应该根据不同群体的现实特点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对行政干部重点在于廉洁从政教育,应对他们着重加强原则、纪律、作风的教育,使他们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观念,不断提高廉政服务意识;对高校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廉洁从教教育,着力培养教师高尚的公德和师德,加强学术自律和学术廉洁教育,不断增强教师的廉洁从教意识;最后,对于学生要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加强廉洁自律教育。

4.搭建载体,筑造反腐倡廉建设平台

校园文化是展示高校独特精神风貌的窗口,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以荣辱观教育为导向,以先进人物为示范,以正反面典型为教材,把正面教育和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贴近高校特点的廉政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载体,将反腐倡廉的的文化与学风、教风、校风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着力点。同时,要勇于借鉴,从世界优秀的廉政建设中吸取营养,并结合国情、民情、校情进行建设,扎实推进反腐倡廉的载体建设。

5.提供保障,完善高校廉政建设的制度保障

学生工作中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非常多,如贷款、困难补助、奖学金评定、免推研究生等。对于这些工作,国家和各级主管单位都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在出台文件之前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情况,既考虑到了原则问题,也考虑到了具体或特殊情况。所以,文件中一般除硬性的要求外还有一些软性的要求。学生工作者必须认真吃透政策,牢牢把握政策,对于硬性要求不能“打折扣”,一定要遵照执行,对于软性要求要切合实际情况,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加以落实。我们绝不能怀着一己私利做违反政策的事情,做伤害学生的事情。同时,也要仔细研究本学院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广大学生负责的态度,用好“软”政策。倘能如此,高校廉政建设在具体工作中就有了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董东明.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再认识.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3):18-21.

[2] 武红玲.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83-85.

猜你喜欢
反腐倡廉高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