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见的光芒照亮课堂

2009-05-25 09:01刘茂高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预见性效率设计

刘茂高

摘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见性是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情况的预先认识和对问题的事先防范。预见性能使教学明确方向,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让课前的精心设计与课堂的动态生成共生互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阐述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见性的必要性及产生的条件。

关键词:预见性;设计;生成;效率

一次,我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课,他上的是《品质》。他简要介绍作者之后,就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提出问题:格斯拉是什么样的人?学生看完后的真实感觉是主人公的保守,不知变通,有的甚至说是愚昧。学生的回答打乱了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思路。然而他为了动态地生成教学,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探讨主人公是不是保守、不知变通、愚昧这些问题上,没有把重点落实在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目标上,即格斯拉的美好品质:朴实、敬业、认真、执着、坚守。结果没有很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动态生成的教学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与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做到共生互补呢?这就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具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见性。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见性是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预先认识和对问题的事先防范。它是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估测判断而形成的一条富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原则。预见性的目的是明确方向,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正确的途径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准确地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但开放性和生成性并不等于随意性。它要求教师必须有统观全局的预见性,既不迷失教学目标,又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既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又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既不让课堂机械、沉闷,又要让教学回到正确的轨道。因此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见性是必要的和

迫切的。那么中学语文课堂的预见性该怎样获得呢?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预见性来源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经验

一个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富有预见性的教师必须拥有足够的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和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知识。

足够的语文学科知识是语文老师必备的基本条件。但是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必须懂得“如何教”。在“如何教”方面,教师不能按着自己的思维去硬套学生,使课堂变得机械;也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使课堂变得随意。预见性就恰恰产生于这两个“规律”之中,它要把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现状统一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素质。也就是说,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现状对语文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原则的整合,以便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而普通文化知识使教师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应对复杂教学情景,并具有远见卓识。

当然,教师在辛勤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对预见性的产生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第一次教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我当时以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课本已经写得很清楚,不需要我去进一步解读文本,可是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为什么说忠孝观念是传统文化,我认为它属于文化传统。”这时有几个同学在笑,我问他们笑什么,有个学生回答说:“书上明明写着忠孝观念是传统文化。”有的学生马上举例反驳说:“孝敬长辈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时我意识到他们还没有彻底弄懂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去争论,在争论中深入理解。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下次教学中我会把忠孝观念作为一个典型例子拿出来给学生讨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每一堂课上完之后,都有其独特的感受和启发。然而,有些老师在付出汗水之后,却让这些宝贵的东西付之东流。如果把这些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经验积累起来,再经过分析综合,长期坚持将会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总结的本身会在不自觉中提高自身的预见能力。因此预见性也来源于教学经验。

二、预见性来源于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分析

教学过程是反馈与调控的过程。如果教师对学生所“提供”的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不会产生预见性,更谈不上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了。要使互动的反馈信息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预见性,教师必须对这些信息有意识、有目标,尽可能多地进行捕捉,从中筛选有效的信息。信息反馈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细心的观察。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作业的熟练程度等,以判断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观察课堂的整个教学气氛、教学情景,以判断课堂的和谐、融洽程度。

第二,教师的提问。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计划地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从中可以反馈教师输送的信息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教案。

第三,书面的练习。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通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来了解全班的信息、个体的差异以及时调整进度与方案。

第四,课堂的讨论。教师针对不同的内容,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在讨论时,教师以普通人的身份参与交流,学生的思维相对会更活跃些,顾虑也少一些,他们会畅所欲言,谈出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疑问,教师也能捕捉到全班共同讨论时不能发现的一些课堂隐性信息。

第五,座谈会与问卷调查。召开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座谈会,或印发条款分明、内容具体的教学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某一阶段或某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征求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也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

第六,从课后征询学生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其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又一途径。但这种征询意见的方式忌问卷式的一问一答,而应在教师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交谈中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

以上这些从不同的渠道反馈的信息都是很重要的,在反馈信息,分析、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大量对课堂教学的预见性,抓住这些,教师就会全局在胸,控制着信息的正确再输出。在语文教学中,讲是一种艺术,什么内容要多讲,什么内容要少讲,甚至不讲,这全在于语文老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见性。例如我在上杜甫的《登高》这节课时,因为从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得到这样的信息:学生对落木意象比较难理解。课堂上,我就把“落木”这个意象作为难点来突破。通过展开、引伸、比较,让学生明白“落木”之于“落叶”,不过是一字之差,可是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最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歌的美妙所在。

三、预见性来源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认识和分析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正确估计和判断。教师成竹在胸后才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有效的时间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就避免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种种偏差。在一定时间内,以最大的限度增加学生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学生的能力,使费时费力而不得或少得的情况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大大减轻了学生原本不该承担的负担,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得以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尤其重要的是,这对解决目前社会和家长最关注最头痛的问题——学生超负荷的作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并保证了教学秩序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我在给一个新班上课之前,一般先要对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进行一番了解,或让学生答一份卷子,或直接面谈等。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这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要求。从事实到理论都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现有状况作为出发点。因此理所当然就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预测。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方能指挥若定。

预见性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学生“强迫”教师必须具备这样能力的结果。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只有感到教师高出一筹才会佩服教师,要想做到讲出的内容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教师的修改补充、批驳引伸受到学生的欢迎,没有充分的预见是不行的。另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见性的产生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男女性别差异,男生往往忽视基础知识,而女生则对此学得认真细致。还有学习习惯、方法等都影响着预见性。但是,只要教师尽可能估计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使学生认识的条条支流汇总到一条由教师引导的主流中去,让课前的精心设计与课堂的动态生成共生互补。

最后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任何预见都不是绝对的“先见之明”,教学预见性同教学实践有一个时间差,这一时间差就造成了预见性的局限性。教师应该人为缩短这段时间,使预见的情况和学生实际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值,从而大大减少预见的偏差。当然预见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忽左忽右的偏差有时是存在的,但绝不能由此而抹杀了预见性的重要意义。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在新信息的基础上再进行预见,才能充分发挥预见性的优势。

教师在课堂所有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近似于给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未掌握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长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和正确估测。未知的知识既不能和学生已有知识特别近,又不能相差甚远。近则无用,学生感到乏味;远则桥架不起来。在这关键之处,预见性就充分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和意义,它的作用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 聂玉华.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通讯,2008(5).

[2] 杨林.关于预设和生成问题的辩证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7(12).

[3] 王平川.教师从业素质新探.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

猜你喜欢
预见性效率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跟踪导练(一)2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钱”、“事”脱节效率低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