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2009-05-25 09:01周俊英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学生

周俊英

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由于缺乏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外语教师,笔者认为应从这些方面做起:

1.课前布置预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教师可以按照任务型教学法的要求围绕即将学习的每个单元的话题,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以引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解释课程目标、概念、学习程度等,并给出一些例子以及问一些问题,使学生明白在小组中该干什么。教师以明确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并明确地告诉学生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投入、乐于助人和细心听讲,鼓励别人参与以及积极主动地提问、请教。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应正确划分小组,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小组可进行如下划分:①指令性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②随机性划分。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③自由性划分。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让学生经常换组合作学习,既可以活跃合作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④科学安排座位。座位的安排应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目标、性质和人数来决定。座位的科学安排可以缩短学生间的空间距离,便于学生交流,而且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2)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肯定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大大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课堂上合理分配角色。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职。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坚持采用较为灵活的、偏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老师的提问应尽量避免学生机械回答的简单问题,多提一些能让学生开动脑筋的未知性问题,培养学生在不可预见的(即真实的)情况下运用英语的能力。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脚勤、口勤、眼勤和耳勤,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各组中巡行,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并给予指导和强化。在学生讨论中出现困难时,能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课堂小组活动结束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效果(测验)等等。教师的评价、批评与表扬,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对英语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对于英语学习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同时,评讲反馈应主张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多说整体,少说个人,避免言语不慎伤及少数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课后引导学生复习应侧重于对已学内容的分析与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制复习卡片,对文章的改写缩写训练、举办英语角、对课堂内容再创造的伙伴会话等。课后复习的过程,应是一个总结与归纳的过程,是“咀嚼和消化”的过程。课后通过任务型活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使其创造性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热情。

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合作学习精神。课外教师应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不断扩大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难度适宜、题材广泛且使学生感兴趣的报纸、书籍。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学唱英语歌曲,了解最新的英语新闻,学生在自主地接触了一些鲜活的、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后,会不自觉地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还应教会学生选择性地从因特网上下载一些健康有趣的时事新闻,要求学生阅读后查出生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住,再通过默写或填词练习等方式去自我检测。那些课外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广泛阅读的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提高得很快,英语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5.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一系列的竞赛活动。

(1)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出题,题目可以是课内的知识,也可以是课外的知识。教师每两周组织一次竞赛活动。学生通过口头抢答、书面完成竞赛题等形式进行竞赛。优胜小组的每个成员获得一定的奖励。

(2)每月举行一次free speech contest。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先在小组内进行演讲,每个小组最后推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演讲,优胜者及其所属小组成员可获得奖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教师可规定每次的参赛代表不可重复。为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学会合作,给参赛者当参谋,使其演讲内容及演讲技巧达到最好,为小组增光。演讲的标题可以结合所学内容以及社会热点,如:环保问题、和平问题等。

(3)每周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优秀习作,把习作印发给学生作为学习资料,并给入选的学生所属的小组加分。

(4)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后进行总结,对于总分最高的小组成员进行奖励。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团体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开发与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l994.

[2]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卡尔·A·史密斯.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