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定位

2009-05-27 06:16
新语文学习·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文体中学语文语言

洪 霞

写作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创造性的个体思维审美活动。任何外来的限制,任何人为的规定,任何主观臆断都是不恰当的。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审美的主观性。写作是作者在观察、思考生活过程中,缘情而思,某种情感或理念从萌发到酝酿直至不吐不快,进而运用语言外现主观意识的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作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写作技巧、文风特长等都得以充分地展示。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准确定位?有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教师当然是绝对的主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文章知识(如体裁、结构、思路),还要告诉学生写作内容。其标准也就是教师改卷的某些“游戏规则”。如此,最能展示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的作文就不得不屈服于教师,屈服于考试。

写作的起始阶段,由于学生尚不具备写作的基础条件和基本意识,教师向他们传播一定的写作技法,讲解一定数量的作品,帮助学生梳理常见文体的一般思路,形成初步的写作意识是必要的。但随着学生独立生活意识的加强,教师继续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给学生。或用考试要求对学生的作文横加干预。甚至强行对学生的写作作出硬性要求,这就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初衷。因而关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准确定位就很有必要。

语文教师长期研究各类语言材料,揣摩各种写作技巧,对写作有自己独到的心得很正常,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必然会显现。而语文学科是一门主观色彩很浓的人文学科,教师无论是解读还是阐释,个性特征都会非常明显。因而,教师长期积淀、领悟的东西在作文教学中必然流露出来,甚至成为主旋律。

作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一般写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擅长。一位对某种文体有所偏好或擅长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写好一种文体也许有帮助,但对兴趣各异,口味不一的学生群体只能是一种束缚和钳制。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试图统一整体思路,这样的作文教学不是成功的。

实现表达以语言为基本手段。语言特点的形成除了顺应自身语言习惯进行有目的的积累,如阅读、摘录等,他人的影响、暗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导向对学生语言特点的形成影响极大。教师推荐的范文,欣赏的习作,重点讲解的语段,都会使学生极力摹仿、借鉴。这也是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的日常教学语言也是学生养成语言习惯的一个重要外在条件。这是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这本来是帮助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过度的规范只会削弱学习的主体性。作文教学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教师语言特点必然会表现出来,它对学生的影响既是直观的、单向的,又是潜在的,长期的。

作文教学实际是师生共同探讨如何观察、分析、解决矛盾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合理的分析、科学的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社会观、人生观、世界观。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渐进的,不可能速成,它与学生的心智成长紧密相连。作文教学的有效展开及良性循环,与教师的自我正确定位关联甚紧。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路人和启发者,敏锐地发现学生习作里内蕴的“可增长点”,向他们推荐最好的范本和资料,和他们交流写作经验和体会,在习作和创作之间架起桥梁。只有这样,作文教学的根本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如此,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升。

自2000年以来,中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按照文学史的顺序在占有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体悟各类文体特色,领略多种语言的风采,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这对长期处于窘境的中学语文教学是个喜讯,但同时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质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已不再适应新型教材和改革的要求。教师只有对各类语言材料拥有自己的理解,只有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才能和学生平等交流,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质,使其真正获得写作的乐趣。这样,学生自然能敞开心胸,作文教学也就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讨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定位,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不管教育如何发展变化,教师始终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语文教师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真正落实主导性功能,作文教学才能吸引学生,作文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猜你喜欢
文体中学语文语言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另类文体巧谋篇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