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素养

2009-05-27 06:16相伦昌
新语文学习·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科素养

相伦昌

语文是中学极为重要的基础工具性学科,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魏书生说:“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教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教师讲,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养神,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教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教学效果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教师素养的差异。

所谓教师素养,是指教师的素养和修养,它一般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品德、智力、情感、意志、知识、能力、审美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做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必备的品德素养、知识素养和基本功素养。

一、品德素养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德”放在首要的位置,宋代政治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备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在用人上,他主张先用才德兼备的圣人,其次用心地坦荡的君子,不得已而用愚人,但万不可用小人,因为有德无才的人虽然才能比别人稍差,却可用他的美德来弥补才能上的不足。小人心术不正,如果又有“智”“勇”的话,那么做起坏事来,后果将不堪设想。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品质、性格的形成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的言行往往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有的甚至能够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常常比其他教师更大。魏书生说:“感染和熏陶学生心灵所起的塑造作用要比说教大得多,而语文课所具备的感染熏陶条件是得天独厚的。学校各科都有育人的任务,和育人最紧密的学科是语文。”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呢?特级教师王秀君说:“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应只是课本知识的传播者,还应在立事做人诸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要用高尚的追求、鲜明的爱憎、严谨的治学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去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学生的品格。”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优良的品德。

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伟大的事业,被人们称之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种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学生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的爱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但是光强调爱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中学生对许多事还似懂非懂,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这就需要老师来管理约束,教师应宽严有度,以诚相待,磊落大方,即使对待较差的学生,调皮捣蛋的,甚至故意与自己作对的学生也不歧视,不冷落,不打击。一般说,语文教师较有涵养,也较擅长用道理和事例来说服学生。魏书生说:“严格要求是不是非要横眉怒目不可呢?大可不必。好的教师只是循循善诱,既平易近人,又使人畏惧。”哦们现在相当部分教师喜欢体罚学生,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口服心不服,下次毛病照犯,丝毫不起作用。

二、知识素养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要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除了要具有优良的品德,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而语文学科不像别的学科知识结构那样清晰,每课的教学要求也没有别的学科那样明确单一,教学天地比别的学科广阔,教学方法比别的学科灵活,这些都决定了语文学科难以驾驭。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

1基础知识。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果出现字词读错这样低级的错误是要被学生笑话的,特别是对那些一字多音或形相似而音不同,或音相同,形相似而意义不同的字,语文教师更应弄明白。如果没有把握好,那么最好勤翻工具书,对语法、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等必须概念清楚。

2钻研教材。课文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每篇课文要讲的东西似乎很多,有字、词、句、修辞、课文注释、段落划分、中心归纳、课文后的练习等,教参中还有教法参考、教案,另外还有基础训练,各种课外习题,它们还会因编者版本的不同而内容不同,这都需要语文教师自己去安排取舍,去判断正误。教师应有目的、有要点、难点、基点之分地传授知识,但不要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魏书生说:“讲课文时,教师应尽可能把自己假设为学生,设身处地想:哪些知识是可以接受的,哪些知识是考试有用的,哪些是有长期使用价值的,一节课,45分钟,能记住多少知识……这样思考,必讲的就少了,这样思考,才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以便学生用这些时间自己读书。”这的确是语文熬学的“金玉良言”。

3相关学科知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必然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教师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知识结构的人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教师自己的知识要在“专”的前提下向“博”的方向发展。柯瓦列夫说:“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课外知识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只局限于教材而不适当拓宽,那么学生学得索然寡味,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因而教师要适当介绍相关学科知识。如《陈涉世家》就涉及大泽乡起义、《史记》、扶苏项燕等历史文学知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涉及法律知识;《中国石拱桥》涉及数学、物理知识;汉语语法可以同英语语法相比较等。当然课外知识介绍要掌握好度,以免喧宾夺主。

4知识更新。由于语文教材要具有时代色彩,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已经经过几次改版,课文内容、语法、字词、教学大纲要求、基本习题答案等都有所改变。与语文教师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大不相同。语文教师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必然不适应教学要求。有的教师刚参加工作时还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一两年后就不肯再动脑筋思考,而是拿原来的备课本上课。有的老师甚至开玩笑说一本教参可以吃到老,还有的教师毕业后再也不看书学习,整天沉湎于吃喝玩乐,教学完全靠吃老本。语文教师要有时代感、紧迫感,平时多注意看书学习,了解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趋势,还可以通过自考、进修、函授等多种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知识素养。

三、基本功素养

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是指“三字一话”。“三字”是指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一话”是指教学语言,包括使用普通话,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

1三字。粉笔、钢笔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教师上课板书字迹漂亮,疏密有致,主次分明,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能使学

生学得轻松,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毛笔是中国传统书写的用具,一般练字都是从毛笔着手的,毛笔字写得好的人。钢笔字、粉笔字也一定写得好,反之则不一定。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写得一手好字,练字有助于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在教师影响下,学生也会学习练字,一般说,写得一手好字的学生,他的语文成绩必然不会差,而且大家知道,在中考高考中,作文是主观打分,老师在阅卷时,作文字迹端正漂亮,卷面整洁,往往就能给高分;相反字迹马虎潦草或写得东倒西歪,内容写得再好也难给高分。

2教学语言。①使用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推广的模范。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字词的拼读、课文朗读、课文教学等都需要用普通话,如果发音不清不楚,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满口方言,或者方言与普通话夹杂,这些问题普遍存在,我们应重视去解决。②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由于教师与学生知识经验背景不同,他们对同一词、同一句的理解方向和水平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语言中许多字词句之间存在的差别极其细微,因而语文教师在语言表达时就必须考虑它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善于选择使用那些最接近学生水平的词和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语言表达不能罗嗦,或者有太多的口头禅,应力求简洁。陈钟梁说:“简洁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语文教师应抓住知识要点,简洁地把它表达出来,如果反反复复,学生听得厌倦,甚至干脆不听。

另外,中学语文教师还必须有过硬的写作基本功。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很大的比重。可是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较薄弱的环节,作文虽无定法,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常见文体的基本写法还是必要的。如果语文教师自己的写作能力比较差,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文章的遣词造句、审题构思选材等都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自己没有真切的写作体会,只会喊一些空洞的写作理论,又怎能准确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好学生作文呢?叶圣陶说:“我希望教师练习写文章,并不是专指练习写作文艺作品而言,尤为重要的是写一般文章。一般文章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一般文章又是实际工作中随时需用的,谁都要能写好,所以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写作,不能空讲些作法,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因此,也应要求语文教师平时多写些“下水”文章,要突破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切合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水平,作出有效的示范,这需要教师有过硬的写作本领。

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应该还包括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记忆力,灵活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组织教学的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等,这些要求更高。不过我想,一个称职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品德,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学科素养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