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电子专业实验实训课中渗透创新教育

2009-06-07 11:11阴建强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实训室创新能力实训

阴建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职教工作者都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作为电子专业实验实训课教师,必须在实验实训课的环境、氛围、内容和评价等方面下一番功夫,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创设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罗杰斯认为,有两个条件对于创新性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那就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和氛围,形成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1.“美化”实验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职校学生上课期间的1/3或更多是在实验实训室中度过的,阴暗潮湿、色彩压抑的环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每学期开课之前,笔者都会组织学生一起美化实验实训室:打扫干净教室,在墙面上张贴规章制度、名人名言和专业知识挂图,实验仪器物品等摆放整齐,使学生一进入实验实训室就有一种舒心的感觉。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实验实训过程中,适时地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音乐,可以创造轻松、活跃的气氛。

2.发挥团队作用,形成整体发展和协同创新的气氛

个人思考问题往往受自己知识面和思维习惯的限制,在以个人为单位的实验实训中,有的学生面对很多问题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从而产生胆怯心理。笔者在电子操作实验实训课辅导时,根据学生平时动手能力的基础,将一班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八人左右,大家围成一圈,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实训,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互助的作用,组内成员相互讨论研究、互相鼓励,取长补短,跳出自己的封闭圈,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形成新的构思及方法,从而推动了创新学习的开展。

3.为学生营造创建“心理自由”的教学气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具有独创和革新的精神,那他就必须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在实验中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允许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行为。在电子实验实训课中,学生经常会对组装电路提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有的杂志上提供的电路本身在设计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正常工作,这时教师应该允许、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原因,讨论修改电路。虽然不一定会成功解决,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给了学生“心理自由”感,同时也磨练了学生的创新品质。

二、设计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的实验实训内容

1.加强实验实训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

创新能力的形成依存于基础知识和原有知识的掌握。一般来说,缺乏一定基础知识的人是不能进行高层次、高水平的创造活动的。因此,为学生开设课程设计,必须加强综合性实验实训的开发,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电子线路》中的OTL低频功放电路,通过该实验可以直观地测量最大不失真功率、电路的最大效率、功率增益等参数,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为创新实践打好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证明一些问题,如参数改变,结果会怎样?

2.重视实验实训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之具有一定的趣味及实用意义,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在多谐振荡器电路实验中,教材要求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但由于示波器数量有限,有的学生几乎没有动手机会,兴趣动力当然提不起来。笔者改变原实验内容,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名为“闪光的电子胸花”的电路,实验名称新鲜有趣,学生兴致顿时高昂。而实际上此电路是在原电路图上增加了两个发光二极管LED1、LED2。学生通电后发现两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有规律地闪烁,学生在欣赏之余,自然领悟了此电路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的结论,随后笔者又要求学生将C1变成较小电容,此时学生又发现两发光二极管发光的时间长短、闪光快慢较以前有了较大改变,从而加深理解了C1、C2在电路中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动手观察过程中既愉快地完成了教材中规定的实验目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

3.注重实验实训内容的层次性和创造性

结合电子实验实训课的专业特点,根据学生实践能力的差异,教师每节课多准备几个电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预先应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能,利用身边的杂志或图书馆的资源查找资料,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实验或设计实验。作为老师,要不断设计一些综合性、创造性的课题。笔者在课程设计改革中,师生共同开发的光控计数器,采用遮光方式进行计数,打破传统的模拟电路实验和数字电路实验的界限,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实验实训室也可以按时为学生开放,使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与电子兴趣小组一起,进行电子专业技能比赛。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开放性。

三、构建增强学生创新实践的教学评价体系

考核是检验实验实训课教学效果的手段,评价是对实践操作的促进,两者都是督促学生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有效手段,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应用。

1.改革实验实训教学的考核手段,建立激励机制

笔者一改过去学期结束时单一的机械式打分的做法,采取教师与学生相结合,以学生为主,平时与期末相结合,以平时为主的考核原则,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每单元课结束前15分钟(一单元实验实训课时间为90分钟),同组成员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大家讨论分析,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然后由每组的一名代表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汇报本组本节课的实验实训情况,大家相互学习,教师结合每组的情况进行综合评议。期末考核从平时所做实验实训中随机抽取一题,学生现场完成,期末总评中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核占30%,这样在平时的实验实训过程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家重视每一个实验实训,在实验实训中锻炼了动手能力。

2.改革实验实训教学的评价方式,激发创新热情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特别是对实验实训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表现出的良好个性品质给予鼓励性评价,尽量避免消极式和谴责式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大胆地提出实验实训电路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改进方案,不断突破,不断完善。作为老师要亲自动手,帮助学生将设想付诸实施,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例如每单元课设最佳作品奖一名,进步最快奖若干名,最佳创意奖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

总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教育方针。只有职业学校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专业实验实训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能使职校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第四职业中专)

猜你喜欢
实训室创新能力实训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