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2009-06-07 11:11洪国靖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主体语言

洪国靖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全球进入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民族振兴繁荣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资源。21世纪是知识更新、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竞争的焦点集中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而判断人才的标准是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技校必须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一、更新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能体现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即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其实践性很强,这就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反复的使用实践中去掌握它。

然而,技校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素质不高,加上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学习以就业为主要目标,对英语课的学习普遍不够重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学习兴趣不高、不能进行独立学习等诸多问题。许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有的学生片面追求高分数,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却感到十分困难。这些明显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观念认为,外语是“教”会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教师只注重“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师生缺乏必要的交流。长期以往,便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英语,或者教师在讲台上说一套,学生在座位上做一套的现象。虽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但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这种“费时低效”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无疑阻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要努力贯彻主体教育的理论。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第二,师生是相互平等、合作的活动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英语教学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第三,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摒弃“教师垄断包办”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

三、实行整体教学法

多年来,很多英语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大都采用一种顺序,即:先讲解生词和语法,罗列短语并举例说明分析,然后在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的同时讲授语言点,最后对课文进行归纳总结。讲解语言点时,不少教师往往力求讲深讲透,惟恐有所遗漏。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学中学生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问题减到最低点,似乎是一条“达到教学目标”的捷径。然而,它也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意中使学生成为一种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英语教学只让学生死记了一些单词和短语,硬背了几个句型、语法,却忽略了对课文整体理解能力的培养,背离了“听、说、读、写”四会并举的教学原则。另外,这种教学方法重视语言形式,忽视思想内容,把语言点、语法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不符合语言的交际性原则的。

整体教学法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即“篇章分析——段落——句子——词组——单词”。它首先要求每堂课把课文当作整体来处理,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浏览捕捉重要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在掌握文章段落大意和主旨的基础上,再把一些长句、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教授和训练,进而要求学生掌握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最终理解词汇组的使用。总之,整体教学法是一种既重视语言基础知识又强调交际能力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方法,比较适合于技校侧重于阅读要求的英语专业教学。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更新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英语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怎样学英语,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

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未能考上高中、中专,无奈到技校就读,总认为读技校的出路是当工人,工人不需要懂太多英语,学不学无所谓。针对这些思想,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的和动机,使学生懂得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是时代信息的载体。21世纪,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英语已成为学生们参与就业竞争所必需的工具之一。教师要教育学生把学习英语与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今后的事业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把“要我学英语”转变为“我要学英语”。

3.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绝大多数技校生来自农村,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课,而不敢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大胆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且积极创造各种机会和有利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个个得到锻炼。

在技工学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英语教材和要求,如《饭店服务英语》《文秘英语》等侧重口语,而《机械英语》《电工英语》《制浆造纸专业英语》等侧重阅读。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英语的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通过观看英语影片,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等等,调动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提问和对话是一种最直接的双边活动,但教师应精心设计、注重提问和对话的艺术、质量和效果,不同难度的问题,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避免学生回答不上一些较难的问题而产生自卑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起到引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总结,以达到预期目的。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活跃课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总之,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融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并协调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

(作者单位: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主体语言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