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要教会学生“打家具”

2009-06-07 11:11游林华谢华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导向职业学校

江 敏 游林华 谢华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在新的形势下,发现当今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从师学木工3年。出师后,他的朋友结婚请他帮助打一张床,他答道:“我不会。”朋友又说:“那你帮我打一张桌子吧!”他又答道:“我也不会”。朋友感到惊奇,问道:“你不是学木工出师了吗?那你学什么了?”他回答说:“我学会锯,学会刨,学会砍,学会了凿了啊,可就是不能打出一样完整的家具。”这个笑话虽然无从考证其真伪,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确实存在类似的情况,例如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了计算机设计软件Photoshop和CorelDraw,却不会做一个画册刷稿。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选用的教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实际的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进行教学;教师没有相关专业的实践工作经验,上课时只会按照教材讲一些软件的功能,做一些简单的例子,不会设计制作一个完整的文件。例如,要做出一个合格的可以印刷的画册正稿,必须注意页面的“出血位”的设置、分辨率的大小、颜色模式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实践过,是不能了解全面的。所以,要能够真正培养出能适应企业要求的技术人才,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谁来教”的问题。

一、“教什么”——学习领域

“教什么”要求教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专业特点,选用密切结合企业工作任务的教材来教学。例如,一些教材以“任务引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为宗旨,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适合的现成教材,需要求教师根据“学习领域”教材开发的方法,自己编写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课业和学材。

“学习领域”是用于教学中的“行为活动领域”,以实际工作过程作为出发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工作本领,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行为活动领域”实际上是一个由许多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行为活动构成的“行动链”。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有的密切,有的松散,根据工作场景,把内容相近、关系密切的一些行为活动放在一起,组成一个个的“学习领域”。用“学习领域”的理念开发教材,符合客观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程序相吻合,能让学生在学校体验到企业的工作过程。

二、“怎么教”——行动导向教学

“怎么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实际上包括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较多采用了项目教学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这样更贴切以后的企业工作环境和实际需求。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和企业的实际要求更相符合,毕业后,也能较快适应企业环境,胜任企业工作。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导向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教师的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30%,时间更多地用于学生的动手训练。同时,要注意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有些学生性格活泼、开朗,愿意积极参与,而有些学生可能不太主动。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合理安排。

三、“谁来教”——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谁来教”,是在“学习领域”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下,要求教师具备整合企业现场工作与学校专业教学的能力,能够按照跨专业能力培养和学生个性要求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和“行动导向教学”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熟悉企业工作岗位及工作过程;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能熟练完成工作过程的全部任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满足以上要求的教师,其实就是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而要培养出“双师型”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尊师重教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学校领导要真正一心一意办教学,尊师重教,尽可能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教学上去。要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学校要加快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提高教师掌握实践技能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加大实训课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出台符合学校实际的、能鼓励教师积极性的奖励政策。同时,学校要设法改善实验、实习、生产的条件,为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条件,为专业教师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巩固、提高与发展提供平台。另外,还可以通过校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使教师与学生有广泛的企业工作、生产环境的体验场所,能从企业的岗位实际需要加深实践体验。

2.校外学习和校本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动手能力

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从普通高校毕业,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学科体系教育,实践技能学习较少,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对此,可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学习,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第一,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让教师参加相应专业技能的培训,也可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技术骨干进行操作技能现场演示,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第二,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到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进行业务实践,边实践,边学习,熟悉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把相关行业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和成果引入职业教育。第三,选派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热情高、积极参与教研教改的教师参加第二学历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以此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完善自我。第四,利用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对学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3.面向社会广纳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学校为了广纳人才,可以面向社会和企业招聘和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对原来在企业的技术能手、管理人才,可以采取有吸引力的措施“引进来”,扩大“有技能、会操作”教师的比例。本校老师和外聘老师在一起教学,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实践动手能力。

4.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道路

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学校特点决定的,也是这类教育的优势。职业教育学校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道路,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项目,联手生产,利用各自的优势,互利双赢。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有利于学校的教学,而且可以增加学校的收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真实的生产活动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总之,在教学、科研、生产结合中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解决好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问题的认识和体会。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责无旁贷地完成好自身的教学工作,不断探索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针对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变化,寻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导向职业学校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