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的心智模式探索

2009-06-07 11:11张瑞霞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成长型心智学报

张瑞霞

学报编辑工作的高标准、高强度、隐蔽性、创新性,都要求编辑应该具有成长型心智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积极获取有利于工作和自我成长的资源和信息,才能拥有顽强的意志去克服职业倦怠等问题,从而走向成功。

一、学报工作对编辑的要求

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学术理论性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报编辑是高智力的劳动者,在我国现代文化事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既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物质量的高低,编辑人员对于提供有益的精神养料、防止精神污染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编辑的过程有诸多环节,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等。对于学报等学术期刊而言,其中的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等环节又是编辑工作的重点部分,要求学报编辑要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到位,核校工作到位,语言文字纠错、加工到位,标准、规范执行到位,“三审制”落实到位。

学报编辑是知识与信息含量很高的职业,信息传播速度快,新的信息环境给学报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学报编辑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报大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跟踪各学科发展,捕捉前沿知识信息。

由于社会转型、网络革命、学术流变给编辑理念和实践均带来巨大冲击,编辑领域已经面临背景网络化、手段现代化、流程高效化、模式屏幕化、管理自动化、知识共享化的局面,需要编辑与作者在设计、印刷、发行等各个工作程序进行协作与配合。

因此,高校学报编辑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包括无私奉献的品德、开拓进取的精神、敬业乐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廉正奉公的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现代的编辑人员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和专业修养,通晓古今,学兼中西,一专多能,多才多艺,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汲取新的知识,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在能力方面,应具备选择判断能力、科研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策划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现代编辑技能等等。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编辑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加强自身修养,这些都要求学报编辑具有成长型心智模式。

二、适合学报编辑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概念是苏格兰心理学家克雷克于1943年提出。在认知科学中,这个名词一方面是指人们的长期记忆中隐含的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另一方面也是指日常推理过程中一些短暂的理解。短暂的心智模式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后,会逐渐影响长期根深蒂固的信念。彼得·圣吉对心智模式是这样分析的:“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成长性”是与职业起点相比,个体在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工作,并最终取得相关成果或成就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如信念、勇气、坚韧、创造性等。

成长型心智模式是处于开放状态、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认知图式,它具有能动性、开放性、吸纳性和自我纠错机制,能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拥有成长型心智模式的个体,往往有崇高的职业信仰、终极价值追求以及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其职业生涯发展绝不是预设的、前定的和封闭的。成长型心智模式遵循的是“自由律”,是选择性的、永远敞开的和不断更新的。

如此来看,学报编辑的工作性质和各项标准都要求编辑应该具有成长型心智模式。学报编辑拥有成长型心智模式,才能积极获取有利于工作和自我成长的资源和信息,才能拥有顽强的意志去克服职业倦怠等问题,从而走向成功。

三、优化学报编辑心智模式的途径

心智模式对编辑的所作所为具有巨大影响力,这是因为它能影响我们认知周围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个体所想的往往都是假设而不是真相,我们总是透过心智模式来看这个世界。心智模式的问题不在于对或错,而在于不了解它是一种简化了的假设,以及它常隐藏在人们的心中不易被察觉与检视。

心智模式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决定着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做出的相关结论,并使人们将自己的推论视为事实。然而心智模式往往是不完整的,它片面地影响人们的行为结果,并不断强化,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超越进行改进。

学习如何将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有助于改变心中对于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知。“优化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发掘内心世界深处的秘密,并客观地审视,努力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更利于自己深入地学习。笔者认为,学报编辑优化心智模式的途径主要是:树立崇高的信仰和终极价值观、人生观,坚定成功自我效能信念,向成长型心智模式的思维方式靠拢。

1.树立崇高的信仰和终极价值观、人生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陈浩元先生在《一位老青年编辑的絮语》中说到:编辑要“做志愿兵,不当‘壮丁”,“做好编辑匠,争当编辑家、出版商”,“科学地工作,快乐地生活”。这既是一位老编辑对期刊编辑工作的深切体悟,更是学术期刊编辑特别是高校学报编辑修炼心理素质、改善心智模式的鲜活经验。

高校学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承担着宣传科学理论,把握正确导向,传播先进文化,鼓舞人民斗志、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神圣使命。对于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院校学报编必须具有崇高的信仰,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观念,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甘于为人作嫁衣地工作,并从这繁重、枯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就像舒斯特所说:“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能充实人生的行业,同时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式各样具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学习一门愿意付费的终身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可以领薪水,而且还可以在知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学报编辑只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在长期的工作中产生不竭的动力,保持昂扬的精神和热情。

2.坚定成功自我效能信念

坚定成功信念,即在工作过程中确信自己具有取得特定成就的能力。自我效能信念能直接影响个体的选择行为、动机性努力、韧性和促进性思维、对压力的耐受性等。自我效能信念强的人,即使遭遇各种困境、挫折或失败,也不会气馁,总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化难为易、反败为胜。

柯蒂斯说:“编辑工作包含了一系列极端复杂的功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对编辑工作的每一项职能都应付自如。”这句话指出了编辑工作的复杂和困难,也充分表明编辑人员知识限制和所面临的考验。“编辑学者化”“T型人才论”等论题的提出颇有针对这一死结的意味,但提出口号很容易,如何落实到实践层面却令人煞费脑筋。面对编辑工作要求与个体能力的反差,学报编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分析新形势下编辑工作发生的新变化、遇到的新问题及对编辑的新要求,探讨解决目前编辑工作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编辑实践和科研工作中增强和提高个体的职业胜任力和职业韧性,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编辑。

欲使出版物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编辑当是志高者、心洁者、品端者、行正者。学报编辑只有坚定必胜的信念,才能面对纷繁变迁的世界沉心做学报。惟有如此虔诚的敬业精神,才能具备超常的勇气、魄力与耐力,极强的承受能力,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3.向成长型心智模式的思维方式靠拢

具备了完善心智模式的意识是不够的,付诸行动是更重要的步骤。心智模式具有个体差异性,完善和优化也不能千篇一律,从个人心智模式的特点出发,寻找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心智模式,设计出了空城计,同样一座空城,两种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就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所以只有在行动中勇于反思,才能洞悉自己的心智模式。

优化和完善心智模式,需要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以开放的胸怀对待他人和外部环境,才能做到反观自己,不把现实的问题纯粹地归咎于他人,也才能做到既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开放的态度容纳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并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使自己的心智模式渐入佳境。成长型的心智模式主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强调思维的奇异、多变,如逆向、跳跃、发散、辩证,能从不同的角度、基点和时空思考职业发展问题,核心是思维的探索性、创新性和发散性。

从学报工作来讲,学报编辑既是学报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又是知识创新和运作的主体。因为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学术,而能够承担知识创新所需要的学术交流任务,学报编辑工作就必须整体创新,创新包括编辑理念创新、选题策划创新、编辑加工创新、编辑手段创新、编辑管理创新等。

创新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出发点,作为学报编辑应该辛勤耕耘,淡泊名利,但不能安于现状;应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但不能墨守成规。只有独立思考问题思维才能活跃,不做思想上的懒汉,不受习惯势力的束缚,有创新的追求,有创造的意识,才能在灵感火花的点燃下,随时激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烈焰,产生创造性的编辑成果。

心智模式的优化和改善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心智模式的形成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反复认知的,不易在短时间之内马上予以改变。因而,切不急于求成,需讲究方法,并利用机会多次强化。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成长型心智学报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致敬学报40年
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在创造中生长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成长型课程体系初探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从金河水务看成长型企业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