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唱教学中的钢琴伴奏

2009-06-07 11:11狄松菊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音型高潮钢琴伴奏

狄松菊

视唱练耳教学的学科渗透是该学科的大势所趋。在视唱练耳课程中,通过视唱、练耳与钢琴伴奏相互渗透的教学,来提升课程内容和层次,使视唱练耳与钢琴伴奏两学科在学习训练中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以完成视唱练耳和钢琴伴奏的学习方法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做到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视唱练耳和钢琴伴奏教学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弹唱”也逐渐被高等音乐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所接受与采纳,所谓“嗟叹之不足故琴助之。”钢琴伴奏不但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节奏、节拍、速度、音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完善音乐作品,提示主题思想,使学生对乐曲的风格、民族特点、音乐情感有较准确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下面笔者就钢琴伴奏在视唱教学中的体会、展现两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体会

所谓体会,即体验领会。在这里就是从乐曲的内容、风格、情绪上着手,即对乐曲旋律、节奏、调试调性和乐曲主题的体会。只有对作品进行了分析,才能把握乐曲的整体情绪,钢琴伴奏的表达才能确保正确。

1.体会旋律

乐曲的内容,情感都是通过旋律来表达的。旋律实际上是某种心理感受、内心感觉或思想情感,它是从生活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旋律是完整的音乐表情实体,它由所有表现手段组织起来。也就是说,音的长短及轻重的变化造就了旋律的前进。

2.体会节奏

节奏是通过时值长短和各种组合形式而体现的。在乐曲中,常常用一个或两个节奏型统一贯穿起来,节奏对旋律的特性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对旋律的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钢琴伴奏中,根据自己的体会准确应用恰当的节奏音型,丰富旋律,使旋律更加生动。

3.体会速度

在钢琴伴奏中准确的表达速度,是体现音乐思想情感的重要内容。乐曲在进行中速度一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时常又有些变化,如一些常见的力度记号及表情符号。乐曲的速度变化就意味着强度的变化,表示着情感的激动高涨或平静缓和,也即随着音响大小的变化和旋律线的升高或降低的变化而变化。但不论怎样变化,音乐的速度总是以生活现实为基础。如描写愉悦、欢快、奔跑、跳跃、行进等情绪的作品都用较快、欢快的速度或用急剧的速度来表达;而描写田园、抒情、徐缓、沉痛、哀悼情绪的乐曲,则用慢速来体现。速度的快慢对于乐曲的表现力有极大的作用,钢琴伴奏能准确地传达学生对乐曲的情感体验。

4.体会调式

旋律一般都是基于一定的调式。调式与调性是旋律的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时代、地域、民族都与旋律的调式有关,音乐的体裁性格和气质也与调式有关。因此我们在体会乐曲时要对其调式的特点,所表现的表情能力及其特有的音调进行与其他表现手段结合时所产生的表现手段手法等进行分析。

从纯调式的角度上看,自然大调表达明朗抒情、执着且响亮有力的音乐内容。而和声小调表达黯淡忧郁、柔美且悲壮沉着、伤感而含蓄的内容。准确地分析调式调性,能使我们合理安排好钢琴伴奏的总布局。

5.体会主题

主题是一首乐曲的精髓,而当中的高潮则是情感内容表达最为深刻和紧张的时刻,是情感升华的所在,是旋律发展的最终表现。高潮在旋律中一般有累积和爆发两个阶段。旋律中都有高潮的出现,高潮是旋律完整统一的重要因素。

6.体会意境与情绪

音乐是因情而动,由感而发。音乐作品总是强烈、细腻地表达出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只有体验乐曲内含的情感,才能对乐曲的情感、情绪有所体现。曲调意境与情境的体验,一般是从曲调的局部分析理解入手,到曲调的整体概括掌握,做到既能有感性的形象认识,又有理性的逻辑综合。分析曲调的情绪与意境,是提高我们丰富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的重要保证。

二、展现

展现,即展示显现。通过体现曲调的各个方面,经过审美的构思,意象渐趋明晰,眼中画已升华为胸中竹,这时内在的体验驱使着进入又一环节——由心里到表现的转化——展现。展现是内心体验的必然结果。

在视唱教学中,除了教师的讲解外,最主要的展现手段,就是用钢琴伴奏。在钢琴伴奏的展现中,不论是什么风格、什么体裁、什么调式的曲调,通常是根据曲调的风格安排和声、选用音型、处理高潮的过程,以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作品。

1.和声走向

对和声进行总布局。无非就是开头、中间、高潮、结尾。高潮处要安排功能性或色彩性较强的和弦,这样才会显现出高潮的别样性。

和弦的选择应根据乐曲的内容、体裁和风格选择和弦,根据和弦连接的规律和节奏的关系选择副和弦或色彩和弦。和弦选用力求简单、准确,形象鲜明,便于弹奏。可以在用原位和弦的同时,也用一些转位和弦,使音响获得新鲜感,增强行进的气氛和动感。而抒情性的乐曲旋律优美、深情、起伏较大,感情表达自然、深刻。节奏及曲式结构自由,速度也多为中板或慢板。一般在选用I、IV、V级和弦明确调性的前提下,可较多地选用副和弦和色彩和弦,而在民族调式中则常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以加强民族风格等。

利用不同的伴奏织体、细致的和声变化来刻画艺术形象,完善艺术形象,加深艺术形象的刻画。要弹出歌词及旋律里标注不出的东西,以此来完美地表达歌曲完整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内容。

2.织体选择

确定了和弦走向,便可选用伴奏织体,根据乐曲所体现的内在的节奏形态,恰当地选用音型。音型必须与歌曲的内容和情绪相一致,同时要在一首乐曲中用两种以上的音型,达到情绪变化和对比。在节奏相同而音高不同的乐句中,可用相同的音型。

要利用钢琴伴奏的呼应对答、重复加强等手段,补充及完善作品。钢琴伴奏补充、揭示作品中只能感觉到但没有道出的那些话。要把伴奏弹得富于托势,不离不盖,犹如水之于船。

3.高潮的处理

根据乐曲的情绪情境及对和声的总布局安排功能性或色彩性较强的和弦,采用较强的技术手段将乐曲高潮充分表现出来。在高潮处理中常采用反向进行的八度反向进行的音阶、半音阶或琶音。力度强的色彩和弦、变化和弦增强紧张度,烘托气氛掀起高潮,用震音掀起高潮和民族调式中加用和弦外音,也是十分有效的弹奏办法。例如在抒情性乐曲中的高潮处理中,常用长琶音的上行、下行、半音阶的上行或反向进行来烘托气氛。还常用震音或和弦转位。在欢快的乐曲中常采用反向的音阶,半音阶或琶音渲染情绪,也可用震音、和弦重复弹奏掀起高潮。

还有,要把前奏弹得富于起势,使人一听跃然心动,自然而然地非进入不可。间奏弹得顺理成章,浑然一体,或理别开一境,柳境花明。尾奏则要弹出收束感。

总之,我们应在视唱教学中,做到准确体会乐曲,正确把握乐曲的总情绪,掌握好乐曲内在的节奏形态,配以最能表达乐曲情绪的和弦和音型,应用钢琴的伴奏达到内容与艺术的完美体现,让钢琴伴奏真正地成为钢琴艺术指导。

(作者单位:广西省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音型高潮钢琴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浅谈钢琴学习中即兴伴奏培养能力的分析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四化』助推学雷锋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