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2009-06-07 11:11陈乃堂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选派班级班主任

陈乃堂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既是学生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在班级中起到组织和领导的作用。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纪律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身体素质的强弱与班主任的工作指导不无关联。众所周知,班级的良好管理会形成良好的班风,进而有助于推动良好校风的形成。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一要求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如何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使班主任能在学校管理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班主任的选派工作

1.学校要完善班主任选派机制,增强班主任选派工作的科学性

目前学校选派班主任大都是拿来即用,认为让你干你就行,就能干、敢干、想干。其实,因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工作,官小、事多、事杂,工作难度大,在广大教师中不乏不能干的、不敢干的、不想干的。因此,班主任选派工作就显得优为重要。班主任选派可实行“民主评议,领导任命制”,即先由师生进行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选派班主任的主要依据,然后再由领导根据评议结果对教师择优录用。

2.完善班主任退出机制,对新任班主任,应实行“试用期制度”

“试用期制度”可将新班主任的试用期分为三至六个月,以减轻因班主任不合适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对那些不适合做班主任工作,或过去曾经合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不合格的教师,开辟“退出通道”,使这些教师得以平稳地退出班主任岗位。

二、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

现在,在中小学学校管理中对班主任“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更有甚者甚至只使用不培训。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只是单纯依靠班主任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与积累。从举办的教育教学培训班的数量来看,教学培训活动的举办量较多,而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培训开展得却很少,有的地方甚至几年不举办一期;从班主任培训的质量上看,零零碎碎的培训多,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少。上述现象的产生,直接影响班主任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把班主任培训工作列入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广辟培训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各级中小学校还要转变观念,认识到班主任更新知识、加强能力培训的重要性。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使班主任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更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承担班主任职责的教师具有独创性的教育思维方法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品格,使其在工作中产生自觉总结教育教学工作上得失的习惯,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新的教育模式,做言传身教、创造创新的榜样。

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教学与管理,更要做到解放思想,用历史的、联系的、辩证的、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班主任工作;要有独创性的思维方法还必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新颖、反常现象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学生不知道的班主任要知道,学生知道的班主任要更精通,这样才能从学生的言谈举止和行为表情中发现他们的思想倾向和对待事物的态度、心理活动等特点,抓住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推陈出新使班主任工作始终处在与时俱进的状态之中。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人才竞争的激烈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班主任要能够灵活多变地处理问题,特别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能力,而通过培训可以更好的提高班主任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帮助班主任把管理的艺术性、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灵活性、把握工作的策略性高度完美地统一起来,更为灵活的运用到处理班级实际问题的工作实践中去,使班主任工作常做常新。

总之,建立班主任定期培训制度,对于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制订或完善班主任工作定期交流制度

制订或完善班主任工作定期交流制度,组织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问题查找活动,便于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有序、健康的道路发展。并可以形成公平竞争、共同进步、整体发展的格局。有利于学校整个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在各级中小学校中普通存在班级与班级之间为了竞争相互拆台,甚至采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压制对方抬高自己。班主任与班主任之间少了交流沟通,多了尔虞我诈;学生与学生之间少了大集体观念,多了小团体主义,使整个学校管理工作停止不前。因此,学校必须严格控制此种现象的发生,为全体班主任和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使班主任和学生在良好环境中相互学习、增进感情、共同进步,培养班主任和学生的胸怀宽广性,大集体的主人翁观念,使学校整体工作向着规范有序的方向迈进。

四、完善班主任评价制度,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要想使班主任工作成为受人尊敬,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之一,学校管理者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评价制度和长效的激励机制。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普通、繁杂、琐碎、艰苦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人们常说“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一定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然而在中小学看到的普遍现象是班主任同时是这个班的授课教师,但教学工作却是“业主”,是“长期工”,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不变,其工作业绩与职称相连,进而与收入、福利、地位和社会评价挂钩;班主任工作只是“副业”,是“临时工”,今年当班主任,明年就可能不当。班主任的工作业绩也不与长效的社会经济待遇挂钩。因为班主任既非职务也非职称,班主任津贴也微乎其微。致使不少班主任认为班主任工作干好干坏无所谓,只要自己把教学工作搞好就行,淡漠了班主任责任的重大。既然班主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班主任工作又是一种并非一般教师所能从事的既繁杂又艰苦的脑力劳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就应建立完整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完善班主任长效的激励机制,把班主任区别于一般教师,把班主任工作业绩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挂钩,建立班主任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对于既从事教学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实行双工资制。这样,有利于激励优秀教师积极投身到班主任工作中来,有利于激励班主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更有利于整个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选派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划分六类重点乡村 因村选派第一书记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