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分析与探讨

2009-06-07 06:47王亦梁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服装设计应用

王亦梁 陈 雨

摘 要:本文介绍了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成功应用的范例,并着重分析和讨论了目前形势下提高服装设计中的艺术风格对我国服装行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风格;服装设计;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30-0039-01

一、艺术风格

所谓服装的艺术风格,就是服装设计者在整体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与艺术上的稳定的个性,这种个性标志着设计者的作品步入了成熟阶段。

二、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成功应用的范例

(一)波普艺术风格

波普艺术(pop art),其中的“pop”通常被视为(popular)的缩写。它所代表的是流行文化。 波普艺术是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波普艺术反映了美国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标新立异的心理。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好材料,面对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说到波普艺术,国人大多会感到陌生,其实,波普艺术就在我们周围。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的服饰中,就有很多印有格瓦拉、梦露、可口可乐瓶等图案,这就是波普艺术在服装上的反映。后来在街看见有的开始印雷锋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波普艺术的本土化。

(二)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这种强调自然、淡雅、节制的艺术风格,与古希腊的题材形式结合所发展出的服饰,也随即在法国大革命后,跃升为服装的代表。特别是在女装方面。例如,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夸张的服装款式;又如,排除受约束、非自然的“裙撑架”,等。因此从1790年到1820年之间,所追寻的自然之美,在服装史上被称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三)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的变革。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的影响,在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三、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中国的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缺乏知名度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事实让我们的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在服装的设计和流行趋势的发布上,欧美国家占有主导地位。他们利用这种优势占据着世界服装的高端市场,并获取高额的利润。另一方面,南亚等国制造业的崛起,使得以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中国服装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

就中国服装业的整体而言,无论是服装设计、相关人才还是品牌质量都与国际知名品牌存在较大差距。服装设计能力的薄弱,是中国服装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软肋。中国服装设计还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准,中国也没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大多数企业的服装样式只能依靠仿制国外设计,这样就很难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服装制造业如果想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取得更大的话语权、提升品牌内涵、提高品牌国际形象,就必须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如果说中国服装企业在十年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去做的问题,那么在未来十年则要解决如何做好的问题。由此可见,增强服装设计中的艺术性必将在中国服装制造业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四、如何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展现最完美的服装形式

在确保符合商业要求的前提下将服装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我国,评价服装设计是否成功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以销售业绩作为第一要素的,所以也就谈不上服装的艺术风格和商业的完美结合了。以旗袍为例:旗袍以贴身、能很好的反映女性的曲线美、具有民族特色作为主要卖点受到了不少女性的青睐。同时,旗袍也存在着穿着场合较少,与现时代人们生活距离较远的弊端。曾经有一些服装企业不顾现状,对旗袍进行了一番简单的“现代化”修改就开始大批量生产。结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既失旗袍的端庄优雅又缺乏现代筒裙性感风格的“新产品”。这样不顾商业要求的“设计”在社会上的反响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作为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设计理念——艺术风格和商业要求在服装设计中是为互补关系的两个要素。任何不顾这个前提而单独强调其中之一的设计都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艺术性和商业性在服装的设计中所处地位应该相同,但如果一旦出现矛盾,那么商业性享有优先权。

也许有人会问,一味的强调服装的商业要求,会不会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所占的比例的减少。我的解释是:服装是一件艺术品,但更是一件商品。一项设计的好坏最终要由市场、由消费者来决定。只有此项设计符合他们的需求,那么在服装中所加入的艺术风格才有意义。如果只是一味的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而忽略了服装的商业性,那么上面举的“旗袍”的例子就将会重演。只能积压在仓库里的艺术如何称得上是成功的艺术呢?

(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是提高服装设计所包含的艺术风格的先决条件,服装设计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的重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自身艺术修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事情。设计师在认识到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能否使设计出的作品饱含艺术风格还在于设计师的理念。设计师的任务应是用他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的作品来引导消费,而不是在消费潮流中当墙头草。在国内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畸形流行:流行运动服,全城的人都成了运动员,流行尖头鞋,结果进城就像进了马戏团。由于我国国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出现从众现象也是正常的。但设计师如果也有这种思维,那么他的就不是在进行设计,也不是引导消费,最多只能算是“复印”加工。自然无从谈及设计中的艺术风格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突破固化思维,从新的角度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现代社会也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上,我国曾被誉为礼义之邦、衣冠之国,从宏大的汉唐之风到两宋的清丽;从雄伟的故宫到别致的苏州园林;从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到不同地貌产生的雄奇的自然美……为每一个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皮尔卡丹从中国故宫飞檐得到灵感,创造了风摩世界的时装翘肩;帕克拉邦纳从长城得到启发,设计出了独具一格的长城领。同样的东西,中国的设计师能否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创造。这将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最重要的一环。

五、结语

通过此文介绍了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成功应用的实例,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国服装制造业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应对的方法,相信大家对于提高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和方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中国服装业要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每一个设计师刻苦钻研,解放思想,以及不懈的努力。机遇和挑战同时摆在我们的面前。相信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定能打造出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品牌。

参考文献:

[1]【英】阿黛尔,朱方龙译.时装设计元素:面料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年版.

[2]刘瑞璞.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3]陈建辉.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服装设计应用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