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力资源管理

2009-06-07 06:47田丽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10期

田丽芳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价值被不断发掘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了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而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对其前景预测都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本文概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培训管理、职业规划、绩效考评的内容和它的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评;薪酬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30-0091-02

一、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对企业而言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对个人而言是通过人力资源的措施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上述两者的关系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是由彼得 ?德鲁克在1954年正式提出的,并对其的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界定。彼得 ?德鲁克认为,与其它的资源相比,如物质资源等,人力资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源,它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并利用,并能够带来客观的经济价值。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人力资源主要指的是一定范围内人口总体中所蕴涵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 组织 协调与激励等职能,对组织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和配备,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最终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人与事的匹配,能够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与人的协调,可以达到互补凝聚,共赴事功,实现团队的力量;工作与工作的关系,能够使得权责有序,灵柔高效,发挥整体的优势;人的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可以实现酬适其需,人尽其力,实现人的最大奉献。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各种管理功能,促使人力资源有效运用以达成组织的目标的过程。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其实质是对“人” 的管理 ,即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例如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岗位的分析与设计、员工的招聘与培训、绩效评估管理、薪酬和福利管理等措施来最终实现组织对人的全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实现组织的目的。

然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这一大的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模式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的,因此基于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探讨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对于指导今后企业何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前景,这就要求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组织人力资源的潜能。因此,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环境

(1)WTO带来挑战。伴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带来不小的冲击与挑战。例如,知识型人才的标准、逐渐市场化等这些都是是我国现在所面临的变化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在加入 WTO后,我国与世界其他的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的紧密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需要我们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因此,如何能够积极的应对这些挑战并使之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国的优势,已成为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品 (包括服务 )、 信息和生产要素之间实现了跨国流动,世界也越来越成为“平”的,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并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人力资源作为组织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资源,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

(3)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人力资源挑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各方面的经济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国企业的管理也陷入了应对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经济挑战的应对中。企业需要大量裁员、 或是变更薪酬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而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举措是否能真正帮助将企业带出经济危机的困境,这是值得每一个企业去认真反思的问题。金融危机带来了挑战的同时 ,这何尝又不是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更优化的一个机会呢 ?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营销平台

21世纪是一个依托知识的时代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法律制度或是规范的放开,也加速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人力资源信息化,也使得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信息技术化,使得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人力管理的工作效率,合理的调配资源,使人力部门的工作聚焦到更重要的事务上去。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化,使人力资源工作者从繁杂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

但目前有能力将人力资源的信息技术重心从一般的业务操作处理转向战略操作的企业并不多见。随着每个行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化的实行和信息技术化准确性要求的增加,人力资源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绩效评估的管理与核心竞争能力的管理,都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化的重点。人力资源管理不但在内部需求上需要不断完善,而且在营运平台上也需要进行内部营销,进而展示良好的人才素质。对于如何建立外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则需要依靠灵活的政策和激励方式,使专业人员有一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进而全方位的促进组织效能使命的完成。人力资源还应该大幅提供各种强化绩效的相关咨询活动,如员工个人绩效评估咨询、组织效能评估咨询、如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如何作业再造流程等。像是这些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以改变过去人力资源只重视行政工作的缺陷,使组织成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组织管理的运作上来。另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在组织构架上,如改变较僵化或已不合时宜的组织构架,进而用灵活的流体式或网络式组织来取代。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深入各组织具体了解状况,能够为组织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同时建立量化管理机制,随时检查、修正,要建立各种社会调查及回馈机制,以便随时掌握社会的反映和需求。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不仅仅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还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文化底蕰。

五、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当今各方各面的挑战的情况下,现如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及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呈现以下几种的发展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为核心理念,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并能够做到尊重人 、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绕着怎样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来进行各方面的管理活动,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使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发展标达到一致。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更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2.可持续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必将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而实现这个战略将体现在加强创新和人才开发两个方面。

六、结束语:

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不断变革的环境下,我们需要紧跟时代不烦,抓住经济发展的契机 ,把握并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动态 ,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使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桂华.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理论界.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