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2009-06-17 03:00朱安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现状

朱安宏

[摘要]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创下新高。由于受到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使一些企业压缩生产计划,裁减员工,使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也被称为进入30年以来最难时期。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和对策,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就业 大学生 金融危机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随着2008年的脚步渐渐远去,2009年的就业帷幕已然拉开,在全球范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于2009届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正在遭遇最为严峻的就业压力。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和对策,笔者作了如下的分析和探讨。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

1.数据分析,形势严峻

第一组数据: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9年将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需安排就业,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

第二组数据:从2008年到2012年,这5年毕业的高校生数量达到3000万人,而2000年至2007年,8年间高校毕业生总量只有1700万。

第三组数据:以笔者就职的高校为例,截止每年3月份,往年应届生的协议就业率为70%以上,今年,对于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协议就业率为69.8%,有些专业,截止目前为止,协议就业率不足10%。

透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今年,应届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人员,大学生就业状况进入“寒冬”。

2.金融危机,影响重大

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今年地产、金融、纺织、制造、出口加工等行业减少了用人计划,尤其是来招聘的中小企业数量减少最多,甚至放弃了招聘,据今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的专家预测,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将再创记录,达2.1亿人。而在国内,裁员狂潮也在地产、金融等企业的带领下迅猛袭来,这样就使原本不景气的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也被称为进入30年以来最难时期。

很多企业为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在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从而降低增量就业。以笔者就职的高校为例,有些大学生在2008年10月与某些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但由于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影响,某些单位宁愿缴纳违约金,也要与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大学生解约,以缓解公司的经济压力。

3.经济刺激计划带动就业新局面

随着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各地也纷纷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一大批国有重点企业在今后几年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人才需求上也显得更为迫切。中国力保GDP增长不低于8%,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这会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灾后重建签约的大量项目,需要大量人才。一些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单位,以及机械制造、桥梁设计等行业,也由于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也正在加大。

三、对策探析

面对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难得的机遇,大学生应该怎么办?学校应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怎么办?社会应该怎么办?政府又应该怎么办?

1.政策支持

中央地方纷纷出台措施,拓宽渠道保就业,发放创业贷款,发放就业券,鼓励大学生当村官,例如,我省公招1.2万名大学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就业压力。而今年我国面向大学生征兵,也是促进就业的一项积极举措。大学生有文化、有技术,更容易在部队中脱颖而出。据统计,对到灾区及中小城市就业,已成了不少大学生的选择。

概括而言,中国政府扶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主要包括: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此外,还将组织100万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见习、鼓励大学生参军等。

2.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毕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系统而专业的指导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1)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指导机构专门化,指导人员专业化,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如求职技巧课程,帮助学生学会推销自己,掌握获取工作机会和信息的渠道,掌握社交、礼仪、服饰等求职技巧等,同时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就业的文件和政策,及时传播职业信息和社会各种职业的需求预测,提供需求信息,不断开拓就业市场,架起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使分散的、零碎的指导服务提升为完整的系统的指导和服务。

(2)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立就业见习基地,目的是接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就业见习,为其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为企事业单位选人搭建平台。

(3)统筹高校校园招聘和市场招聘活动

各高校应广泛收集和发布岗位需求信息,重点举办小型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招聘活动,开展网上招聘,组织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活动特别是校园招聘,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大学生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从那时到现在,实行双向选择,实际上是学校带动学生找工作,而今后,将是学生主动找工作的时代,高校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3.放平心态,开阔视野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从走出校门到实现就业,是人生很关键的一步,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要放平心态,开阔视野,转变就业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摆正自我位置,衡量好自己的价值,抛开物质待遇的束缚,把积累经验、培养能力以及品质磨练作为目前的就业原则,不要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要科学、合理、明智地选择自己的就业目标,切忌择业上的“挑肥拣瘦”,坚决摒弃落后于时代的择业观。也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看清楚当前的经济社会大趋势,只要有才华和本领,到中、小城市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肯定也能大展宏图。假如大学生毕业都喜爱往大城市挤,不遗余力地去挤省城企业招聘的“独木桥”,势必造成劳动力和人才资源的分配不均,也将导致更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

2009年,国家针对大学毕业生出台了很多有利的就业政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大背景下也要看到希望和机遇,放平心态,开阔视野,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

四、结语

2009年,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难得的机遇。作为一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普通教师,通过对各类报道及调查报告的分析与探讨以及切身的工作经验,就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对策作了以上分析和探讨,总结而言,即挑战和机遇并存。只要从容应对,相信一定会顺利走过这个就业的“冬天”。

参考文献:

[1]张天玉.200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时事(时事报告),2007,(04).

[2]郭劲松.大学生就业矛盾之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李旺,郭明宇.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就业现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