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

2009-06-17 03:00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校

陈 莹

[摘要]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尚存的问题。接着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 高校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当我们审视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时,不能不看到我们面临的情况又发生了许多变化:

1.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和外语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开始步入正轨。教育部已经制订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要逐步普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因此,高校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将会有显著提高。

3.计算机技术更多地融入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的教学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高校的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千百万学生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生将来对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否应对自如。因此,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根据社会发展进行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不规范统一

目前,我国已公开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或叫“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微型机应用基础”等)教材的版本有数百种之多,甚至有可能达千种以上(几乎每高校都有自己的教材)。这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大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但由于作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计算机普及的内容认识上存在差异,所以,选材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汉字输入方法不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不同和不同书本涵盖的教学范围不同。

2.教学内容滞后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也就是教学内容的滞后现象。例如,图像处理Photoshop软件的新版本以到了Photoshop8.x,而在《大学IT》中讲述的还是Photoshop5.0。

3.教学设备、手段落后、陈旧

现然仍有一些高校,由于经费紧张,目前计算机在台数、档次上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教学手段有些还是“黑板+粉笔”模式;而目前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多为图形界面,操作性又很强,只在黑板上是描述不清楚的,甚至是无法描述的,所以根本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三、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

1.教材内容的改革

编制教材既要考虑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又要考虑高校学生的特点。注重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教育部规定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为;接触和了解计算机,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辅助教学使用计算机时,能顺利地参与,并在参与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逐步地熟悉和初步会用计算。大学生要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并要学习计算机原理和一些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为他们今后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很好地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工具打好基础。另外,教学内容应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与丰富的选择性。鲜明的时代性与丰富的选择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突出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关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结构的硬件知识,有各种应用程序设计的编程语言知识,有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管理知识,有文本处理、静态图形处理、动态图形处理等各类工具软件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并无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关联,并非一定要按照某种必须的先后顺序来学习。

2.教学模式上的改革

(1)“自主——协作”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习资源的丰富多样,原来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方式以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以前学生从书本上或从教师那里得到的知识,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以前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才能领会的知识,现在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共同讨论或分析验证获得。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更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即学会学习。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与发展。

(2)分级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分级教学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分级教学是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上给出一个合适的定位,并制订出具有各自专业特色的分层教学计划和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分级教育模式,改革不同层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以适应新的教学体制的要求。

3.评价机制方面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它既是对学生一个学习阶段成果的检验,对其下一步学习有所促进;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指导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笔都所提倡的科学的课程评价是:在对课程效果的评价中,并不单纯地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评价,而要对课程目标以外的非预期效应给以更大的关注。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课程效果是可以预期的,而且课程效果大都是由课程本身形成的。但由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在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课程的运行,进而影响到课程的结果。如教师素质、学生已有水平、学校的软硬件环境,还有参与课程改革人员的各种心理状态等。这些因素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课程方案的实施。这些非课程因素参与到课程方案实施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与课程本身产生交互影响,产生各种非预期效果。而非预期效果可能会存在于各个方面,有些是外显的,有些则是内隐的。有时候,这些非预期效果可能会对以后课程的运行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科学的课程评价常常把较多的精力用在对非预期效果的评价上,强调利用各种手段对各种非预期效果的分析。通过对非预期效果的监控,实现对课程开发质量的保证。

四、小结

总之,为了更好地迎接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经济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计算机教育,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开城,李文光,胡学农.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2,(2).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