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几点思考

2009-06-21 01:48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

冯 梅

[摘要]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项调查: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这个比例的上升,让我们需正视,究竟应该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大学生犯罪 犯罪原因 法律意识

2003年4月3日下午,浙江嘉兴市秀洲区人事劳动保障局两名公务员在办公室里遇刺。警方确认,犯罪嫌疑人周一超时年22岁,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他在该区公开招考公务员中,已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产生报复念头,遂迁怒于人事部门的招考人员,最终导致行凶杀人。

2006 年2 月12 日,河北某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专业大五学生,撬盗手机专卖店,盗窍店内52 部名牌手机,涉案金额近16 万元。

一、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近年来增多,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同时犯罪类型多样化, 逐渐从普通的人身伤害、盗窃、抢劫等案件向一些高智能、高技术性以及高隐蔽、高危害性犯罪发展。另外,犯罪主体范围也从普通大专院校大学生向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大学生发展。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为何频频发生犯罪案例?

1.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如今,各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但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非常欠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从而导致学校开设该门课程的法制教育目的没有达到,学生的法律意识仍然淡薄。

2.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

从生理角度,大学生基本上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但是其心理状态却不一定成熟,他们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心理脆弱等原因都会导致他们容易走上歧途,甚至引发犯罪。

3.家庭教育的失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教育的失当主要表现在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教育存在了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对子女的过度溺爱,另一种极端则是过度专制。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无论是放任自由还是过分保护和干涉,都会导致子女养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

4.社会因素的影响

今天,尽管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对大学生起着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但像色情、暴力、荒谬、享乐主义以及西方、港台文化中所宣传的私有化、极端个人主义文化及文化商业化作用下产生的文化糟粕,则在社会上起着极坏的影响,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轨和倾斜,诱导着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二、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

针对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自然也应该从三方面予以考虑。

1.加强学校各方面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的直接管理人,在预防大学生犯罪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学校教育也是预防大学生犯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1)加强法制教育

高校的“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培养学生守法、护法、用法的知识技能和自觉意识。而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现在依靠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而是要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

同时,高校的法制教育要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求学期间,而不仅仅是某个学期开设了法律基础课,进行一下法制教育,未开课就忽略了法制教育,而是更多地要通过课堂以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修养。积极开展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加大法律宣传普及力度。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不可否认,预防大学生犯罪,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一个人的举止行为仅仅靠法律才能约束,那是远远不够的,当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有时候会是约束一个人行为更有效的方法。但是,多数大学生对现行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课并不感兴趣,觉得这些课“无趣、空洞”。所以,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真正目的,就要将以往的抽象地喊大道理、大口号的教学方式,转为事迹学习、互动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通过辅导员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课堂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产生心理偏差,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通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和辅导员老师,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分发心理健康资料,积极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节,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2.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和指导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往往会对子女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从家庭方面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时基本上都是从改善教育方式、注重道德、心理教育等方面展开的,这些教育对于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确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家长自身对于如何正确地教育子女都没有清楚的认识,抑或根本寻求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式,那作为家长来说,正确的教育子女也只能是有心无力了。所以,通过某些途径给予家长以正确的指导是实现正确家庭教育所必需的。当家长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存在哪些缺陷,并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加以指导和培训,才能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在预防大学生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社会公益机构可以定期组织对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培训。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家庭教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以便有效的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避免家长的盲目探索给孩子的成长造成的危害。

3.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已经不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而是正在慢慢地融入到整个社会生活中,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大学生犯罪自然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大学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司法机关可以适时发出司法建议,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

总之,要预防大学生犯罪增加的趋势,就应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横向联系网络,只有各方面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共同参与,各负其责,才能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法律意识,避免触犯法律、发生犯罪。

参考文献:

[1]钟文化.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及法制教育改革浅探.中国科技信息,2008,(1).

[2]胡必坚,许烨荣.大学生思想政治与法制教育实效性探微.安顺学院学报,2008,(4).

[3]耿俊茂,宋彤宇.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探讨.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0).

[4]刘野林.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途径.民营科技,2008,(6).

[5]彭小凤,付增光.实施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效途径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1).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浅谈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探究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以及改进策略
有关有效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识的思考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民法律意识探析——以贵州省黄平县为例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