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2009-06-26 05:16邝邦洪吴筱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

邝邦洪 吴筱贞 王 川 白 燕

摘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目前,中职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学历结构、师生比、双师型教师数量和比例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

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双转移”的决策,这是改革开放30年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贯彻这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次极好历史机会。从产业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来看,推进“双转移”战略必然要求中职教育作出战略性结构调整,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既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又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

一、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2008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职业教育已被列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要求,“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1]在“十一五”期间,中央与地方政府将增加100亿元以促进投资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学校数与在校生数

根据广东省相关数据统计,2007年底共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普通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学校)595所,教职工5.21万人,在校生90.76万人,另有技工学校217所,在校生45.81万人。从2001年以来,中职教育在校生数持续增长,2001年在校生78.67万人,2007年在校生人数增长到136.57万人,据初步统计,2008年达到了154.6万人,这一增长基本上与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吻合。图一是2001—200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的情况。[2]

(二)师资队伍的数量、学历和师生比概况

2007年底,广东四类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人数基本保持在7.24万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为5.16万人左右。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79.95%,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为76.7%),但仍然低于同层次的普通高中教师88.85%(2006年)的学历合格率。

根据在校学生136.57万人(2007)计算,广东中职教育的师生比是1∶26.47。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5年重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中职学校师生比的合格标准是“在1∶15—1∶17或在1∶21—1∶23之间”,优秀标准是“在1∶18—1∶20之间”。在职业教育十分发达的德国,1998年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师生比是1∶13.9。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接近教育部制订的合格学校标准的上限,但由于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合格教师十分缺乏,教师数量处在动态的变化中。

(三)师资队伍面临的问题

1.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不稳定的倾向。优质师资“孔雀东南飞”。从专业看,一些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门专业(如数控、建筑、英语等)教师流失严重;从人员看,流失的教师以中青年骨干居多;一部分教师虽然身在学校,但心里却想找一个更好的去处或把部分甚至主要精力放在校外的有偿社会兼职活动上,教学不安心、不用心。

2.实训课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缺乏。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实践性很强,有的学校没有专任实习指导教师,出现“在黑板上种田、开机器”的现象。由于受人事制度和经费的限制,即使学校从企业和社会上录用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但学校无进人指标,只能按临时工待遇,虽长期工作,晋级、职称等问题仍难以解决。

3.专业课教师的教研活动不够活跃。教研组作为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小组,应经常开展专业课的教研活动,这是专业课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方法之一。然而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极少,其教学往往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专业课教师不能及时交流信息。有的专业虽已成立中心教研组,但未能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有的是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有的偶尔活动一次,工作也未落到实处。

4.职教师资培训机制不健全。教师进修提高的受限因素过多,不少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完成教师进修提高任务。教师编制过紧,一线教师负担较重,不少教师想进修又难以脱身。在2007、2008年,广东省中职教师完成国家级培训人数仅为80%左右,许多学校就是抽不出教师去进修。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思路

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对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明确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从战略的高度总结了职业中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一是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一是从财政投入上保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经费。

(一)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

教育部早在2001年11月就发布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由于社会观念和历史的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专业课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实践教学能力弱仍是突出问题;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师资培养培训支撑体系有待健全,培训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和学校主管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未能将其纳入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因此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和政策、经费支持不足等问题。”[3]几年过去了,上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又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国务院的《决定》给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具体的改革方向,更重要的是创新性地开拓了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在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方面,核心的一点是改革和完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管理制度。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着三套体系:一是过去划归行业部门管理的、以培养技术“干部”为目标的中等专业学校系统,以及与此类似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二者区别仅仅在于招生对象身份的不同);二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职业高中学校系统;三是由劳动与保障部门管理的、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的技工学校。三套管理体制、四种学校类型,各自有一套师资的培训、评价、认证体制,这对于科学、合理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极为不利。另外一点是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是开放性的、动态性的,面向社会广泛吸引高技能人才到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里来,欢迎各种特殊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教育人事部门和职业学校要更新观念,对人才的身份、学历、职称等不要求全责备,加快高技能人才、特殊人才在学校、企业间的流动或兼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总之,“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新世纪发展和改革的奋斗目标,是使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适应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师资培养培训经费

《决定》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求“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之一就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2]在观念上要改变重硬件投入(校舍、教学楼、仪器设备等建设与购买)、轻软件更新(教师培训、业务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提高人的素质的花费)的现象。

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紧张,制约着职业学校的发展,同样也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经费有限。随着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培养费用也会越来越高,要求培训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经费必将更加捉襟见肘。为此,教育决策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培养工作,加快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在今后几年时间里,省政府可以参照中央和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培训经费的投入,保证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经费用于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对学科梯队建设或新兴专业学科急需的教师培养,由学校全部承担培养经费,当然,也要明确培养对象为学校服务的义务。对于那些既符合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又属教师个人提高学历或业务水平的进修、培养,其培养费用可采取学校、

所在单位或个人共同承担的办法。

三、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一)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步伐,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据调查,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难题,包括学校布局不够合理,专业设置重复,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部分学校规模不大,教育教学资源分散;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双师型”教师紧缺;教育与培训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落后,等等。有相当数量学校达不到政府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最低要求,即校园占地15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在校生规模应达到1000人以上。对这些学校必须视具体情况采取联合、合并、共建、划转、股份制等方式进行资源重组。

在中等职业教育调整与改革完成之前,应该分类区别对待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可以在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人员编制、资格认证等方面,获得有关主管职能部门政策上的倾斜,如放宽学校进人指标限制,尤其是高学历、双证书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可以不受一时一地的指标局限,在人员经费上保证重点投入;而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则要从严控制,暂时停止引进和招收教职工,尤其是行政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

(二)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1.教师队伍总量与人员效益应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相适应,其数量应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前面对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数量的研究,到“十一五”末期,要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不断扩大的需要、达到师生比的平衡,相应的教师缺额则更大了。因此,政府现在就应该采取措施广开师资来源渠道,一是应该改革招生和培养办法,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让职业教育师资的主渠道和补充渠道都办出自己的特色来;二是要加强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或独立设置的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适当增加投入,大力扩大办学规模,合理调整结构,开拓专业新领域,拓宽专业口径,在办学专业和办学层次上有明显提高,使技术师范学院更好地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三是多渠道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源,努力把职教师资基地(综合大学或技术师范学院)办成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渠道;四是依托普通师范学院、理工科类高等学校和综合大学建立的职业教育学院,办好职教师资的补充渠道。

2.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达标,总体素质要有较大提高。要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到2010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应该全部达到本科学历,为此要积极开办在职教师的专升本职教师资班,支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所教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使学历未达标者尽快达到教师任职资格。同时根据国家规定“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师和校长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落实每年选派若干名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工作,争取到2010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整个专任教师队伍的15%左右,现在就应积极部署“中职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工作。

要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包括新任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5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对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青年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选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通过国内外培训,逐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3.完善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年龄结构。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的比例,中等专业学校(含成人中专)应达到25%,职业高中达到20%,技工学校达到15%;这就要求改革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审中重论文、轻教学与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特别是对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的职称评审,更应该向实践操作方面倾斜。在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方面,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老、中、青教师的年龄构成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为3∶4∶3,要做到既有德高望重的学科带头人,又有一批勤奋踏实的中年骨干教师,还应该有一批基础坚实、奋发向上的青年教师,三者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4.健全教师的知能结构。知能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教师的文化知识和从事职业教育的素质能力的构成。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要重视教师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达到教师理论与技能一体化,以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突出强调现代化教育培训手段的研制、创新和应用,特色培训方法的应用以及专业前沿培训项目的开发,教师全员达到熟练应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措施,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全体教师不断追求进步的积极性。

5.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意师德培训。教师除了应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特别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平,要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三热爱”。为此,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必须加强师德培训,学校要把师德培训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结合实际提出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定期检查和考核,促进全体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本文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年度立项课题(编号07SKY18)结题报告的一部分]

(邝邦洪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筱贞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王川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教授;白燕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培训中心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报.2005-11-10(1).

[2]广东统计年鉴2008.http://www.gdstats.gov.cn/tjnj.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教职成〔2001〕10号)[EBIOL].http://www.moe.edu.cn2001-11-21.

责任编辑彭 琳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