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2009-07-01 02:42王子义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升学率学困生教学方法

王子义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通过近30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部分学校及教师没有全局教育意识,急功近利,追求学校、教师排名,导致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甚至教学不得法。

这个问题突出表现在片面追求会考、抽考总分排名,升学率排名上。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番五次强调政策、教育专家多方呼吁——实行素质教育,不要争名逐利。但实际工作中人们仍然以升学率、各种考试排名来评价学校、教师的工作。他们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顾学困生的实际能力,不顾教育的客观规律,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名优学生身上,把主要师资力量集中到毕业班上。只注重会考学科,加班加点赶进度,挤出时间搞复习,这就无意中对学困生有了放弃之嫌。

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在教学方法上缺少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不能因材施教,有时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干脆放弃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之有些教师在教学方面知识欠缺,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这不能不说是形成学困生的一个内在因素。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甚至不切实际生搬硬套,导致学生学习不得要领,胡乱拼凑,应付支差。

学困生一般来说,基础差、底子薄,知识漏洞多,概念混淆多,因此应尽量避免以讲解为主或以集体讨论方式的教学方法。目前,有一部分中学和小学高年级教师仍然采用讲解式课型,这种授课方式实际上是不考虑学生的智力、学力、仍然满堂灌、满堂问的不良做法。在教学中必然会产生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受不了的现象,这种做法长期存在就必然会导致学困生自暴自弃丧失学习的信心。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是让教师牵鼻子走的死记硬背。他们靠这种学法勉强考入中学。而中学的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分量大大加重,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多分析、勤思考、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单靠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学困生就觉得无法再学,普遍存在一种恐慌和厌学情绪。这是形成学困生问题的重要外部因素。

二、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办法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形成学困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而且教材中的知识分化点也是分化出学困生的主要客观因素。因此,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应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的原则,因人因情采用相应的对策。

1.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思维

要思维就得有疑问。要设法创造问题的情景,以促进学困生的积极思维,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精编精选适合学困生实际的起点低、落点高的题型,由浅入深逐步帮助指导学困生探索由小问题去解决大问题的途径。特别是要善于引导每一位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意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以培养和发展学困生的思维。

2.采用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师要摸清学困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注意教法上的衔接,要贯彻好可接受性原则,要帮助学困生克服恐慌和厌倦情绪,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抓住学困生一听就蒙、一做就错、一放就忘的特点,采用由慢到快,由浅入深,小步子分层教学的方法,以便减小坡度,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还可采用兵教兵的方法,让优生和学困生结对帮扶。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学生之间容易沟通,有共同语言,代沟小、互补性强。也可采用小组协同分科帮扶的办法,在小组内让学科优势生分科帮扶,这样既可以减小学优生的负担,也可让学困生增强交流能力、增大交流范围,更有利于学困生克服孤单落伍的感觉,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总的来说,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那便是最有效的方法。

3.鼓励学困生自学,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配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学困生的转差工作。教师、家长要鼓励学困生自学,要求学困生上新课前必须按教师提供给他们的预习提纲预习教材,在完成作业前必须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对照课本复习一遍并要求做适当的练习,要在基本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再开始完成具体的练习题,在解题时要强制他们按一定的解题程序进行,教师或家长要采取随即监督的方式,防止他们跨步太大、吃夹生饭或偷懒卖乖。这在训练初期是相当重要的。同时要求他们尽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训练题,并且要求他们养成每一题做完后进行检查的良好习惯。

这一环节尤其重要,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鼓励,热情指导的原则。切忌急躁冒进或半途而废。在偏僻落后文化不发达的山村这一环节是不现实的。

总之,为了达到不断提高学困生学业水平,使学困生逐步迈向合格的社会建设者的行列,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家长紧密配合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这既是当代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学校和家庭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单位:甘肃华亭县马峡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升学率学困生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我的教学方法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