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的创新与发展

2009-07-03 04:24魏丽莉
人民音乐 2009年6期
关键词:泗州戏剧种戏曲

泗州戏与鲁南的柳琴戏、苏北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板腔体戏曲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称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泗州戏的艺术起源及特征

泗州戏源于苏北海州一带,本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传入皖北后,在相当长的时期,泗州戏主要是艺人串门卖唱,早期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从说唱乞讨,到坐唱地摊,再走上舞台。在不断吸纳当地民歌小调、劳动号子和琴书、花鼓、鱼鼓等多种地方艺术营养的基础上,泗州戏经过艰辛曲折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戏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成为皖北文化沃土上一朵鲜艳的艺术奇葩。

在唱腔上,主要是“怡心调”。由于受戏曲程式化条框的束缚较小,泗州戏的唱法非常灵活,各人唱法互不相同,甚至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也不加规范,可以自由发挥创造,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在板式上,主要是“连板起”。乐队奏主音后,演员无节奏吟唱,唱到高潮连板起结束时,加个“嗯”字拉腔。这是泗州戏的精华之处,也是衡量演员的重要标准,没有一定演唱功力和舞台经验的演员是很难完成的。在伴奏上,主奏乐器是“柳叶琴”,俗称“土琵琶”。柳叶琴响亮、粗犷、热烈,颗粒性强,遇到演员边唱边说、说中夹唱时,弓弦乐器很难完成,而弹拨乐器的柳叶琴就能充分发挥优势,这是泗州戏艺人经过长期摸索、探求的结果。在舞蹈上,主要是当地的“压花场”。这是泗州戏特有的舞蹈形式,载歌载舞,质朴爽朗,刚劲泼辣。无论是音乐律动、身段步法,还是表演形式,都与当地的花鼓灯(花鼓)及民间歌舞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泗州戏从诞生之日起,就真实反映皖北人民的生存状态,充分表现当地群众的理想愿望,充满浓郁的淮北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泗州戏的生存困境及成因

泗州戏虽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不意味着就已受到很好的保护,目前,泗州戏像许多地方戏曲一样陷入市场萎缩、人才流失、创新不足、素质下降、媒体冷落等不景气状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首先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随着现代传媒的普及和文化娱乐方式选择的多样性,加之主流文化艺术及大剧种的冲击和挤压,泗州戏与现代社会渐去渐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次是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当代人的生活节奏、精神情感、思维方式等与以前有着很大差异,传统的艺术形式无法满足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观众。泗州戏以善演生活小戏见长,在处理大型的历史剧和复杂的现代戏方面,无论是演员素质,还是剧种自身形式都很难胜任。程式化是戏曲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和美学特征,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美体现在唱、做、念、打、舞、翻等诸多程式化动作上,由于泗州戏缺乏严格的程式化训练,舞台表演显得简陋粗糙,功力不足。加上演员多是农民出身,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素质不高,演身边的生活小戏得心应手,生动活泼,但如果遇到复杂的角色和剧情时,处理起来就难免浅陋稚拙,捉襟见肘,无法适应现代人的欣赏水平。泗州戏的演出市场主要在乡村,为了吸引和迎合观众,演出一些庸俗、媚俗,甚至低俗的节目,插科打诨难免有不文明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这种戏曲的传播和推广。再次是剧种应对市场的滞后。面对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泗州戏自身创新无力,反应迟钝,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体制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当前,泗州戏的演出主要是靠民间班社和专业剧团。民间班社主要活跃在乡村,规模一般较小,演员素质较低,演出层次不高,为了赢得观众和市场,只能是歌舞与戏曲节目交替演出,很难担当传承和发展泗州戏的重任。专业剧团主要演出在城市,但长期以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排戏为评奖”,严重脱离广大观众的口味和喜好,市场越来越小,不可避免地造成整体演出水平的下降。

三、泗州戏的创新与发展对策

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发展复杂多样,不能用同一模式和标准去规范,要避免出现个性风格、地方特色淡化和剧种趋同的现象。所以,泗州戏创新与发展要立足剧种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充分发扬其地域文化特点、戏曲剧种特色,充分彰显其个性魅力和艺术价值,探索具有针对性强的发展举措。

一是剧种本体的保护与创新。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创新,首先要充分发扬剧种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泗州戏要充分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从传统中汲取养分,继承和发扬贴近民间生活的趣味化娱乐性特点,质朴自然、重情趣的表演,独特的“压花场”舞蹈形式,别具一格的戏曲唱腔。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我们在尊重和传承泗州戏传统艺术特色和风格的同时,还必须广泛吸收各种有益的现代艺术因素,对泗州戏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多年以来,泗州戏的演出剧目陈旧老套,优秀剧作屈指可数,基本上还是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剧目的内容与时代严重脱节,无法吸引观众。泗州戏的发展首先要对泗州戏的剧目编写进行创新,题材要丰富多样,紧扣时代的脉搏,内容要充分反映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情感。如近年来新创的《八月桂》、《爱心如虹》等以下岗女工如何选择新的人生目标为主题,展现新时代的女性风采,深受人们的欢迎。剧目的创作还应充分发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生活小戏为主。同时,从长远看,还要针对自身的不足,广泛吸收其他优秀剧种的音乐语汇、表演技巧等,为创作一批大型历史剧和复杂的现代戏奠定基础。当然,这个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泗州戏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泗州戏要发展的另一重要的因素是表演形式要与时俱进,泗州戏尽管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艺术表现手段的提高和完善还有较大的空间,还需要向大剧种学习和借鉴,戏曲音乐的唱腔还可以不断丰富与创新,行当分腔还不够精细,还应适当运用独唱、重唱、合唱、帮腔等多种演唱形式来提高艺术感染力,和声没能广泛运用,伴奏配器、舞美等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总之,要把富有个性的表演形式融入到现代人乐于接受的形式中来,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二是戏曲人才队伍的建设。现代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文化艺术也是如此。人才匮乏,缺少领军人物,致使剧种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制约泗州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泗州戏演员都是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理论的学习,理论基础薄弱,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因此,除了要发挥好现有人才的潜能,为他们提供和創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要在培养接班人上下工夫,注重培养本土的编剧、导演、主演、作曲等主创人员,注重培养戏剧师资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和与院校合办培训班等方式,为泗州戏剧团培养一批发展潜力较大而又有志于为泗州戏做贡献的人才,以增强剧种实力和竞争力。

三是戏曲观众的培养。泗州戏深深扎根于皖北乡村,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草根戏曲”的特征,舞台念白土言土语,戏曲音乐土腔土调,演出故事也是当地的土风土情,与淮北地区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观紧密相连,与当地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形成了泗州戏强烈的地域风格特征,深受当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但泗州戏发展到今天仍然只是在皖北地区的集镇与乡村流行,基本上还是家乡人看家乡戏,主要观众仍是农村的中老年人。“土”是其特点,但泗州戏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渗透到更加广阔的地区,必须大力培养和吸引不同阶层的观众,适应不同阶层的审美趣味,既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既有农村人,也有城市人,不仅要扎根农村,还要占有城市。培育观众市场是影响戏曲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注重培养新的戏曲观众群是当前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注重培育农村演出市场的同时,也要大力开拓城市演出市场。

四是剧种市场机制的完善。艺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艺术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泗州戏不仅仅要保护在舞台上,保护在演员身上,更应该保护在市场中,找准艺术和市场的交叉点,探索戏曲发展的市场机制。要充分了解市场,包装戏曲,探索买点,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发展泗州戏,用市场来检验戏曲作品的品质和要素,当然,票房和市场不是检验艺术优劣的唯一标准,也不能一味迎合观众的口味,泗州戏的保护和创新要符合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征。同时,在目前文化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个保护传统遗产、发展文化事业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戏曲艺术受到削弱和挤压,只有在政府的扶持下泗州戏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泗州戏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而是要坚持双管齐下,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来增强剧种抵御风险的能力。要积极组织泗州戏艺术汇演和泗州戏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积极举办泗州戏的论坛、讲座、培训、交流等学术活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泗州戏成为对地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使广大群众有机会多了解泗州戏,喜欢泗州戏。

传承与创新永远是艺术繁荣的双翼,任何一种优秀艺术品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经过长期多源综合、善于吸纳、积极创新的结果。泗州戏的发展要切实把握好保护与创新的尺度,真正做到“移步而不换形”,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持特色下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的振兴和发展之路。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09SQRS150);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291)】

魏丽莉 安徽省宿州学院音乐系讲师

(责任编辑 于庆新)

猜你喜欢
泗州戏剧种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论基础教育对泗州戏的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探究网络时代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