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研究

2009-07-15 09:54王印传刘长路王俊振
经济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整理模式

陈 飞 王印传 陈 影 许 皞 刘长路 王俊振

摘 要:伴随着我国农村由小农经济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内容。文章从华北平原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博野县为例,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整理模式,包括合并中心村整理模式;村庄整体搬迁模式;村庄内部整改模式;郊区城镇化体系模式。要把不同整理模式与区域自然条件、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有机结合,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整理 模式 博野县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6-226-03

一、引言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聚居的场所,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是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几千年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使得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不合理性,对旧形态理念束缚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整理势在必行。我国提出了要推动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而作为具有生活、居住、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和发展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极具必要性。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因其在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各地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和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国家尺度的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了一些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模式。但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主要受到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域不同环境采取的整理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华北平原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的中心,村落结构比较简单,自然条件制约因素相对较小,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比较显著,居民居住相对集中。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作为华北平原区农村规划试点县,结合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和农村自然条件,对博野县农村居民点进行用地整理类型的划分,并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平原区大规模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运动的前提条件,对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

1.研究区概况。河北省博野县地处冀中平原腹地,位于河北中部,居保定市南部,北距保定50km,西南距石家庄100km,北偏东距北京200km。全博野县总面积340km2,辖3镇4乡133个行政村。总人口24.9万人,耕地总面积23272hm2。河北省博野县东与蠡县交界,西与安国毗邻,北与清苑接壤,南与衡水市的安平、饶阳县相连。博野县辖3个镇、4个乡:博野镇、小店镇、程委镇、东墟乡、北杨村乡、城东乡、南小王乡。

2.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分析。根据2005年《河北省博野县土地统计簿》,截止2005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3085.87hm,其中耕地为23272.26hm2,林地为527.82hm2,村镇建设用地总量为5804.44hm2。其中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5406.39hm2,占建设用地总量的93.1%。在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用地为4498.13hm2,占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量的83.2%,占建设用地总量的77.5%。博野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详细数据见表1。

在博野县建设用地当中,住房用地达到3134.40hm2,占总建设用地的54%,而绿化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工业用地偏低,特别是公共绿地和工业用地明显不足。住房、工业用地、公共设施比例见图1。

由上图可看出,博野县城镇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均占有各类建设用地比例不够合理,居住用地比例过大,服务设施比例偏低。从而导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偏低。

3.博野县农村居民点人口及人均用地分析。据2005年《河北省博野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截止2005年底,博野县共包括7个乡镇,133个行政村,总人口为252673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23662人,占总人口的88.5%;非农业人口为29011人,占总人口的11.5%。其中,农业人口博野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人口数据详见表2。

从博野县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分析中来看,博野县各乡镇平均用地达到178.1m2,普遍高于国家标准的150m2。其中,人均用地最高的地区为南部地区的程委镇,达到了181.74m2,人均用地最小的是东南部的程委镇,为155.29m2,也超出了国家标准。可见,博野县农村居民点布局极为不合理,南北建设用地差异极大,居住用地指标偏高。从整理的角度来说,理论上:

△S=r(S-Si)

式中,△S为可节约农村居民点面积,r为农业人口,S为现有农村人均用地面积,Si为国家规定的农村人均用地面积。

由此得出可节约农村居民点面积为6289.2hm2,可见该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划分所选指标级及数据分析

1.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划分指标的选取。目前各地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过程中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都表现在用整体强制的方法对待情况各异的村庄,没有考虑到因地制宜、分类整治的原则。因此,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多方面特点,其用地整理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类是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其实质就是体现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现实性、适宜性和预见性,依据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演化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的聚类划界和空间上的群体分类。这里的“分类”实质就是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类型的聚类划界,具有地域分区和分类的双重特征,是地域分区和类型分区的统一体。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功能和用地方式的分析,了解不同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类型组合的地域分异特点,并视各地的外部经济状态和环境要求以及农村居民点远景发展目标,建立与之相应的用地整理模式,确定不同的用地方向,以及实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村庄基础类型条件和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两方面入手对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进行划分。村庄基础类型是结合博野县村庄布局总体规划文本,选取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人口规模、人口数量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划分。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的优劣,选取包括人均用地规模、三次产业值、固定资产额、服务设施比例和人均储值作为其评价指标。

2.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划分。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进行整理划分。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属于多变量统计分析的范畴。这是一种建立分类的方法,是统计学中较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在分类过程中,不必事先给出分类标准,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客观的决定分类标准,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一个类就是一个具有相似的个体类型的集合,不同类个体之间有很大的非相似性。

根据以上分析数据,在对所需数据按照其不同特点进行正反向级差标准化之后,对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获取综合得分,对村庄基础类型条件结合博野县村庄规划大纲规定的整理方案和当地村庄特点以权重为幂指数进行幂运算,划分为郊区型、合并型、整改型和搬迁型四类;而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则使用加权求和方法;通过特尔斐确定各因子权重,详见表3、表4。在此基础上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划分,按其结果划分为好、较好、一般和差四类,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其结果进行校正。村庄基础类型划分,分类结果图见图2、图3。在此基础上,采用SPSS13.0中的聚类分析程序,运用层次聚类分析中的类平均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将其结果共分为4类,样本间距采用欧式距离。最后通过Arcgis的空间展示功能得到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整理分类图(图略)。

3.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划分结果。运用GIS手段对博野县图进行分析,该县农村居民点共有144个斑块,其中最大的面积为123.99hm2,属博野镇南白沙村;最小的面积为0.53hm2,属东虚乡大齐村。通过SPSS的聚类分析,在斑块水平上将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整理类型分为4种,根据其用地结构整理特征不同命名为村庄合并,建立中心村型、村庄整体搬迁型、村庄内部整改型和郊区城镇化型。博野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分类统计情况见表5。

四、博野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典型性,地域性,动态性。通过对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划分结果,根据划分特征不同命名为以下几种:村庄合并,建立中心村整理模式;村庄整体搬迁及异地改造模式;村庄内部整改模式;郊区城镇化模式。根据博野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点,并提出相应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等相关政策,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几种模式具体实施到该县。

1.村庄整体搬迁模式。博野县村庄整体搬迁的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332.87hm2,占全县居民点总面积的7.4%,为博野县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规模最小的一种模式。本模式涉及到的村庄为27个,占村庄总数20%;涉及到斑块为28个,占总斑块的20%。该类型居民点平均规模较小,面积均值为11.89hm2,其中面积最大的为24.16hm2,属于东虚乡的四合庄;面积最小的为1.59hm2,属于小店镇的魏庄。

这种整理模式针对部分村落原址存在严重环境问题不宜居住的地区,比如地处偏远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居民点比较分散,人口规模小,生活艰苦而又难以改善的村庄等,还包括一些位于洪水位以下的村庄、因重大工程设施需要搬迁的村庄。博野县需要搬迁的村庄基本上分布在各乡镇中远离镇区和集市的偏远地区,而且该类型村庄占地面积小于25hm2,人口规模小于500人,使得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成本高,资源与区位方面没有优势,进而对这类村庄采取搬迁模式。将村庄整体搬迁到地理环境良好,发展空间较大的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或城镇,部分村庄按照就近原则可以一次性或者分批迁入中心村,部分村庄可以选择适宜的地区建设独立新村。

2.村庄内部整改模式。博野县内部整改型村庄的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878.81hm2,占全县居民点总面积的19.5%。本模式涉及到的村庄为31个,占村庄总数的23%;涉及到斑块为32个,占总斑块的21.4%。该类型居民点平均面积为29.29hm2,其中面积最大的为54.34hm2,属于程委镇的东杨村;面积最小的为3.16hm2,属于程委镇的南堤村。

该模式对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博野县部分村庄基本上都受到传统聚落无序性发展的影响,村庄内部农居分布零散、超过国家标准,空闲住宅或工业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形成“空心村”现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该模式特点是注重村庄内部用地挖潜改造,对旧住宅基地,或一户多宅的宅基地,包括废弃的工业用地全部收归村集体,由村委会重新规划,达到给“空心村”减肥目的。对现有的住宅和工业用地规划期内要控制其发展规模,限定其建设用地范围。回收的旧宅基地可以用来作为搬迁村庄的接纳地,充分利用废旧的空闲地建房,同时将道路、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好,改善当地农户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化进程。

3.合并中心村整理模式。博野县合并中心村的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2035.44hm2,占全县居民点总面积的45.2%,为博野县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规模最大的一种模式。本模式涉及到的村庄为53个,占村庄总数的40%;涉及到斑块为58个,占总斑块的41.4%。该类型居民点平均规模较大,面积均值为35.12hm2,其中面积最大的为122.14hm2,属于北杨树乡的南邑村;面积最小的为1.66hm2,属于东虚乡的北陶墟村。

由于传统农村居住环境大多围绕耕地所建而造成的部分自然村庄面积和人口规模过小,多数形成布局松散的小型村落。由于博野县居民点分布比较分散,对于距离中心村镇较近的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落后的村庄,在规划期内要并入中心村,聚散成整。还包括一些地理位置相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同,村庄建设联片发展的村庄,规划期内要进行合并,并设置为中心村。应根据博野县每个乡镇的自身条件,将那些与城镇及集镇有合理的间距,服务半径适宜、规模比较大的村落建成为一定数量的中心村。形成一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村落。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便于管理,改善了居住环境。经过实地调查,博野县需要合并的村庄为30处,占本整理模式村庄的51.7%,其中程委镇居多,达到了9处,城东乡则没有需要合并的村庄。

4.郊区城镇化整理模式。博野县适用于社区化城镇体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1251.01hm2,占全县居民点总面积的27.8%。本模式涉及到的村庄为22个,占村庄总数的17%;涉及到斑块为24个,占总斑块的17.1%。该类型居民点平均面积为52.12hm2,其中面积最大的为224.16hm2,属于博野镇的北白沙村;面积最小的为1.69hm2,属于博野镇的南白沙村。该模式适用的村庄主要分布于博野县各乡镇的周边地区,基本处于博温路和博城路两大经济隆起带,地形自然条件较好,是博野县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位于县城或镇区规划用地范围之内的村庄,即“郊区村”,甚至“城中村”。位于县城或镇区规划用地范围之内的村庄;距县城或镇区较近,能方便接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规划期内要撤销村委会,将其视为一个社区对待,改设居委会。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处于规划范围之内的村庄进行改造。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区中保定市博野县农村居民点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采用聚类分析等定量方法,归纳出适用于该地区的几种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可以选择的模式包括村庄撤并,建立中心村整理模式;村庄整体搬迁模式;村庄内部整改模式;郊区城镇化体系模式。在选择整理模式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将以上几种整理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撤并、迁移、整治等手段,加快建设集镇及中心村,合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立按“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组织的村镇体系结构。

在华北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可选择的模式当中,一定要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到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将农村的土地整理与城市发展密切相连,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加强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基金(2004)]

参考文献:

1.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期趋向[J].地理学报,1998,43(4)

2.廖荣华,喻光明,刘美文.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聚落选址和布局的演变[J].人文地理,1997,12(4)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4.王建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国土资源,2003(4)

5.杨庆媛,田永中,王朝科等.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4(4)

6.田光进,刘纪远,张增祥等.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J].遥感学报,2002(4)

7.田光进,刘纪远,庄大方.近1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03(5)

8.陈百明.土地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9.叶艳妹,吴次芳.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1998(10)

10.张保华,张二勋.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初步研究[J].土壤,2002(3)

11.陈美球,吴次芳.论乡村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J].经济地理,1999(12)

12.欧明豪.土地用途分区体系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3)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1;博野县城镇规划管理局 河北博野 071300第一作者:陈飞为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王印传为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

(责编:郑钊)

猜你喜欢
整理模式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