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如何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团队

2009-07-31 01:01李清树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训学校

李清树

建设一支层次高、素质高,能担当重任的朝气蓬勃的师资团队(学校管理团队、教育、教学团队和服务团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学校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领导班子,造就一支管理型、教育型、研究型的管理团队,同时通过长期培养、强化研究,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乐教好学、研究能力强而又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学团队。这一教育团队是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办学效益迅速提高的资本,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两个强调”塑造师魂

在教师团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应把“师德”作为教师发展的第一要素,并通过“两个强调”推进目标实现。

1强调奉献精神的传承

广大教师扎根教育事业,艰苦奋斗,以极大的热情群策群力,使基础教育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归功于代代相传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主要表现为不计名利的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让这种奉献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是塑造师魂的重要策略。

2强调职业道德的外化

以师德的表率作用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是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要特别强调广大教职工对职业道德的深刻领悟,强调把职业道德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以身育人、以身正人。职业道德的外化表现为在校园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温馨舒适的教育教学交往环境,使得学校从教室到操场,从食堂到学生公寓,从课内到课外都形成一种浓浓的育人氛围。为实现教师群体的“为人,则行为世范”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二、“三个工程”铸造师能

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师资团队,必须长期致力于继续教育工程、青优工程、名师T程三个T程,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1继续教育工程

学校要致力于完善校本培训体系,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除了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外,还坚持结合校情和教师团队特点开展校本培训,包括全员校本培训、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深造培训等方面,内容要涵盖师德教育、基本技能培训、技术培训、理论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科研能力培训等诸多领域。

2青优工程

学校应该把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作为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有计划地选定工作踏实、勤奋敬业,发展潜质好的青年教师,把对这部分教师的后续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以缩短成长周期为目标,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实施青优工程。

(1)让帮扶缩周期。学校指派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指导,三方签订帮扶协议以落实责权利,强化青年教师的自觉性和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老教师不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言传身教,指导督促,甘为人梯,而且还要关心年轻教师的生活疾苦,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对工作的信心和对职业的感情。这种以老带新,以熟带生的帮扶指导,可以保证青年教师正确的成长方向,缩短成长周期。

(2)以培训长能力。学校应把青年教师的进修作为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内容,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每年选派教师参加高校硕士、博士课程进修班及其他研修学习,对参加进修学习的教师从资金、时间上予以力所能及的支持。适时组织青年教师到教育改革领先的地区和学校考察学习,支持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学术研讨活动。

(3)靠科研展特色。学校应该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教育科研,促使青年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包括加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组和自己结合教学实践申请立项校级课题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在国家、省、市级立项的课题也都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进来,使科研真正来自于教师,指导教师,提高教师。在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科研的同时。学校还可以把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作为课题来研究,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使广大青年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找到自己的特色发展方向。

(4)委重任促成长。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把重要岗位交给那些崭露头角,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能”配工,以“能”选人,为青年教师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5)以激励促效果。开展各种形式的优质课、研究课评选,教师基本功比赛、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学研讨会、成果汇报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在评优选先活动中,杜绝论资排辈现象,让那些真正有才干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3名师工程

(1)以高层次的科研课题铸就名师实力。学校每年都应该承担一些高层次科研课题,让部分骨干教师担任课题负责人。利用开展科研课题的机会,召集一些教育教学上有所悟、有所得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前沿意识,增强教师实力,同时通过科研总结提炼自己的特色,强化其教育教学实力。

(2)以充满灵性的课堂展现名师风采。学校应根据时代、地区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现代课堂教与学的评价标准,组织教师认真领会,促使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保证教育教学观念的前沿性,适时组织“同案课”比较,研究最佳课堂教学组织,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和谐。组织骨干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通过集体研究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帮助他们尽快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3)以较系统的理性思考展示名师教学理念。学校要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不断吸收前沿信息,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教育个性,并形成高水平的理论见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特色。学校还可以适时编辑内部的教学研究杂志,给教师展示自己提供舞台。

(4)以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扩大名师影响。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把帮助教师“成名成家”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及时总结、宣传教师的工作成绩,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以扩大知名教师的影响。

三、“四个落实”促管理团队建设

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学校管理型、教育型及研究型特征的管理团队。

1任人唯贤,促进干部团队结构优化的落实

学校要把政治素养好、发展潜力大、善于学习、视野开阔的青年教师放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岗位上进行锻炼。在此基础上,及时把那些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成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提拔到行政管理岗位上来,大胆任用。在任用中全面考虑,综合平衡。注意让不同学科、不同教学风格、不同工作方法的同志进行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使学校管理团队的结构更优化。

2他律自律,促进干部团队作风的落实

学校要切实加强民主管理,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强化教代会、工会、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在工作中,要求干部坚持制度与情感相结合,以真诚坦率、民主公道为基础,以关心尊重、理解宽容为纽带,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努力做到知外情、省内力,主动联系群众,在决策中注重群众力量的发挥,以克服团队年轻化后经验不足的弊端,使各项管理措施顺乎“天时”(时代要求)、合乎“地利”(学校校情)、利乎“人和”(凝聚人心)。在作风上,突出廉洁奉公和勤政务实。并将其作为自律的第一要素。

3分工合作,促进管理效果的落实

学校要强调干部团队的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协调配合,这是学校良性运转的关键。学校必须注重坚持层次性与民主性相结合,授权分责,做到校长出思想、中层出思路、班组(级组)实践后出经验。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大事有会、立事有章、行事有序、治事有权、难事有议、凡事有果,确保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4强化学习,促进管理创新的落实

新时期的学校管理需要创新的思维和灵动的活力,为此,在干部团队的建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学校要把强化学习,丰富干部文化底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包括政治学习、教育教学业务学习、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通过学习,使干部的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在时代前列,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避免单靠经验来应对现代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培训学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学校推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